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由施恩的产业谈统治者责任的缺失 -- 高山陈水

共:💬27 🌺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无兄

这个挺难量化,最多是一半一半,梁山人物走上黑道还是自身的原因居多,我总结过真正因为社会的原因走上梁山的极少。抱歉在下仍然无法接受“起义”这两个字。

无兄不觉得在这里偷换了概念吗,就算梁山的108人上梁山全部是自身原因,那十万普通士兵难道也全部是不安定分子?我已经多次说到仅仅这108个不安定分子又能闹出多大的气候,如果当时的社会矛盾不是激化到百姓无法忍受,又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上梁山?再以生辰纲为例,这笔钱可是要年年送的,如果没有生辰纲,吴用们难道从天上去抢这笔钱?知府大人难道是自己的薪水里掏生辰纲?施恩是恶霸,可是和这些官员们比起来,那就简直是蚂蚁见大象了.

梁山最大一次暴行,屠大名府已经在相当后期了,石碣受天文后的确做了政策调整,拙作也没有回避这个事实。但是此后梁山开始全面走招安路线,这种缓和可以看作是为了寻求招安的让步。好比坤沙贩毒集团后期为了寻求泰缅政府的和解,也开始减少毒品产量。兄台义军说最无法自圆其说的就是为何释放高俅并向高俅行贿走高俅门路。

起义军有过暴行,黑社会也施暴行,所以黑社会就是起义军,这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我们又回到了原始命题,兄台认为是起义军,而在下认为是黑社会。此外梁山好汉们道德上令人不齿的恐怕不在少数而是大多数,相反道德上没有问题的倒是少数(在下倒是把这些凤毛麟角的“好”的好汉们大部分都写了)。另外整部水浒,从王伦开始到石碣受天文(之后就是全面寻求招安了,也就是说梁山认可了蔡京高俅体制,并寻求加入他们),似乎暴行同善行不成比例(我指整体上,不是单个好汉的个人行为)。

中国历代起义的结局无非是胜利(起义者做统治者),失败(被镇压),招安.兄认为替天行道是他们为了招安来提出的口号在下也暂时不争.中国的老百姓不是被迫到不得已谁愿意走造反那条路?(可见王进史进篇)而反抗的结果仅仅是要求老天(统治者)稍微松口气罢了.就是以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而论,老百姓的日子也未必好多少,可是这已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安乐的年代了.兄认为当时的百姓并没有到死亡的边缘,那小弟倒是想知道究竟到哪个程度起来反抗才是真正的起义?兄能不能举出几个例子.

再以兄所举的戴宗的恶行,施恩的恶行为例,那不都是他们在上梁山之前在政府所做的勾当吗?他们可都是代表兄所说的那个不怎么残暴的北宋政府哦.您怎么能把他们个人的恶行套到整个梁山上去呢?这个兄能不能回答一下.他们在宋朝的体制内做着这些勾当,兄还能说这个宋朝对百姓不是太残忍吗?兄说宋徽宗不是暴君,只是昏君.兄的说法怎么和梁山成一气了?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宋徽宗吧:赵佶即位后不久,即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免,时称六贼。赵佶还以“绍述”的旗号, 定司马光、文彦博等臼余人为”元祜奸党”,定章悼等人为“元符党人”,刻石朝堂,以示贬斥。赵佶生活穷奢极侈,和六贼滥增捐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兴木:修建华阳宫等宫殿园林。他派朱勋设立苏杭应奉局,搜刮江南民间的奇花异石,称“花石纲”,运送汴京,修筑“丰亨豫大”(即丰盛、亨通、安乐、阔气的意思)的园林,名为“艮岳”,将北宋政府历年积蓄的财富很快挥霍一空。“花石纲”又害得许多百姓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谁家只要有一花一石被看中,朱励就带领差役闯入民户,用黄纸一盖,标明这是皇上所爱之物,不得损坏,然后拆门毁墙地搬运花石,用船队运送汴京。有一次船运一块四丈高的太湖石,一路上强征了几千民夫摇船拉纤,遇到桥梁太低或城墙水门太小,朱励就下令拆桥毁门。有的花石体积太大,河道不能运,朱励就下令由海道运送,常常船翻人亡。兄认为戴宗为代表的这些梁山头目过去都是恶霸,品德不好,所以他们领导的也就是土匪.那我就奇怪了,究竟哪次起义才能被兄认可是纯正的标准的正宗的农民起义?

兄认为放高俅能证明他们要同流合污,可是宋江做了安抚使以后至少没有象那些贪官那样吧,老百姓只求有个好官就可以了,在那个时代难道希望得到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标准的共产党员?这不切合实际.放高俅,与朝廷妥协,是希望被招安后能做个好官,而不是与之同流合污.兄既然大量引用水浒中反面描写梁山人的片段,又为什么不能引用其做官以后的描写呢?兄也说了梁山在被招安之后失败是因为他们不明白朝廷更黑,那梁山既然被兄认为是土匪,那朝廷又该是什么?梁山都这么混蛋了,那比梁山还黑的朝廷应该不应该反?

《教父》这部作品的畅销,以及香港黑帮电影的高票房和高收视率,已经作了回答。萝付兄有一篇回文也差不多回答了,老百姓喜欢看这类题材的,但是如果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另当别论了。

教父首先和梁山无可比性,时代不同,教父能招集人马攻打美国政府?别说我们了,就是美国人也要笑掉大牙.至于兄认为是老百姓喜欢看这类题材,那就错了,老百姓基本的是非能力还是明白的.中国老百姓可怜就可怜在只能选择二个坏蛋,而选择一个相对不那么坏的就很庆幸.这是历史的残酷,也是我们做评价的起点.在过去根本就没有好蛋.兄难道都在用现代的标准套梁山,却用过去的标准套朝廷,那公平吗?兄所言梁山军是为了头目的私利,那我倒想请兄指点一下,他们的收入全部应该按照共产主义分配就能公平了?那不可能的,又何必苛求古人.

兄所言朝廷已经是喂饱的猪,所以换了梁山还是没有用,可惜老百姓从不这么认为,阿房宫赋说的好: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统治者总认为自己还不是太苛刻,其实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了.为什么总要愚蠢的感觉老百姓可以一忍再忍呢?我们读历史往往感觉古人怎么就那么愚蠢:按照兄所言北宋对官已经是极其的宽厚了,还是高薪养廉,可是这些官员又是怎么样的呢?太师的一次生日礼物就需要这么多钱,这么多钱用来抚恤百姓,百姓怎么会做贼?太师的一生又能用多少钱?水浒传给统治者的启迪应是时刻清醒,而不是认为梁山都是贼,是土匪,北宋的官们就是这么认为的,可惜镇压了宋江方腊之后不久北宋就亡国了.明的这位更离谱,内忧外患之下,仍强征三饷,最后吊死山上,还说是臣误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