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武斗逸闻(1) -- 大风吟

共:💬47 🌺2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武斗逸闻(2)

上面夏翁转的苇子那篇非常精彩的“水战”,主要从望江厂的视角讲述的。其实,当时最著名的武斗队不是望江的“金猴”,而是建设的“红大刀”。武斗的主战场也是在建设厂所在的杨家坪地区。

(2)披湿棉絮的63水

重庆杨家坪和空压厂与建设厂三者紧紧挨着,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一个三角形。实际上,杨家坪就是那两个国防工厂职工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商业地区。这样的地理构型,注定了杨家坪在武斗中的劫难。

空压厂当时生产的坦克是63式水陆坦克。说是生产,其实也就是总装。

空压厂和长江之间,仅隔一个成渝铁路的火车货站。一般来说,他们的坦克生产出来,都是直接从后门出去,或到火车货站或到江边码头,然后再运往试车地点或部队。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坦克是不会到大街上来的。但1967年的夏天,坦克跑出了工厂,在杨家坪的重庆动物园面前的那条让太阳烤软的柏油路上,碾下了深深的履带轨迹印。这些坦克履带印子,直到80年代末期还刻在柏油路上,直到城市改造,那条路被铲掉重新铺上水泥,才算消失了。这是否也意味着,一段或激情或痛苦或郁闷的记忆也随之烟消云散呢?

坦克跑上街,最让人们感兴趣的不是坦克本身。那个地区的人,当年几乎都见过空压厂的坦克,虽然它们通常不上街,只是很低调在火车货站和码头附近出没。

人们吃惊的是,在大街上的坦克,有几辆居然在炮塔上披着湿淋淋的棉絮!这是为何呢?据说,那是为了防建设厂“红大刀”武斗队的双37高平两用炮。记得曾经在哪个论坛看过一个海军退役军人的回忆录,说他们62型护卫艇上有一次37炮走火,一炮击穿了另一艘军舰上几十毫米厚的主炮装甲板。回忆者说,他从没想到37炮竟然有如此威力!估计作者和他的战友本来还对自己艇上的蛋蛋小了而深感自卑,这次走火,让他们一下子对自己手中的火力有了信心。那走火的37炮就是应该重庆望江厂生产的海37。

从上面那篇夏翁转贴的《苇子:文革武斗中的重庆“水战”》中,我们已经知道,当时建设厂武斗队“红大刀”已经得到了望江厂的海37。67年8月得到武器补充之后,“红大刀”的火力,由大到小应该是这样的:海双37,海四联(这是建设厂自己生产的)、56半和56冲,另外还有少量12.7机枪。海四联指的是14.5mm四联装高射机枪。之所以叫海四联,大概是因为此款机枪是供海军使用的吧?四条枪筒,14.5mm口径,装在海军舰艇上,那意思可能就和今天的近程密集阵防空火力系统思路是一样的,要的就是一个火力密集。海四联打63水估计是不够的,拿它来打人,100%那是一击必中的必杀技。

我不知道63水的装甲防护能力到底如何(坦克的防护数据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是保密的),但当时的63水装甲多半是抗不住海37打击的,所以才要土法上马,披上“软”装甲。同时也可看到,海37对63水似乎也没有绝对的优势。试想要换了中国北方陆军80年代前大量装备的100mm和120mm反坦克炮,63水披什么都没用吧?因此,在双37与63水这一对矛与盾之间,63水装甲是添一层则安,裸体则危。一层湿淋淋的棉絮,居然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大概会令今天的军迷狂晕。

可以肯定的是,那时还不知道国外坦克的防护装甲信息,如此看来,当时的中国工人确实还是很有一些创意的。当然,今天的63水,如果还在生产,估计装甲已经改进了,应该能顶住37炮了吧?否则怎敢上台湾滩头?

上面的《苇子:文革武斗中的重庆“水战”》所说的那次4000人大战,老百姓是几乎没人看见的。谁敢啊?人家玩儿的可是真家伙啊。60年代的中国南方水网地区的轻型装甲师在战斗中所能拥有和使用的火力也不过如此吧。但好像没听说63水有多大损失。这和坦克驾驶员有很大关系。

说起空压厂的坦克驾驶员,那可了不得了。正常名称为试车员。这么说吧,他们对自己生产的坦克性能,那基本上是比对自己老婆还熟悉。你想啊,老婆是人,人是活的,可以变化的,身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说不定哪天他/她就能玩一把心跳给你看。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器可比人乖多了。

据说那些试车员对63水的机械性能的掌握,远远比部队的坦克兵要强得多。这也难怪,坦克使用手册就是根据他们的实践数据写出来的嘛。虽然从总体上说,他们的训练重点并不在坦克作战的技战术上,但试车员中也有职业军人甚至职业坦克兵出身的,也就是说,他们也不是完全不懂坦克战术。我们都知道,对部队来说,拥有了某种武器和形成战斗力之间,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不信?看看中国引进俄罗斯苏两七是什么时候?形成战斗力又是什么时候?

反观建设厂的双37,因为那不是他们自己的产品,在形成战斗力的程度上,就差多了。如此一来,双37对63水几乎没有战绩,就不难理解了。但“红大刀”也有他们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的试枪员组成的狙击手战队(这个叫法是我临时给的,当时他们可没有狙击手这个概念和术语),打得对手鬼哭狼嚎。这个逸闻,下次讲来。

关键词(Tags): #63水(当生)#63式水陆坦克(当生)#武斗逸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