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大汉开国皇后吕雉本纪(蒋胜男) -- 飞来飞去鱼

共:💬4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大汉开国皇后吕雉本纪 - 4 (蒋胜男)

他又回到了戚姬的怀抱着,看着她的撒娇,听着她的哭泣,对于自己未能够兑现在这个小女人面前的承诺而羞愧。重新废立太子的事,又摆到了他的议程上。

  这一天夜里,风雨如晦,吕雉亲至谋士张良的府中,问计于张良?

  此后不久,在宫中的一次盛宴上,也正是刘邦在戚姬的苦求下,正式下定决心要废除太子刘盈的时候。刘盈翩然出现,后面跟着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刘邦心中生疑,一问才知道这四人竟然是当世闻名的商山四皓。刘邦这一惊非同小可,商山四皓是名震天下的四个隐士,自己多方派人去请竟然请不到,不料这四人却已经站在了刘盈的身后?

  这一顿宴席吃得刘邦食难下咽,回到内宫时,已经脸色灰白,知道自己这一战,已经彻底地输了。毫不知情的戚姬抱着如意还要来撒娇问他,事情办得怎么样了,不料却是生平第一次看到,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脸上,露出了悲凉的神情。

  戚姬被吓坏了,她使尽所有的办法,却只能够从刘邦的口中听到这样一句话:“太子羽翼已成,不可废除了!”

   在戚姬的泪眼和歌舞中,刘邦却只能是吟唱着:“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这一战他已经输 了,既然输了,就无谓再作其余徒劳之事。他作出了输的表态,不顾戚姬的哭泣,下令让年幼的如意立刻到封地赵国去赴任,亦是向群臣表明,废立太子之议,就此结束。

  这当然不是因为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子,能够有多大的力量。这种隐士对于帝王来说,犹如盛宴上装点的萝卜雕花,装饰作用大于实际功用。请他们出来,犹如后世赵匡胤利用华山陈抟一样,表示现在太平盛世真的到了,你看连这样的老隐士都出来登台走秀了,仅此而已。

   但是刘邦却从商山四皓的出现,才真正感觉到他的对手,他的妻子羽翼已成。商山四皓再怎么样矫情,到底还是被请出来了,这说明这件事不是办不到,并不是因为刘盈一夜之间忽然发掘出了他所不知道的能力。他这儿子有多少底气他能够不知道,刘盈之所以能够做到,只不过是用对了方法。刘盈的背后有一个聪明人在帮他 做事,如果这个人忠于刘邦,把办法提供出来,那么,如意照样能够把这四个老头儿给请出来。

  谁给吕雉出找商山四皓的主意,谁给吕雉跑腿牵线,谁给刘盈一步步策划行动指南?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一批人去做,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瞒着皇帝做成这样一件事。这么多朝中的大臣们,替皇后办事出力,居然比给皇帝办事出力还要用心还要卖力?

  这,才真正是刘邦觉得恐惧,觉得悲凉的事实!

   直到这个时候,刘邦才忽然如梦初醒,回顾这多年来一直被他忽视的事实。朝中上下,曾经是猛将如云,谋臣如云。但是这些年来,能够威胁到皇位的大将们,已经被他自己一一翦除了。吕雉多年来一直镇守朝中,在内有她的两个哥哥周吕候吕泽和建成候吕释之掌握京中军权,在外有由她的妹夫名将樊哙手握重兵。

  谋士方面,商山四皓事件中,隐隐可见张良的身影;诛杀韩信事件中,萧何已经站在了吕雉的身后。

  吕雉羽翼已成,她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他动不了。“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她的势力已经形成,我无可奈何,虽然有再多的主意手段,也已经无所施展了。

  一代开国之君,到了最后,竟然发现了自己无能为力,这是不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哀。

