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完颜亮的一生(六):弑君 -- 1001n

共:💬25 🌺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史摘】【文摘】关于完颜陈和尚在金史中的记载,并转贴一篇

这位完颜陈和尚我也是知之甚少,恐怕要让老兄失望了。。虽然知道老兄嫌《金史》介绍得太粗略。。可也没更详细的资料,只好详搜《金史》,把相关文字罗列如下,凑合一点看吧:)

《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六十一 忠义三》

  完颜陈和尚,名彝,字良佐,亦以小字行,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父乞哥,泰和南征,以功授同知阶州军事,及宋复阶州,乞哥战殁于嘉陵江。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安平都尉斜烈事之甚谨。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斜烈以世官授都统,陈和尚试补护卫,未几转奉御。及斜烈行寿、泗元帅府事,奏陈和尚自随,诏以充宣差提控,佩金符。斜烈辟太原王渥为经历。渥字仲泽,文章论议与雷渊、李献能相上下,故得师友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自居禁卫日,人以秀才目之。至是,渥授以《孝经》、《小学》、《论语》、《春秋左氏传》,略通其义。军中无事,则窗下作牛毛细字,如寒苦之士,其视世味漠然。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于近侍,积薪龙津桥南,约不得报,则自焚以谢其夫。以故陈和尚系狱。议者疑陈和尚,狃于禁近,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奏上,久不能决。陈和尚聚书狱中读之,凡十有八月。明年,斜烈病愈,诏提兵而西,入朝,哀宗怪其瘦甚,问:“卿宁以方城狱未决故耶?卿但行,吾今赦之矣。”以台谏复有言,不敢赦。未几,斜烈卒。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汝兄死,失吾一名将。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他日,汝奋发立功名,国家得汝力,始以我为不妄赦矣。”陈和尚且泣且拜,悲动左右,不能出一言为谢。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

  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三军之士踊跃思战,盖自军兴二十年始有此捷。奏功第一,手诏褒谕,授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世袭谋克。一日名动天下。

  忠孝一军,皆回纥、乃满、羌、浑及中原被俘避罪来归者,鸷狠凌突,号难制。陈和尚御之有方,坐作进退皆中程式,所过州邑常料所给外秋毫无犯,街曲间不复喧杂,每战则先登陷阵,疾若风雨,诸军倚以为重。六年,有卫州之胜。八年,有倒回谷之胜。自刑徒不四五迁为御侮中郎将。

  副枢移剌蒲阿无持重之略,尝一日夜驰二百里趋小利,军中莫敢谏止。陈和尚私谓同列曰:“副枢以大将军为剽略之事,今日得生口三百,明日得牛羊一二千,士卒喘死者则不复计。国家数年所积,一旦必为是人破除尽矣。”或以告蒲阿,一日,置酒会诸将饮,酒行至陈和尚,蒲阿曰:“汝曾短长我,又谓国家兵力当由我尽坏,诚有否?”陈和尚饮毕,徐曰“有。”蒲阿见其无惧容,漫为好语云:“有过当面论,无后言也。”

  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问其姓名,曰:“我忠孝军总领陈和尚也。大昌原之胜者我也,卫州之胜亦我也,倒回谷之胜亦我也。我死乱军中,人将谓我负国家,今日明白死,天下必有知我者。”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大将义之,酹以马湩,祝曰:“好男子,他日再生,当令我得之。”时年四十一。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塑像褒忠庙,勒石纪其忠烈。

《卷一十七 本纪第十七 哀宗上》

(正大)六年春二月丙辰,……。移剌蒲阿率忠孝军总领完颜陈和尚忠孝军一千骑驻邠州。遣白华驰谕蒲阿以用兵之意。诏枢密更给忠孝军马疋,以渐调发都尉司步卒及忠孝马军屯京西。以白华专备军须。

  三月乙亥,忠孝军总领陈和尚有战功,授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世袭谋克。

冬十月,移剌蒲阿东还,令陈和尚率陕西归顺马军屯钧、许。

十二月己未,葬明惠皇后。河中府破,权签枢密院事草火讹可死之,元帅板子讹可提败卒三千走阌乡。诏赦将佐以下,杖讹可二百以死。合达、蒲阿率诸军入邓州,杨沃衍、陈和尚、武仙皆引兵来会。出屯顺阳。

