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弹雨横飞的年月(二) -- 冰冷雨天

共:💬42 🌺7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沂蒙雄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6集团军--吴钩越剑

中国是有几座被共产党的军队敬之为“圣山”的,井冈山就不用说了;而一曲《在太行山上》还是那样令人热血激荡;再下来就要算是沂蒙山了,尤其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我想再也没有“他山”能与沂蒙山比肩。让我大跌眼镜的是,有一本叫《三野十大主力传奇》的书,一支在沂蒙山土生土长的老八路集团军竟然没能入列,而网上一文有关该部的介绍,也不敢说差强人意。在下既名吴钩越剑,“路见不平”就不由得三言二语,好!今天再说说陆军第26集团军。

文中说“第26军的前身为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鲁中军区的地方武装”,非也,非也。我有史书为证。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第13页倒数第10行有文如下:“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二天,山东军区即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将滨海、鲁中、胶东、勃海、鲁南军区的部队约6万余人,编成第1至第8师,担任机动作战任务。将各军区基干武装近6万人,编成第1至第11警备旅,担任内线作战任务。”

是时山东有八路军27万,虽然抗日战争还没有野战军一说,但主力和地方武装还是有区分的,27万人马只算12万主力,我想这是决不为过的。尤其是八个主力师,日后个个“出人头地”,为共产党争得天下立下不世之功,38集团军的112师、113师,就是当年的1师、2师,谁能说“万岁军”的前身是滨海军区的地方武装呢。

毛泽东是雄才大略的,日本人一投降,立刻就作出了进军东北的决策,而且为抢占这个战略高地不惜动用血本,把当年的中央红军――115师来了个大腾挪,好家伙!山东的8个师,一下子走了6个,只剩下鲁中的4师和鲁南的8师。

当时地处沂蒙腹地的鲁中军区编有3师、4师及警备1、2、3旅,3 师和警备3旅去了东北,(就是四野五虎之一的40军),4师和余下警备旅就是今日26集团军的前身。说26军的前身是地方武装,也许是事出有因。抗战胜利后,北移山东的有新四军苏浙军区的2纵、4纵、苏中军区独立旅(今20集团军);有新四军2师和4师的部分主力(今21集团军);还有新四军7师(25军)。这些部队会聚鲁南后,为截断津浦路,遏止国民党北进的步伐,与鲁南军区的8师一起组合成了一支7万人的大军――津浦前线野战军,不久更名为山东野战军。

以后8师南来北往,在宿北、鲁南战役中大放异彩。山东八路军长于攻坚作战特点让新四军的“众兄弟们”刮目相看(新四军初到山东时,副军长罗炳辉还亲自去8师求教)。尽管8师在泗城之战也有失手,但陈毅还是称8师为“头等兵团”。此时的4师虽没有歇着,相比之下还是寂寥了些,这支劲旅展露头角是在莱芜战役中。

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正式合编,成军时共有11个纵队,其中9个为主力纵队。鲁中军区的部队为第8纵队,4师改称22师,9师(原警备2旅)改称23师(23师政委李耀文曾任海军政委),鲁中军区警备旅编为24师,全军3万3千有余,当时称得上兵强马壮了。8纵的司令员是王建安上将,我想做一点更正,王建安在抗美援朝中是任过9兵团的司令,但不是首任,首任司令员是宋时轮。

8纵成军不久,就赶上了华野的一场大战,那就是莱芜战役。这一仗华野10大主力除13纵队还没“出生”外,悉数登场亮相。此役歼敌5万6千,自损不过8千,比起前些日子的苦战来,真是一块“大肥肉”。胜利后粟裕大喜过望,对参战各纵队“论功行赏”,有一番评点,我不妨录之如下:“第一纵队最吃力,虽然缴获不多,但在整个战役中起了决定作用,应算第一功。第八、九纵队迅速解决敌第七十七师,打开战场,使我能腾出兵力,功也不小。其他各纵队都有功劳……”粟裕“举贤不避亲”把头功封给了老部下,但8、9两纵队也是旗开得胜,“稳坐次席”,深得统帅好评。

歼敌5万,战役规模不可说不大。但莱芜战役还不能称作是一场硬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接下来华野又是一场大战,这就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孟良崮之战。要说这首级取自“何人”,那就是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首的“首级”――整编第74师。