  他现在的想法,已经不复再是身为帝王的随心所欲了,而是——如何在已经变得强大的妻子面前,保全他所爱的女人和孩子。

  他派了周昌去做赵国的宰相、如意的保护人,因为周昌是一个极强悍的人,而且又曾经有恩于吕雉母子。他有足够的强悍和智慧保护着如意免受吕雉的伤害。

  同样是他的骨肉,当年他曾经两次亲自把鲁元公主和刘盈推下马车,送入死地。而此时,他却用一种万分小心的布置,却安顿他的爱子如意。

  至于戚姬,只要有如意在,戚姬不会有生命危险。刘邦想得很周到,他安排好了这一切,开始对吕雉作最后一次的交手。或许这一夜,他在长乐宫中,拨出了当年征战沙场的宝剑,轻弹着宝剑,听着宝剑的作微微龙吟之声。

  刘邦秘密召见了谋士陈平,这陈平非同凡人,是仅次于张良的谋士,据说大汉立国,张良献策六,陈平献策四。刘邦征匈奴白登被围,全凭陈平之计得以脱身;韩信功高天下,陈平献计使得刘邦轻易收其兵权,贬其王爵。

  商山四皓等事件,使得刘邦不敢再信任张良萧何,那么能够用的顶级谋士,只有陈平。他对陈平下了一道密旨:“立刻传檄到燕地,罢樊哙军权,教在代地的周勃立刻兼领燕地樊哙军队,并当场斩杀樊哙。”

  陈平没有其他话,立刻令命并自告奋勇:“此事不可托于别人,只有臣亲自去才能够有用。”

   陈平是怎么去执行这件事的呢?他在路上慢慢吞吞地走了很久很久,看看吕雉居然还没有派上追上他去,居然让他顺利地到了燕地。这真是无计可施,他干脆告诉周勃,这件事起因如何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如何。顶级谋士的脑筋口才,武将周勃如何能够比得上,立刻他说什么是什么。于是两人再到樊哙军中,再对樊哙如此这 般这般如此地谈了话,于是樊哙同志高高兴兴地坐上象征车,跟陈平回京了。回到京中,陈平把一个活蹦乱跳的樊哙亲手交到吕雉的手中,然后才去对刘邦说:“臣 思之又思,直至三思之后才觉得——樊哙将军是皇上在沛县时就已经是生死至交了,对朝廷的功劳极大,在鸿门宴上救过皇上的命。更况且还是皇后的妹夫,至亲至贵。臣实在想不出,他有该死的罪名。这其中必有小人诬告,皇上必是一时急怒之下才会下此命令,之后岂不后悔。事关重大,臣和周勃将军商量过了,圣旨不可不 执行,亦不可错杀忠臣,因此臣先樊哙将军带回京来了,是杀是放,请皇上自己看着办!”

  试想刘邦听了这样一番话,他能够怎么办,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口鲜血狂喷而出!

  本来就是秘密诛杀,现在樊哙已经到了吕雉手中,他还能杀得了他吗?他只知道,他原以为可靠的陈平和周勃,也已经不能用了。他最后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死于长乐宫,终年六十二岁。

   刘邦死了,对于吕雉来说,在她掌握这个国家之后她发现她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她要帮着新皇帝顺利登基,她要防着诸候作乱,她要防着匈奴进入,她要对付千万种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于是当她身边的侍从问她如何处置后宫那些曾经与她夺宠争位的女人们时,她只是下令都放走,放她们回她们儿子的封地去做王太后。比如 说:薄姬的儿子刘恒成了代王,于是薄姬就成了代国太后。只有戚姬,她下令,剪去她的头发,让她去做粗活。

  如果戚姬是吕雉,那么她就会忍下去,吕雉在项羽军中作了两年的囚犯,她能够忍得等得。纵然刘邦无情,她为了儿子刘盈,也会活下来,因为她的儿子需要她。

   但是戚姬不是吕雉,她本来就没有经历过风雨,她被刘邦早就纵容坏了。她的能力,她的见识,她的经历都不足以去学会这些事,她不是一棵树,她只是一株蔓藤。温室中的兰花一旦离开庇护就迅速枯萎,而路边的野荆却能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戚姬只是看到自己的生活一落千丈,以前刘邦会庇护她,现在她则完全寄 希望于她才十余岁的儿子能够来救她。于是她整夜地哀哭,她编了一首曲子希望能够传到她儿子的耳中,而她的儿子就会来救她。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隔着重重宫墙,数千里地,歌声没有传入如意的耳中,却是先传入吕雉的耳中,这歌声勾起了她的旧恨新仇,也让她想起了了千里之外对刘盈的帝位会产生威胁的赵王如意。