天兴元年……乙未,大元游骑至汴城。丁酉,大雪。大元兵及两省军战钧州之三峰山,两省军大溃,合达、陈和尚、杨沃衍走钧州,城破皆死之。

《卷一百一十二 列传第五十》

完颜合剌 条下:

  (正大)八年正月,北帅速不泬攻破小关,残卢氏、硃阳,散漫百余里间。潼关总帅纳合买住率夹谷移迪烈、都尉高英拒之,求救地二省。省以陈和尚忠孝军一千,都尉夹谷泽军一万往应,北军退,追至谷口而还。两省辄称大捷,以闻。既而北军攻风翔,二省提兵出关二十里,与渭北军交,至晚复收兵入关,凤翔遂破。

十一月,……合达复留御侮中郎将完颜陈和尚于阌乡南十五里,乃行。陈和尚亦随而往。

(正大)六年二月丙辰,以蒲阿权枢密副使。……蒲阿率完颜陈和尚忠孝军一千驻邠州,且令观北势。八月丙申,蒲阿再复潞州。十月乙未朔,蒲阿东还。

(正大)九年正月……癸未,大军发邓州,趋京师,骑二万,步十三万,骑帅蒲察定住,蒲察答吉卜,郎将按忒木,忠孝军总领夹谷爱答、内族达鲁欢,总领夹谷移特剌,提控步军临淄郡王张惠,殄寇都尉完颜阿排、高英、樊泽,中军陈和尚,与恆山公武仙、杨沃衍军合。

(关于三峰山之战)合达又议陈和尚先拥山上大势,比再整顿,金军已接竹林,去钧州止十余里矣。金军遂进,北军果却三峰之东北、西南。武、高前锋拥其西南,杨、樊拥其东北,北兵俱却,止有三峰之东。张惠、按得林立山上望北兵二三十万,约厚二十里。按得木与张惠谋曰:“此地不战,欲何为耶?”乃率骑兵万余乘上而下拥之,北兵却。须臾雪大作,白雾蔽空,人不相觌。时雪已三日,战地多麻田,往往耕四五过,人马所践泥淖没胫。军士被甲骨僵立雪中,枪槊结冻如椽,军士有不食至三日者。北兵与河北军合,四外围之,炽薪燔牛羊肉,更递休息。乘金困惫,乃开钧州路纵之走,而以生军夹击之。金军遂溃,声如崩山,忽天气开霁,日光皎然,金军无一人得逃者。

《卷一百一十四 列传第五十二》

白华 条下:

(正大八年,蒙古军队围攻凤翔)华等观二相见北兵势大皆有惧心,遂私问樊泽、定住、陈和尚以为何如,三人者皆曰:”他人言北兵疲困,故可攻,此言非也。大兵所在,岂可轻料?是真不敢动。”华等还,以二相及诸将意奏之,上曰:”我故知其怯不敢动矣。”……华至京,奏章已达,知所奏为徒然,不二三日凤翔陷,两行省遂弃京兆,与牙古塔起迁居民于河南,留庆山奴守之。

----------------------------------------------------------------------

下面这个是转帖,原帖名叫《中国历史上五大另类民族英雄》,作者叫VIP(1497739141) ,发在新浪论坛 - 文化艺术 - 大话春秋 版面,地址是外链出处。全文写了五位作者认为另类的民族英雄,最后一位正是完颜陈和尚。可以看出,他这篇文章也是以金史为纲,同时又补充了其它一些资料和背景情况。现在就把它转过来,供老兄参考自己的前世:)

主题:5、完颜陈和尚 [回复] [树状]

VIP(1497739141)