孟良崮战役歼敌3万2千,不及莱芜战役;我军伤亡1万2千又甚于莱芜战役。但这一战的意义非同寻常,国军号称五大主力,即新1军、新6军、5军、整编11师、整编74师,要吃掉这样任何一个敌手,我军也是费尽心机,以后这些国军王牌虽然先后覆灭,但都是在大势以去,土崩瓦解之时。真正与你在堂堂正正的较量中败北的,也就是整编74师。可以说参加孟良崮主攻的5个纵队,在军中历来另眼相看,个个青史留名。

此役,8纵和1纵象两把利刃,从74师左右两冀穿插,配合6纵(24集团军)封闭合围口。据战史记载:“第8纵队从埠前庄、鲁家庄向依汶庄、荆山、磊石山攻击前进……割断整编74师与整编83师的联系……主力迅速向万泉山、户山突击……”。被割裂出来整编74师和整编83师的57团全困在了孟良崮、芦山一线,总攻时,8纵主攻芦山,与各路大军胜利会师,8纵为全歼整编74师立下大功,这话不为过吧。

七月分兵后,华野一直打得不顺,最苦的要算是1、4纵队的叶陶兵团,差点给包了“饺子”。8纵队所在的陈唐兵团,纹上、济宁也没拿下,8纵不是主攻部队,亦无所斩获,但比起损兵折将的友军来说,8纵算是幸运的了。

叶陶兵团与陈唐兵团会师后,华野的战局很快有了转机,新局面是以围歼整编57师开始的,这就是对华野来说非常有意义的沙土集战役。战役于9月7日打响,9月9日结束,歼敌近万人,俘敌7千,中将师长段霖茂也束手就擒。据战史记载:“第三纵队首先以奇袭动作歼北门警戒部队,从北面突破沙土集围寨。9日,第8纵队从东南方向突入……”仗虽不大,但这是华野外线出击以来第一个胜仗,在军中一直很有影响,8纵在沙土集战役中也立下汗马功劳。

在以后日子里,华野的外线兵团扫荡中原,听老人的回忆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故事虽多,但最能让人记住8纵功勋的还数开封战役。“八纵以善打阻击闻名”,我一听此言,就知此君不入门道。

开封战役可以说是粟裕的经典之一,其中突出的就是粟裕“知军善任”的用兵之道。3、8两纵队奔袭开封,激战4 昼夜,歼敌3万,一举拿下开封,这是自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在关内攻克的第一座省城。当时华野外线出的6个纵队,最能攻坚的就是3纵和8纵,迅速攻克开封,不仅老蒋震惊,兄弟纵队也深为叹服。

两个纵队一起攻城,一定也是卯足了劲,都想抢头功,头功不头功只是我等人的戏说,但首先突入宋城的仍是3纵。3纵和8纵是老搭挡了,同是在沂蒙山里吃红暑长大的,也就不要分你我啦,记得在老爷子的口中,对8纵印象一直非常好,交口称赞,就象在一个战壕里蹲过的。不过,意外的是,突入宋城的还不是3纵的主力8师,而是9师。9师来自滨海军区,论辈还是今天38军的“小老弟”,扯远了,不说了。

我想补充的是,打开封时8纵只辖两个师,24师带着71团组建豫苏皖军区第5军分区去了,70团调拨22师,72团成了纵队特务团。这样,22师就是有4个团,主力就是主力嘛。第3纵队也照此办理,以后,在中原作战的3、8、10纵队清一色都只辖两个师。但战力比起原新四军的1、4、6纵队一点也不弱,当时在华野有这样的说法:八路军擅攻坚,新四军擅野战。攻坚正是3、8两纵的特长(9纵攻坚也是了得,但留在了内线作战,所以我觉得这话当时还是对3、8纵队而言)。

打完开封后,8纵立刻投入了睢杞战役,睢杞战役和开封战役统称豫东战役,豫东战役是三年解放战争中数得上一场大战,共歼国军9万4千余,上次是攻城,这回是野战,唱主角的轮上擅长野战的1、4、6纵队了,让疲惫3、8两纵和10纵阻击丘清泉兵团,能攻的部队还担心守吗?不过,8纵很快就又被调去参加围歼黄伯韬兵团,由于敌情有变,最终未能如愿,但命中注定8纵和黄兵团将有一场大血拼,那就是在――碾庄。

