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黑白汤恩伯 (上) -- 萨苏

共:💬93 🌺6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汤部老远赶过来可不容易呢

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虽是西北军,但老蒋还是很照顾的,特别是对张自忠的59军。二集团军有个师是全德械师(全国共20个),高层干部是老西北军官,但下面的低层干部全部都是黄埔出身的拉。其他部队清一色的捷克装备,战斗力也不错。

台儿庄一战,中央军也出动不少,除了汤部20军团赶过来,还有200师的装甲侦察连,第×师的一个战防炮连,200师的战防营也有一部分参战,此外还有大量的炮兵。

张自忠在临沂阻击的是很出色的,但后来,59军在第二次增援临沂时的头三天就伤亡了3000多人,老张给5战区的报告是伤亡5000多,急需增援。等徐州会战结束后,整个59军已经伤亡达1万2千人,其中38师(老张的基干部队,他自己以前是师长)只剩3000来多人,只能暂时缩为一个旅的建制行动,很有被撤消番号的危险。于是张军长在战报中说到,整个徐州会战59军仅伤亡3000人,所以只看最后战报,还真以为日本人进攻不行。

说到汤在台的战斗,为什么提到张呢,转 篇旧文,说他虚报军情其实不完全正确,不过在事后的报告上却有失名将风度。日军濑谷支队不是在台儿庄打的很苦吗?所以第2军司令部就要求5师团的坂本支队放弃攻占临沂的目标直接绕路增援台儿庄。于是坂本支队长就留了2个大队的兵力在临沂方面牵制59军和3军团,主力4个大队和野炮兵联队等部直接绕袭向城。然而张军长却没有发现这个情况,以为日军“溃败”,给长官部电报“日军溃败,职正以有利一部进行追击”,全然没有发现坂本支队主力已经南下。而正是这个失误,直接导致了台儿庄方面友军包围计划的破产,因为汤恩伯的20军团所处的位置很容易受到濑谷、坂本两个支队的夹击,于是就有了李宗仁所说的“违抗命令,擅离直守”的事。当时第2集团军和第20军团已经完成了对该支队包围的态势,正准备实行总攻,这个态势就这么没了。

其实在坂本支队走到向城时,老蒋曾给了张军长电报,大意是“你部未能完成在临沂的任务,以至日军南下,实为该军历史之耻!着你部立即南下向城完成阻击日军的任务。”当时在向城方向已经有了89师和13军骑兵团的阻击,如果59军能迅速南下,也来个夹击,或许可以起到牵制坂本支队继续南下的目的,但是当张军长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已经没有办法回援了。因为在他的当面,那两个留下的大队在得到增援后,由第5师团长板垣亲自指挥发起了反攻,而3军团这个时候已经基本残废(只剩下1000来人),如要临沂不失,只能依靠59军继续抵抗,这就注定了89师方面的溃败,向城失守,台儿庄方面直接受到威胁。这才有了之后要75军、139师、333旅以及2个炮兵团等部紧急进入战场阻击坂本支队的故事。

其实这件事也就是个情报不准的问题,可是59军在战后的战报中依然没有承认这个错误,仍旧写到“职军所对抗的是**旅团主力”,这就有点过了……

说老实话,李宗仁的指挥也有点问题,中国剩下的德械部队被他在台儿庄丢了个干净。

说汤不行,很多是我们过去的宣传问题,只要我们仔细查查史料就知道了,象所谓滕县战斗122师全师打光壮烈殉国,《台儿庄战役》一片中,王铭章师长多鼓舞人心啊,实际上情况是怎样的呢,122师全部参战军官265人,士兵3449人 ,亡军官6人,士兵105人 ,伤军官10人,士兵156人,失踪军官6人,士兵470人,而实际负责指挥的张宣武、严翊可是好好地活过了1949年呢。刚开始日军只是试探性进攻,然后退回去了,结果王看到后,很高兴,几个排就能挡那么久,自己带主力还能顶不住?好嘛,王师长把几个姨太太带在身边,把部队都布置在外围,城里就些直属队和零散的几个营,还没来得及抵抗,日军就冲进来了,王师长只带了几个卫士落荒而逃,结果中流弹而亡。

我们以前关于台儿庄不提汤的功劳是可笑的,当然台湾战史把功劳主要归于汤同样也是可笑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