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怀念西西河最后一个侠客 -- 夜雨无声

共:💬81 🌺205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执着与随缘

佛家讲放下执着,万事随缘,让因果自作定论。曾以为生命就是追求,事业就是拼搏,执着才是成功之道。慢慢地,我感觉到了佛家的智慧。执着和追求需要毅力,但放下执着、放弃追求也许更需要毅力。虽然有缘无缘可能全在一念之间,但是能真正做到随缘而安、随遇而安却需要不断的修炼。

我美国的导师告诉我,他的成就的取得是因为他从来不去尝试那些不可能的事,他只听那些不是必须要采纳的建议。但对于能做到的事则尽全力去完成,对于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则认真接受。随缘并不等于放弃,而是该放弃的就放弃,该争取的就争取。我们在讨论佛家的不执着的英文翻译时,导师心领神会,那就是 “non-attachment”。我们在谈到一些做事很勉强的人时,导师有时会冒出一个很常用的词“pushing”,它中文意思大概就是勉强到了无异于强迫的程度。

美国一位著名物理学家告诉我,人和人之间能否交流,能否有好感,可能是由见面时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决定的。这大概就是缘分的科学依据吧。记得美国的导师曾对我强调第一印象十分重要(The first impression is very important)。对人对事大概都是如此。前不久在读《傲慢与偏见》的原著时知道了该书的第一稿的名称就是《第一印象》(The First Impressions),尽管该书的主线是说明第一印象实际上是偏见,但纠正这个偏见却需要一本书的故事。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和迷惑:“为什么不喜欢我?” “为什么不理解我”, “为什么会是这样?”从随缘的角度看,不喜欢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欢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缘分就是缘分,不需要任何理由。我一直不理解道家的道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似乎有点感觉了,道就是道,道就是缘,缘就是道。一切的一切都是缘,都是道,一切的一切随缘而生,随缘而逝。

我的恩师,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曾告诉我,对任何事、任何人都不要勉强,即使是出于好心、即使是对自己的孩子。他言传身教,确有一代大师的风范。有一次,我邀请他和师母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访问。由于这里到机场需要开车两个小时,按他个人的习惯,总是希望提前到机场,给自己足够的时间。送他到机场后,我看时间还早,就表示要陪他们在机场等待聊天。他坚持说,我已经把他们送到了,没有必要久等。看他态度如此坚决,我想起了他的教诲,活学活用,便告诉他,“你刚教过我,对事对人都不要太勉强。所以,我遵照你的意见。那我们就此再见吧”。没想到老先生说了声:“好!”

陈省身先生有时提到遇到特别热情招待时,常有不自在的感觉。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许还应该增加一层意思,“人所不欲,又何必自寻烦恼。” 庸人自扰看来有很深的道理,但又有多少人(也应该包括我自己)执迷不悟。陈省身先生甚至开玩笑说,即使对小孩来讲,他们也是只喜欢听他们喜欢听的话,只喜欢做他们喜欢做的事。生活中,有许多烦恼都是源于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总以为自己的思想是灵丹妙药,或者是苦口良药。殊不知,无论是什么样的灵丹妙药,如果治不了病的话,跟假药又有什么两样?

太勉强太执着只会自寻烦恼、适得其反,何苦呢?

陈永川

2001年3月16 于南开大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