豫东战役中,8纵攻城野战一样没拉下,但在接下来的济南战役中,还真偷了一回闲。是役,陈唐兵团的3纵、10纵又和胶东子弟兵一起参加了争夺济南府的大战。这次华野攻城14万,打援18万,8纵陈兵金乡、巨野一线,严阵以待,但这回蒋军未敢轻举妄动,8纵算是休整了一番。

如果这算是休整,那只是为更伟大决战准备。时下中国人说话都有些过头,但淮海大战称之为震惊中外,我觉得不为过。战争用兵的规模是世界级的,战争搏杀的惨烈是世界级的,共产党人战争艺术的完美是世界级的。

淮海战役我军共伤亡13万4千,超过了辽沈战役(6.9万)和平津战役(3.9万)的总和。是役,我军60万,蒋军80万,可以说势均力敌(可用兵力蒋军占优),一口谁也吃不了谁,所以按刘伯承的话来说我军是“吃一个,挟一个,盯一个”。吃一个,吃得就是黄伯韬兵团。有一种说法,认为黄兵团还不是蒋军最精锐的,这也许是事实,但由于这是两军阵前的最初交手,这个不是最精锐的黄兵团,肯定是最有生力的。为吃掉这个黄兵团,华野出动5个攻坚出色的纵队,第8纵队就在其列。

8纵在淮海战役中具体行动我不多说了,突击碾庄圩打得很惨烈,蒋军的25军、44军、64军、100军悉数全歼,兵团司令黄伯韬战死;而我军5个纵队,也使出浑身解数,前赴后继,终于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从这个角度说,8纵是有“头功”的。但我从史料上看,在淮海战役中8纵歼敌2.6万,如果在中野可稳座第一,但在华野的10个主力纵队中,我查了一下,8纵顶多是倒数第三,(我没有查到7纵队和13纵队的战绩,只能作这样推理。)这场大战中27集团军歼敌5.5万,23集团军更是令人咋舌,高达7.2万。(我的天,差不多要接近整个刘邓大军的战绩了。)虽然用数字来表明一支军队的战力未免有所偏颇,但“好大喜功”本是人之常情,即使这样的战绩中一大半是俘虏。

淮海战役结束不久,全军又进行了大整编,8纵更名26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接着就是百万雄师过大江,国军兵败如山倒,有的老人说过了江后一枪没放,这未免夸张了点,仗还是有的,有的还是硬仗,淞沪战役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市攻坚战,26军有幸参加了。

26军从昆山战起,占嘉定,夺江湾,从苏州河北一路打进大上海,比起28军、29军在月浦3天伤亡八千余人来说,这场硬战对26军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更让军长张仁初笑歪嘴巴的是战绩可用的上“辉煌”两字。参战8个军,总共歼敌15万,其中26军歼敌4万2千,其他各部我没有数字,但这回26军怕是要盖过27军了,26军在淮海战役不过瘾的话,在大上海可是美美饱餐了一顿。

以后三野大军扫荡东南,不料胜利大进军的乐曲中突然响起一个让全军上下都震惊的音符,金门九千登陆将士片甲无回。但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大略不为因此中断,于是一支精锐攻台兵团组成了,在光荣的9兵团里就有沂蒙雄师26军。如果不是韩战的爆发,搞定台湾谁有疑问吗?连美国人都不怀疑。

不过,9兵团接到的却是火速北上的命令,这边是“火”,那方可是“冰”。在第二次战役中,9兵团在长津湖大战美军王牌陆战一师及美7师,这一仗打得很苦,真可谓“血地冰天”。在这场大搏杀中光芒万丈的还数20军和27军,20军出了个杨根思,成了人民解放军永远的经典英雄;27军生生啃掉美第7师的31团,这面躺在军事博物馆里北极熊团军旗,成了多少劲旅瞩目的荣耀。