账户充值|更换服饰

发表时间: 2005-11-08 00:11:18

哈哈,说到最后,来了个金国女真人,诸位不要见怪,“另类”自有“另类”的理由。本人推出此女真人为民族英雄,也是有道理的。完颜陈和尚生活于金末,此时金人汉化程度已经很深,更有不少金人以汉人自居。史载完颜陈和尚喜读《孝经》、《论语》、《春秋》、《左氏传》,尽通其义。元朝在修辽宋金三史时,还因为谁是正统问题长期争执不休,最终确定修三史,各予正统,当时北方汉人集团多以金朝为正统,南人集团则多以宋朝为正统,双方势力均衡。可见金国末期女真人经与汉人长期融合,在文化上已融入汉民族文化,此时实在不必有太过狭隘的民族主义,否则唐、隋也有胡人血统,也算不得纯粹汉民族了,相反,完颜陈和尚忠贞不屈,英勇就义倒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完颜陈和尚,原名彝,字良佐,小字陈和尚。史料中多呼其小字。陈和尚二十余岁时,曾被蒙古军俘掳,供役于蒙古大帅帐下。其母亲居丰州,由族兄完颜斜烈奉养。一年后,陈和尚以省母为由请还丰州,大帅同意,但遣一军卒同至丰州以监视陈和尚。陈和尚与兄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十余匹,奉母南逃归金。后被蒙古兵发觉,合骑追击。他们弃马走小路。母亲因年事已高不能行走,兄弟二人便载母亲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黄河归金。金宣宗闻知,授完颜斜烈为都统,完颜陈和尚为试补护卫,未几转为奉御。

后来,完颜陈和尚因为他与葛宜翁的纠葛事件,被下狱。事情经过乃是这样,当时将领李太和与方城镇防军将葛宜翁发生斗殴事件,诉于陈和尚。陈和尚命他们各自申述,葛宜翁理屈,陈和尚令军士杖之。葛宜翁平素性格暴躁凶悍,此次理屈受杖,深感受辱,回家后竟郁郁而死。临死前向妻子遗言,一定要向陈和尚报仇。他妻子也真不含糊,上诉台省,告陈和尚泄私忿杀其夫。当时其妻在龙津桥南堆上柴薪,称不治罪陈和尚则自焚以谢夫(古之悍妇,厉害,厉害)。于是陈和尚下狱,台谏官怀疑他曾在禁卫,又握兵权,一定横恣违法出了人命,想判死刑施斩,但是证据不足,所以也一直不能决断。后来陈和尚族兄完颜斜烈卒。金哀宗知道后,派人至狱中赦出陈和尚。金哀宗对完颜陈和尚说的一段话非常感人,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汝兄死,失吾一名将。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他日,汝奋发立功名,国家得汝力,始以我为不妄赦矣。”后来事实的发展证明金哀宗是有眼光的,完颜陈和尚确实不辱金哀宗的托付。

金哀宗此人我觉得也该说一说。其父金宣宗是个大昏君,水平太差,在朝中可谓亲小人,远贤臣。外交上面对蒙古的侵略束手无策,国土尽失,遂指责西夏为蒙古帮凶,与之开战又不胜,反而转攻南宋“拓展国土”,实为一大傻帽。金哀宗继位后,金国已被他老爸折腾的只剩下皮包骨头,国土大概只有河南的一隅之地。此时,金哀宗的许多作为是很可取得。他刚一上台便逐出朝中小人,将声势煊赫、残酷苛刻的吏部侍郎蒲察合住处死,将左司员外郎尼庞古华山贬逐出京。“逐二奸臣,士大夫相贺”。同时宣布与南宋、西夏停战(后来倒是南宋频频入侵),并且任人唯贤,不断提拔完颜陈和尚等忠义之士。为挽救金王朝的灭亡,金哀宗可谓夙兴夜寐,殚精竭力。有几件事情特别可以看出。公元1232年三月,蒙古军大举围攻汴京。哀宗冒雨出来慰劳军民,百姓要跪下叩拜,哀宗连忙止住道:“勿拜,恐泥污汝衣。”随从官员进上蓑衣,他说:“军士暴露,我何用此为。”将士们皆踊跃高呼万岁,“至有感泣者”。哀宗又亲自登上承天门,抚慰西城将士。将士们“人自激奋,争为效命”,终于打退了蒙古军的进攻,保住了汴京,使金王朝的寿命又延长了二年。在许多末代皇帝中,金哀宗和明朝崇祯皇帝都是比较有作为的。金哀宗相比崇祯更胜一筹。哀宗虚心纳谏,崇祯则刚愎自用,哀宗善以待人,崇祯则冷酷无情!忠臣袁崇焕被诬为反贼而死,(据说袁崇焕是被京城百姓一口口咬死,呜呼哀哉!)金哀宗时则没有这种情况。金史评价金哀宗,说:“国君死社稷,哀宗无愧也!”诚斯然。