  戚姬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首歌,将儿子送上了死路。吕雉立刻下旨,假托戚姬之名,召如意立刻进京母子相会。

   圣旨下到赵地,当年曾经为吕雉母子求情的周昌,正任赵国宰相,刘邦临死前,托他作为如意的保护人,他自然尽忠职守地保护着。傻子也能看出来,如意进京死多活少,周昌愣是将吕雉的旨意打回票三次。吕雉身边有的是谋臣啊,随便谁出一个主意也够使了。周昌不是守着如意嘛,来个调虎离山啊,干脆就叫周昌回京述 职。

  周昌可以帮如意拒旨,可是自己却不敢不奉旨,他也知道吕雉这是调虎离山,于是临走时千叮万嘱,简直就是古代版的小兔乖乖:“我没回来之前,谁叫你也别出门啊,记住记住!”

  周昌前脚走,后脚吕雉的使者就到了,没有周昌在,就连赵国的臣属们也一致劝如意应该进京去。谁也不是铁打的脖子,谁也自问没有周昌跟吕太后有这样铁的恩情在可以有恃无恐。

  如意就这样进了京,可是他还在城外头呢,就见当朝皇帝刘盈率大队匆匆赶到,在吕雉的人到这前,把如意接进宫去了,同吃同睡,愣是让吕雉找不着机会下手杀如意。

   史说刘盈性子宽厚,是有其理。刘盈保护如意,也许并不见得和如意的感情有多深,两兄弟一直是在两派人马的旗杆尖上,而彼此的母亲吕雉和戚姬又是如此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争斗,两人未必有多少时间去培养他们的兄弟情深。但是如意毕竟是他的兄弟,和他同一个父亲,流着和他一样的血。或许还有一个原因是刘盈深爱 母亲,他不愿意他亲爱的母亲因为他,而双手染血。

  但是不管刘盈还是如意,都还只是个孩子而已。某天早上起来,刘盈看到如意还在熟睡,不忍叫他起来,于是自己先出去了,等到回来,如意的尸体已冷。

  年仅十五岁的刘盈对此无法谅解,他和母亲产生了第一次激烈的争吵。吕雉目瞪口呆地看着儿子,她无法理解儿子为何如此愤怒。她无法理解儿子,正如刘盈也无法理解她一样。

  她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她和刘邦都是如此铁血的个性,为什么会有一个如此矫情的儿子?是的,她认为这是矫情。战争上血流成河地踏着过来,为什么有人会为了母亲帮他除掉政敌而和母亲作对。她不得不重复当年刘邦的感叹:这孩子一点也不象我。

   当年,她理所当然地认为刘邦偏心眼儿,现在刘邦已经不在,这个理由站不住脚了。但是她当然不会象刘邦一样因此嫌弃这个儿子,不喜欢这个儿子。刘盈是她的骨她的血她的肉,哪怕刘盈身上有一百种毛病,在她的眼里也都会自动为他找出一千种理由来证明,她的儿子仍然是完美无缺的。

  所以就算刘盈有错,错也是错在她这个母亲没有教育好,当初保护过甚,在所有危险到来之前,就用自己给挡住了一切,把所有的血腥、残忍、黑暗、变态都挡在自己前面,没有让刘盈接触到政治的残忍面。

  现在慢慢地教,慢慢地劝说,显然迟了点,而且收效甚微,倒不如让刘盈自己直面这种政治的残忍性和血腥。她对自己说,刘盈只是没经历,所以没开窍,只要来个现场教育,用个休克疗法就行了。

  这个活教具,自然就是一次次挑战她底线的戚姬。

   于是,太后吕雉带着人马,进了永巷抓来戚姬,戚姬万没想到,千等万等等来的是儿子的死讯。绝望的戚姬用尽一切言语来诅咒吕雉,不断地懊悔当年诸事中自己是如何地错过时机功亏一篑。对于吕雉来说则是旧恨又添新仇,当年她一次次的极其能事地陷害不说,更不可饶恕的是到现还要竟然还因她而令得刘盈与自己母子不和。

