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废除科举的教训 -- 谭伯牛

共:💬36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re
家园 在网上查到一点大学学费

我只挑了国立大学的学费,下面摘自《北洋大学的回忆片断》(作者:魏寿昆)

http://dj.tju.edu.cn/lovetian/show.php?id=196

“北洋大学是一个比较穷的学校。校舍是由清朝武器库改造的,并不华丽。经费少,贫苦的同学较多。当时学生每 年交学费十元,新U形宿舍楼盖成以后每年收宿费十二元,对学年考试成绩超过八十五分的学生,可以免缴下学年的学费及宿费。书籍有贷书制的办法,即教科书全 部由学校供给,读完一门课后该门教科书可由学生以半价收买,如不愿意要则可交还学校。学生主要的花费是每月的伙食费。伙食由同学自己经营组织食堂,一九二 三年我初入学时每月伙食费五元,到了一九二九年毕业时因物价上涨伙食费增加到每月七至八元。因此一个学生如果节俭度日一年有一百元就足够了。“

下面摘自《大学学费相隔六十年》http://www.china-week.com/html/01533.htm

“30年代国立大学的学费

我查阅了1932年修订的《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简章》,其中第14条明文规定——

北京大学学费每年银圆20圆,分两期,于每学期开学前交纳:第一期自9 月

至次年1 月,交10圆;第二期自2 月至6 月交10圆。又,体育费每学期银圆1 圆。

这就是说,北大学生每年交费共22块银圆。宿费全免。

30年代清华大学以及北平医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等等的学费跟北大基本一样。

国立上海商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等,学费都是每学期10银圆,每年20银圆;但此外须交宿费12圆。

铁道部所属的交通大学(总部在上海、而在北平设有分部)的学费为每学期20银圆,每年40银圆。

又,1936年制订的《国立北平(北京)师范大学学则》规定:“本大学不收

学宿费”,“入学新生除办理注册手续外,须交纳保证金20圆”,“本大学学生

所交纳之保证金于毕业(或病故)时发还,但自请退学或因故由学校令其退学者,

已交纳之保证金概不退还。”

全国各地的师范学校一律不收学宿费。

。。。。。。。。。。。。。。。。。。。。。

根据1929—1930年进行的社会调查报告《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所提供的数据,30年代初,一个典型的工人4 口之家每年平均生活费为454 银圆。

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通常为16—33银圆之间,平均约为22银圆;每个家庭必须有两个人同时做工方能维持生计。所以,一般劳动人民家庭若要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只能是国立大学,如北大、清华、交大、北师大等等,或免费的师范院校。30年代北京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师大有许多大学生来自劳动人民和小市民家庭,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史实。

而私立大学或“贵族化”的教会大学,对于工农子弟来说确实是上不起的。特殊情况如清贫的青年周恩来能上天津南开大学,是因为减免学费的缘故。

30年代,国立大学的学费占平民百姓家庭生活费的份额大约5 —10% ,或者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两个月的平均工资。而贵族化的“教会大学”的学费占平民家庭生活费的份额为35% ,即三分之一;或者说,教会大学的昂贵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年工资的三分之二。怪不得当时有人说,教会学校是培养“高等华人”和“精神贵族”的温房;而北大、北师大则洋溢着“平民意识”。这是足以引发我们深思的。

3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起点月薪一般为50银圆;待遇高的可以拿到80银圆。一般从事脑力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阶层,如中学教员,工程师,记者,编辑,职员等等,月薪在100 —200 银圆之间。大学教授平均月薪为350 银圆;一级教授最高月薪可达500 —600 银圆。这些人群组成社会的“中间阶层”或者叫做白领劳动的“中产階級”,鲁迅在《二心集序言》里面就认为自己属于“中产的知识阶级分子”(参看《鲁迅全集》第4 卷151 页),他们正是劳动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时我国的大学生们多数来自这样的中间阶层。原因之一是这个阶层热爱知识,并且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原因之二,是他们的劳动所得能够保障子女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费,一般说来,大学学费不高于他们一个月的薪金。他们中间,收入稍低的可以把子女送入国立大学,收入较高的可以把子女送入私立大学。我曾经统计分析了当时许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本文因篇幅所限,兹不赘述。“

我是1994年上的大学,这一年几十所比较著名的学校开始实行学费并轨,包括我的母校。1994年我入学是的花销有学费600元,住宿费200元,书籍费200元,床单被褥杂物费500元。我每月生活费大约250-300元,每个月学校有40元补助(寒暑假没有)。我的大学同学大多来自农村,虽然有的比较吃力,基本还支撑的住。我的母校学费算是比较便宜,清华上交大较贵,每年学费好像是1400元,其他另计。94年到97年大学学费简直是火箭式增长,97年我领导(和我同一学校)入学时的学费就已到3500元,而1994-2000年农民民工收入几乎没有增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