完颜陈和尚被赦后出任紫微军都统,后转任忠孝军提控。忠孝军是一支混编队伍,由回纥、乃满、羌、浑以及中原人被俘掠或避罪归者组成,情况复杂较为难制,但作战实力很强,而且多受蒙古压迫,抗蒙决心很大。陈和尚治理有方,每战必先登陷阵,疾若风雨,忠孝军皆敬之任御。所过州邑,秋毫无犯。忠孝军在完颜陈和尚的带领下成为金朝末年抗击蒙古入侵的一支劲旅。其中有三次战役非常有名。

大昌原之战: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蒙古大将赤老温进攻陕西,发起庆阳之战,渐至泾州,断绝庆阳粮道,兵进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当时进攻大昌原的蒙古铁骑有8000骑。金军总帅平章政事完颜合达问谁可为前锋退敌,陈和尚应声而出,率400人出战蒙古。《金史》记载“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战斗的具体经过史书中记载不详,但结果是知道的。完颜陈和尚以四百骑破蒙古八千众。以赤老温之能,蒙古军之强,完颜陈和尚在野战中以400对8000而取胜简直是个奇迹。明朝文人对北方少数民族偏见甚深,但在陈邦瞻的《宋史记事本末》对此事的评价也是“盖自有蒙古之难,二十年间始有此捷”。大昌原之战是金蒙战争以来,金朝在正面交锋中获得的首次大胜,胜利的缔造者就是完颜陈和尚。

卫州之战:正大七年(公元1230年),蒙古窝阔台因为蒙古军在陕西作战失利,大怒,决意亲自领兵南侵。七月,窝阔台与弟拖雷、侄蒙哥统率大兵(后来都是蒙古一代君主),向金朝的山西进攻。蒙古军攻下天成堡,经西京,至应州,在雁门关激战,先后攻破代州和石州。

当时,有一位归金大将,叫武仙,受金哀宗重托。当时武仙领兵攻占了潞州。十月,窝阔台遣万户宴只吉台与塔思等攻潞州。武仙战不利,遁走,还屯卫州。蒙古真定万户史天泽等率领河北蒙宋联军围攻卫州(宋朝因与金朝有夙怨,所以和元军打金朝十分起劲)。金哀宗调遣完颜合达、移刺蒲阿领兵十万救卫州。完颜陈和尚率忠孝军及亲卫军等三千人作先锋出击,大败蒙古兵。卫州之围遂解。此仗,陈和尚的忠孝军又立首功。《元史》记载此事“金将完颜合达以众十万来援,战不利,诸将皆北”,说的比较平和,但是仍说出蒙古军“诸将皆北”。

倒回谷之战:卫州之战后,正大八年(公元1231年)正月,速不台攻破小关,攻掠卢氏、朱阳。潼关总帅纳合买住领兵拒战,求援于行省。行省再次派出完颜陈和尚和他的忠孝军。陈和尚率兵一千,都尉夹谷浑领军一万来援。速不台这位蒙古常胜将军也遭到大败,金兵一直追到倒回谷口(今陕西蓝田东南)而还。对于此事,《元史 速不台传》记载“从攻潼关,军失利,帝(窝阔台)责之。睿宗(拖雷)时在籓邸,言兵家胜负不常,请令立功自效。”为倒回谷之战,速不台这样的大将都要受大汗窝阔台的指责,可见蒙古对这次战败的重视程度。