26军没有上述两军出彩也是有原因的,据战史记载,当时26军被定为预备队,而且是东西两线的总预备队。预备队不是个小角色,38军在辽沈战役时也担任过预备队,可见志愿军总部对26军还是很看重的。战役发起一个星期后,26军才投入战斗,接替20军围歼困在下碣隅里美陆战一师。当时也许毛泽东包括彭德怀的“胃口”都是很大的,但以后很快也明白,在没有制空权的条件下,再加上气候因素及9兵团仓促入朝的具体情况,要达成战役目的确实是勉为其难。不过据战史记载,26军这一仗也有失当之处,“因距离较远,行动缓慢”,有两个师未能在预定的时间到位,以至让美军冲了出来,虽然竭尽全力,也没堵上缺口。以后参加了追击作战,没能得到大功,但损失也小些,而20、27军直到第5次战役才重上火线。26军休整后参加了第4次战役。

是役,26军遇到一桩“奇事”,事虽不大,但不得不书。1951年5月28日,美军187空降团的直升机突然在我26军旺方山防线的侧后降落,攻占我两个班的阵地,这是世界战争史上首次直接使用直升机进行地面作战的战例。直升机作战在以后的越战中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海湾战争中,美军101师机降规模已是空前了,但追踪溯源,美军用直升机实行蛙跳战术还是和26军“过招”开始的呢。既来之,则战之,据《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是日,第26军扼守七峰山、海龙山的部队与敌人反复争夺十一次,杀伤敌一千余名,并创造了一个班以反坦克手榴弹击毁坦克九辆的模范战例。”

26军于1950年11月入朝,1952年6月回国,从长津湖到汉江边,从三八线南北到平康金化前线,我手头没有更多的资料,但可以说26军在和美军的反复较量中度过了朝鲜战局最危急的时光。

能打胜仗,就出英雄。26军从山东到河南,从皖北到苏南,转战华东中原战场,涌现出9个英雄连队,1500名模范,252名英雄,其中三级英雄202名,二级英雄23名,一级英雄14名,这还不包括在朝鲜战场的英雄群体和战斗英雄。有网友提问,仿佛26军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建国后历次战争中都无精彩表现,但其至今仍健在,不知何故?这倒让我再一次领教了“广告”的厉害,真是酒香也要勤吆喝,但我要补充一句――杀手总是是沉默的。

26军回国后,又回到山东老家,真是生于斯,养于斯,又镇守于斯。对今日之26集团军,近来网上多有精彩的文章,不用我再借花献佛了。如果要一言蔽之,那就是实力空前,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慨。从装备编制上看,是3师3旅的重装集团军。不仅有强大的装甲8师和炮兵8师,而且两次大裁军后,46军和67军的两个主力师都加盟到了26集团军帐下,那就是46军的138师和67军的199师,这两个师确实非寻常之辈,有兴趣的朋友可去查阅一下背景。

让我疑惑的是26集团军76师转为预备役,77师缩编为旅,因此有人说26军主力全是外来户,“改换门庭”不算,还要“压”人家一头,这作何道理?最近我才闹明白,当年山东军区的4师,也就是主力76师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南下闽赣远走高飞了。其实主力,是在战争的实践中形成的,都是高手,也就无所谓主力。美陆军10个师,有重装,有轻装,有天上,有地面,有平川,有山地,谁是主力?大裁军后,大多集团军已是“精英荟萃”,且来自各个“山头”,都说自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是强中强,还是今后到战场上去见分晓吧。

山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勃海门户,中原屏障。南,可下东南,北,可上关东,东亚“火药桶”朝鲜半岛近在咫尺,强邻日本一衣带水。在百万大裁军之前,济南军区独辖山东一地,重兵屯集不亚于河南,而且海陆空齐备。如今空军攻守兼备喊的震天价响;海军把目标哪怕是锁定在第一岛链,那也是攻守兼备;那么陆军呢?26集团军任重道远啊。

公元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欢庆50周年的阅兵大典上,出现了中国陆军最现代化的装甲机械化部队,这是中国陆军精锐的大亮相,这是中国陆军精锐的大排座。有消息说,在车辆第三方队中,就有目前第26集团军装备有热成象仪的国产最新型的主战坦克,令国人振奋,世界瞩目。

铁甲的隆隆轰鸣声似春雷般滚过天安门广场,于是在古老的城墙前留下了沂蒙雄师历史的回声:26集团军为中华民族而战将继续昨日的辉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