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旅顺口 之白玉山塔(一) -- 小青

共:💬6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旅顺口 之白玉山塔(一)

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

——旅顺口 之 白玉山塔

在旅顺口市区中心,紧临天然良港——旅顺口湾的北岸,有一座海拔127米(此数据出自《旅顺口区志》,另有130米和134.1米两说)的山,名为白玉山。山顶屹立一座高66.8米的白塔,名为白玉山塔。

以前在家的时候经常早起去爬白玉山。沿着东坡的496级台阶到达山顶后,可观赏到旅顺口湾全景及市区大部风光,若有兴致也可登上塔顶,极高远望,风景颇为秀丽。那时还不知道这秀丽的风景背后承载了多少的伤痛和屈辱。

点看全图

白玉山塔及对望的黄金山与老虎尾半岛

一、白玉山

白玉山,原名西官山,与其南面的黄金山、老虎尾半岛形成一道圆形屏障围绕旅顺口湾。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陪同光绪的父亲醇亲王视察旅顺港时曾登上此山,当得知对面的一座山峰名为黄金山时,便随口说道:“既有黄金,当有白玉”,因为此得名“白玉山”。(风土传说因早年山石洁白似玉而得名。但至少我是没在山上发现过白得像玉的石头。也可能,远看比较像?……)

清政府兴办北洋水师时,曾在白玉山东北一侧设“水陆军机械总局”、白玉山炮台和弹药库(甲午战争中均被催毁),并派兵在此镇守海口。(书到此处,本想向各位介绍一下清军在旅顺口对抗日军的一些英勇事绩,但无奈手中资料有限,只好上网查找防守旅大见功的著名清军将领徐邦道,没想到被我找到了一个记录甲午战争及北洋水师历史的好网站。下文援引自“北洋水师网”,对甲午战争及北洋水师的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www.beiyang.org

徐邦道( ? 一一八九六年),字见农,四川涪州人,行伍出身。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年)由武童投效湖北军营,初从楚军参加镇压太平军起义。九年(一八五九年)以功晋参将。后还本籍筹防,同冶元年(一八六二年)迁副将。明年,奉檄弛援陕西汉中,赐号冠勇巴图鲁。旋坐汉中失守,褫职。嗣从副将杨鼎勋援苏、浙、闽,以功开释处分。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随淮军刘铭传镇压东捻军,复官。同治七年打败张宗禹西捻军于沧州减河桥口。更勇号鉴僧额巴图鲁,擢总兵,署江苏徐州镇。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特旨擢提督。六年,调驻天津军粮城,补授正定镇总兵。

一八九四年八月甲午战争爆发,原旅顺守将宋庆赴防九连城,李鸿章别令姜桂题守旅顺,檄徐邦道助之。十月二十四日,日本第二军由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十一月三日,开始向金州进犯。徐邦道认为金州为旅大后路咽喉,金州失守,旅大难保,主张分兵往援金州,以固旅顺口后路。时清军。驻旅顺凡六统领,新旧三十余营,莫之应”。不得已,徐邦道自率所部拱卫军步队三营赴金州御故。徐邦道至金州后,以兵单,一再要求驻大连湾守将赵怀业派兵支援。赵只派营官周鼎臣率步队两哨前往应付。

徐邦道至金州后,会合驻金州的练兵,在金州东路设防。督率部下昼夜赶修工事,分建堡垒于貔子窝至金州大道两旁山顶,以防御日军来路。五日上午,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少将指挥两个大队的兵力,向徐邦道拱卫军阵地发起攻击。徐邦道指挥部下凭垒据守,进行反击。击伤日军第二大队副官大野尚义及士兵二人。激战三小时,日军退去。下午四时,日军再次发起进攻,又被击退。六日凌晨,日军占领了距拱卫军阵地前一千米的高地,用大炮向拱卫军两侧山顶堡垒猛轰,然后派步兵冲锋。激战两小时,徐军虽伤亡很重,但阵地仍屹立无恙。这时,由金州北路迂回进攻的日军第一师团本队,从后面抄袭徐军后路。敌众我寡,腹背受敌,徐邦道只得放弃东路阵地,率军退入城内固守。

日军占领东路阵地后,列炮于阵地上向金州城轰击。第一师团本队也集中三十六门大炮于城东北的三里庄,用排炮向金州城猛轰。“枪子弹药,坠落如雨”。接着,派工兵用炸药将北门爆破日军潮水般涌入城内。不久,东门也被攻破。徐邦道指挥守军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因众寡不敌,最后徐邦道率队由西门和南门撤出,退往旅顺。七日,日军占领了大连湾。十七日,口军开始向旅顺口进犯。当得知日军即将进犯旅顺口时,徐邦道不顾金州新败,军土饥疲的困难,决定在日军进攻必经的道路上,组织伏击,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十一月十五日拂晓,徐邦道率拱卫军开往旅顺北十公里的土城子一带进行埋伏。中午,在土城子南与日军的搜索骑兵队相遇,徐邦道指挥部下奋勇出击,打退了日军,首战告捷。但因徐军在金州新败,行帐辎重遗失,粮草缺乏。“其步卒非回旅顺不能一饱”,只好放弃阵地,退回旅顺就食。

十七日,徐邦道为了主动出击进犯之敌,会同姜桂题、程允和所部马步五千人,再往土城子迎战。十八日,在土城子附近包围了日军骑兵搜索队、步兵第三联队第三中队等部,予以迎头痛击。打得日军“诸队陷于悲惨苦境”,“苦战之状,实非笔墨所能尽述”。最后,来不及收拾战场上的尸体,向营城子方向狼狈溃逃而去。

徐邦道指挥的土城子反击战是甲午战争爆发以来清军的一次重大胜利。日军被击毙将卒十一人,负伤三十五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骄横不可一世的气焰,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日军被迫承认土城子战斗的失败,是对“日本军队最有效刺激的良药”,表示今后对清军“决不能妄加蔑视,战阵必须慎重戒备”。在十一月二十一日的旅顺口保卫战中,徐邦遭率拱卫军负责守卫鸡冠山堡垒。当日军向阵地进犯时,徐邦道指挥部下。顽强抗战”。激战一小时,击毙第十四联队第一大队长陆军少佐花冈正贞及日兵多人。但这时日军已攻破了鸡冠山西侧的椅子山、松树山、二龙山诸堡垒。徐邦道孤军难守,被迫率军退入市区。午后,日军在占领旅顺后路各堡垒后,突入市区。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巷战,清军死伤惨重。当晚,徐邦道、张光前、程允和等率残部乘黑夜沿南关岭退往金州。翌晨,旅顺口陷落。

旅顺口失陷后,徐邦道率溃卒走金州依宋庆。不久褫职。一八九五年一月十日日军攻盖平,宋庆令徐邦道率军往援,军未至而盖平已失。徐邦道与章高元合力反攻,未克。二月二十一日,清军第四次反攻海城,宋庆调徐邦道拱卫军进攻大平山。之后,又与湘军吴大瀓等五攻海城,均不克。三月五日,日军发动辽河下游战乱徐邦道率军在牛庄、田庄台继续抵抗。不久《马关条约》成,甲午战争结束。明年(一八九六年),病殁。诏复原官。

(土鳖抗铁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