后来,三峰山之战是金蒙之间决定性的战役。金帅完颜合达、移刺蒲阿驻邓州欲与蒙古军决战,但蒙古军统帅拖雷采取了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战略,避开金军主力,分道趋开封。当时,完颜合达和移刺蒲阿手下有骑兵2万,步兵13万,金军作战勇敢,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但是由于主帅的战略指挥失误,金军将士一路作战,疲惫不堪。当时陈和尚领兵与他们会合,就当面斥责这两位主帅带军不利,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当金兵行至钧州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适遇大雪,军士三日未食,披甲僵立在雪中,枪槊结冻如椽。蒙古军则利用时机充分休息,然后全线进击,金军损失惨重。双方交战时,金军正准备炊饭,仗打完了,他们最后还是没有吃上饭。最后,蒙古军有意让开一条通往钧州的路,放金军北走,乘势夹攻,金军全军覆没。移刺蒲阿被擒,完颜合达与完颜陈和尚率金军残部数百骑败入钧州。此仗金朝精兵尽毁,元气尽失,大多数抗蒙名将都战死。史书中关于陈和尚忠孝军的战斗经过记载不多,只是说完颜陈和尚率领中军,但是对他的殉节则大书特书。

《金史 完颜陈和尚传》记载:三峰山之战后,蒙古军乘胜攻入钧州,陈和尚领军士顽强进行巷战,到最后钧州完全被元军占领,陈和尚自己从避隐处走出,对元军说:“我是金国大将,要见你们的大帅。”元军以数名骑兵左右夹之,带到元帅帐前。蒙古军帅问他是谁?曰:“我就是忠孝军总领陈和尚。大昌原之胜者我也,卫州之胜亦我也,倒回谷之胜亦我也。如我死于乱军之中,人将谓我负国家,今天明明白白死,天下必有知我者。” 蒙古元帅令其投降,陈和尚宁死不屈。蒙古元帅令先斫足折胫,后豁口至耳,陈和尚喷血而呼,至死不绝。蒙古元帅也被感动,捧酒到陈和尚面前,祝曰:“好男子,他日再生,当令我得之。”时年41岁。

其死之壮烈,确不辱英雄之名。虽然可能有人认为他是女真人,不该入“民族英雄”之列。但本人感其骁勇,壮其赴义。忠义之举,世所皆同。想外国入侵之时,愿我们多几个完颜陈和尚似的人物!而完颜陈和尚从未侵入南宋领地,所作所为均为保家卫国。更何况,当时金汉从文化上已经同化(隋、唐均出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元、清更是外族,我们不也认同了吗?)。现如今,中华民族已是56个民族的总和。如抛弃“狭隘民族主义”,将完颜陈和尚列入“另类”民族英雄之列,恐怕也无不可。

其实,有资料记载,金朝灭亡殉节人数多过南宋,特别灭亡之后,很多金人拒不出仕蒙古,宋人反而比较踊跃。这个现象倒是真的值得我们深思。在开封被破后,金哀宗逃到蔡州。哀宗命大臣完颜阿虎带联络南宋,道:“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卿以此意晓之!”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但南宋与金积怨甚深,宋理宗欲收复汴京的愿望很大,因此不但不与金连和,反而出兵二万、运米三十万石以资助蒙古军。金哀宗、宋理宗均是有抱负的君王,但相比较,还是金哀宗比较开明、豁达,在战略上他认识的比较清楚,从登基伊始便和宋、夏罢兵,专对付蒙古。宋理宗后来虽然实现了他的理想,重归汴京,但却给蒙元有了开战借口,汴京得而复失,从战略上讲是失败的。后来用了贾似道,南宋的灭亡也不远了。毛主席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仔细思考其中的思想,真是雄才大略之策,佩服!佩服!宋理宗陷于积怨旧恨,目光确实短浅了。可惜,金朝忠勇之士虽多,但有雄才大略的帅才却一个没有。相反,在南宋当时倒有一位名将孟珙。我尝想,如金宋联手,有完颜陈和尚之勇,冠以孟珙之能,蒙古要南下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吧……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