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北美鲤鱼与我 - 不得不说的故事 -- 骨头龙

共:💬34 🌺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北美鲤鱼与我 三、历史

北美鲤鱼与我 三、历史

美国原本是没有鲤鱼的。十九世纪的时候,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对蛋白质的需求,一个什么农林牧副渔的部门经过调查后认为,鲤鱼生长迅速,生命顽强,适合这一需要。于是,他们就决定引进鲤鱼。美国人就是这样,觉得什么事情正确就闷头去做,不惟上、不惟书,连禁酒这种事情都搞得出来。其实论钻牛角尖的程度,也就比原教旨主义稍逊一筹。后来事实也证明这个决定的错误程度跟当年的禁酒令同出一辙。

美国的鲤鱼是从欧洲引进的。欧洲鲤鱼和亚洲鲤鱼应该算中表亲吧,好像习性都差不多,后面还会再说,就是个头大了些。引进来的种鱼被放养到花生屯和中部的两个地方试验。证明鲤鱼们生活愉快后再逐步扩大。当时选择的都是和其他水域没有连通的池塘湖泊,避免出现问题后难以控制,在十九世纪能有这个考虑算是相当不错了。

这个计划开始几年效果很好。鲤鱼繁殖迅速,捕捞量年年上升,充分满足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食欲。不过问题就出在这里,大家吃饱了以后会怎样呢?

“当然是饱暖思淫欲啦”(谁?是谁在这里乱插嘴?!)

吃饱了以后就开始讲究味道了。鲤鱼肉质比较粗,腥味大,脂肪多(欧洲鲤鱼是比亚洲的要胖),逐渐被消费者们抛弃。美国现在吃的淡水鱼基本都是肉食性的,除了一些有特色的,比如密执根湖的煮白鱼,那是当作旅游项目每年专业渔夫用网去捞的。大部分渔夫也不懂怎么钓素食的鱼类。总之鲤鱼捕捞量逐年下降,到最后基本没人捞也没人吃了。

失去了人类这个最大的天敌后,鲤鱼的繁殖潜力充分表现了出来。一条鲤鱼一次产卵可达上百万粒,小的时候虽然被其他动物吃,可是一旦长到1米多长就没有什么动物吃的动了。鲤鱼有个拱泥的习惯,就是把水底的泥巴翻起来找吃的。当几百条成年鲤鱼聚集在一起拱泥时,简直就像推土机一样,桃花过后寸草不生(春三十娘?),其他物种大量减少。

更可怕的是,鲤鱼开始离开了当初划定的地盘,向其他水域扩张啦。有的是涨水的时候飘过去的,有的是渔夫带过去的。到最后,北至加拿大,南到亚玛逊都有鲤鱼的踪迹。政府的职责,就从引进鲤鱼变成消灭鲤鱼了。

该书的作者是个热爱鲤鱼的鲤鱼专家。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一年消灭三百万磅的鲤鱼。到现在,有些地方还在给自愿来钓鲤鱼的人发奖金。

最后顺便说一下北美鲤鱼重量的记录。全美钓到最大的鲤鱼87磅。在欧洲有的鲤鱼一年被钓到4次,在广大渔夫中都有自己的名字啦。

关键词(Tags): #鲤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