  吕雉并没有和戚姬对骂,只是冷冷地传下旨意:“根据大汉律条,谋反罪施以膑刑、劓刑、刖刑。”戚姬被斩去手脚,割去鼻子,可是依然阻不断她尖利的诅咒声,她恨极的眼睛依然直直钉住吕雉,她的眼睛和舌头也因此很快被割去。

  看着戚姬,吕雉只觉得长达十年的怨气终于到此一泄而净。她带着儿子刘盈去看她的这个活教材,她要让儿子知道,政治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活生生的血肉博杀,政治就是如此的血腥而残忍。

  但是她高估了她儿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休克疗法本来就是一种风险极大的治疗方法,尤其不可以在政治上轻试。她以为刘盈会秉承她和刘邦的血统,在血与火面前脱胎换骨迅速强大。

   可是,刘盈却因此而崩溃了。刘盈不见得和如意多么兄弟情深,他甚至也讨厌那个时不时要害他们母子三人的戚姬,可这不妨碍他对她们仍可以具有道德感和同情心。但是这种正常人应有的情感,却无法为他的父亲刘邦和母亲吕雉所理解,因为他们在不正常的环境里已经太久了,已经无法去体验这种正常了。

   对于母亲吕雉,刘盈知道她曾经做过很多残忍的事,使用过很多手段,但是他可以视为是母亲为了保护他们不得不为之。况且那些事只是传到过他的耳边,没有到达他的眼前,那些被除去的人,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名字,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直到现在他们不再有生命危险,他已经是皇帝,而母亲已经是太后。但是她仍然要杀 人,而且是曾经那样活生生的,存在于他们生活中的人,在他的面前一个可爱的小孩子变成一具尸体,一个美丽的女人变成蠕动的肉虫。这于毫无心理准备的他来说,太过残忍,超过了他神经的承受能力。甚至使得他不得不承认,在他心目中完美伟大的母亲,的确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这摧毁了他对人生的信念和美好的感觉。

  世界变得一片黑暗,刘盈硬生生地把母亲的罪过扛到了自己的身上,这样的十字架一下子把他给压毁了。

  等吕雉发现自己用错了方法时,一切已经不可挽回。刘盈彻底封闭自己,他从此不再上朝,只在后宫中自暴自弃,纵情肉欲,想尽一切办法逃避现实。

  吕雉想尽一切办法以求救回儿子,却一次一次地失败,直到最后,连她自己也宣告放弃,她只有把注意力放到别的地方去。

   另一个问题又浮上水面。刘盈已经不可救,她现在更要做好对女儿鲁元公主的保护才是。刘盈现在是皇帝,万一他的后宫里头有什么妃子得宠,生了孩子,她现在活着还没问题,要是她死了有人对鲁元公主不利怎么办?那么,把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进宫去做皇后,那么不管后宫谁得宠,谁能生子,将来谁做皇帝,张嫣都是 理所当然的皇太后,小皇帝嫡母,那么刘盈可以保全,鲁元公主一家也可以保全。

  对于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来说,无从理解光明是什么,对于吕雉来说,无从理解感情是什么。刘盈就这样和自己的外甥女成了亲,秋毫无犯地直至他死亡。

   汉惠帝刘盈在位七年,他活着的时候,从来没做过真正的皇帝。他死了之后,吕雉又继续执政了八年。吕雉前后总共执政十五年,她的丈夫刘邦称帝十二年,前七年处于和项羽的楚汉相争时期,真正执掌天下,也只有五年。而且这五年里,外有诸候作乱,内有嫡庶争位,无法真正安定下来推行政务。吕雉在位期间,任能臣施 仁政,废除前代苛政暴令,尤以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等为著。

  吕雉执政期间,历载:“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她虽然没有正式称帝,但是她的生平被历代史家列入为皇帝作传的本纪中。中国五千年历史上,被列入帝王本纪的女性,唯有吕雉一人。

关键词(Tags): #吕雉本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