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形意拳、抗日战争、唐门 -- 龙飞雪舞

共:💬16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来是您姐姐的小说。

最早看到是在“今古传奇武侠版”上,原名叫《唐门后传》吧?令姐显然查过很多资料,但是坦白说,形意没有那么打的,有些打斗也不合乎实际情况,所以那次看完后很想给作者一些建议参考。

如第一场对付日本浪人,日本刀对身体中线的防护很好,架势一摆中门暴露很少。严格来说即使形意拳也不好上步中门抢位,而且如果是击打对手肋部的话,一般走大边,就是偏门,而且一般使用“崩拳”而不是“钻拳”,因为崩拳击打身体中部发力最顺,相对的,“钻拳”击打对手面部更好使,因为形意钻拳很大不是勾劲,而是捅劲,这是河北派的特点,无论刘奇兰传还是郭云深传,山西派另论。用钻拳打身体中部会拉开与对手的身体距离,而崩拳则容易做到整个身体拥进。令姐的招数变化,显然将拳击的勾拳与形意钻拳划等号了。而且形意封对手攻击手不会是抓手腕,一般是整个掳对手的手臂,而且会封在肘部,这样对手很难变招,一动就会被撼动身体重心。即使是抓手腕形意也有专门的扣手法,扣住脉门筋路,对手是动不了的。至于出手变虎抱头,这没什么错,大致也有这么打的。若改动,照顾原著意思,大可这样改:在浪人回手欲刺时,老陈“蛇形步”赶步绕到浪人右侧,右手一封浪人右肘,左手崩拳贴身就打在浪人右肋。到这就可以了,没有龙折身的能力是根本在这种情况下变不出招来的。形意是拥身直进,崩拳又是贴身短打、沾衣发力。在身体态势对比、时间、空间、反应上,怎么说鬼子也变不出招来。剑道步是前后坚实,左右易倒,被人攻到体侧就处于失衡状态了,此时除非有中国功夫的龙折身变化,否则根本不可能变招。另外注意:剑道步是右前左后,一般走边就要走右边,他的步型限制了他右边是身体拧转应对变化的弱点,转不过身来。

此其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