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发布 -- 思想

共:💬92 🌺835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当前是中国农民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没有之一

我就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农村低城市一等,农民更是低城里人一等。我大舅是县一中初中毕业,长得也帅气,人高马大,人品也好。所以作为60年代当时的最优秀的农村青年,被招工进城。后来还娶了市郊的舅妈。从那以后他就是全家族的骄傲。

我很小时候去过大舅在城里的家,当时非常震撼。我第一次坐不像拖拉机那样图图响还颠屁股的大汽车,第一次看到大夏天跑满小朋友却没有一个光屁股的“生活区”,第一次见到并且真的走进高楼,无数个第一次。有一件我不大记得,但后来我二姐拿来取笑我十多年,甚至讲给我女朋友的一个笑话。因为大舅家住的是那种单元楼房,每层是相同布局的三户人。在上楼的时候,我因为走楼梯看到场景在不断重复,就拒绝继续走了,坐在楼梯拐角地上哭闹。说是大人在耍我,领我在一个地方不停转圈。因为农村每家房子不一样,幼年的我被这种“重复”场景完全迷惑了。总之,就是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小时候非常土和蠢。

后来我成长过程中,我家没少受我大舅家的帮忙。比如表哥穿完的旧衣服,常常是姐姐们挨个穿,若干年后最后给我。姐姐们穿衣服很爱惜,但等我穿完往往已经破的不像样子了,还会被妈妈做成抹布和拖把。再稍大一点我就能隐隐能感到我舅妈对我妈的那种被掩饰,却又没有完全掩饰住的优越感。我妈也有股劲,再苦再难也要逼着我们姐弟用功读书,不让我们干家里农活,没少被同村人数落。好在后来我的几个姐姐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都考上了大学。并且在习主席开始管理中国的时候,除了三姐读研,都陆续参加工作。她们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收入都很不错,大姐家在县城买房,比大舅家房子更大更好还有电梯。二姐在市区高铁站附近的新区买房,不仅更大更好有电梯,地段也更优越还是学区房。三姐研究生毕业后,在省城安家买房。到了我,则在姐姐们协助下,和父母一起搬进了北京。大舅的儿子学习比我们姐弟都好得多,小时候一直是我们的榜样。他考上了顶级名校,不过跟前贴说的E差不多,大学毕业去了外国。估计经济上并不怎么宽裕,因为今天我大舅和舅妈还住在他们五十年前就住进去的那个老旧小区,还在近四十年前盖起来的,那个我小时候坐在地上大哭旧楼里。经常因为屋顶渗水,下水不通或者暖气不热而发愁。舅妈在我妈面前,再也没有了那种隐隐显摆的神气。反而是还在老家市里的我二姐、二姐夫经常开车去帮他们家忙。报了那些旧衣服的恩情。

我并不是炫耀什么,我们全家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我们就是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农村人有了一个能和城里人平等竞争的机会。我们要得真的不多,就这么一个平等的机会。我们能更勤奋,更节俭,所谓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些是中国农民自古就有的美德,可是只有遇到了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换来实打实的美好生活。这不是我们一家人的特例,是全国千千万万农村家庭的共同幸福。我们村里几百户人家,除了极个别我奶奶那辈的老人恋旧,非在村里住,哪怕没有大学生,年轻人纯粹干体力活的家庭,也都住进了县城的电梯楼房。

我们中国的农民,在几千年历史上,腰杆从来没有这样直过,说话也从来没有这样畅快过。当初小时候,在城里人面前那种恨不得四肢加脖子都短上三分的畏缩心态再也没有了。说起小时候的苦,现在也满是从容而自信的心态。

如果有外国的侵略者敢觊觎我们的幸福生活搞破坏,我们就是最坚决的国家保卫者。我们这代年轻人,比任何人都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诚然,疫情后国家遇上一些暂时的困难,跟我们小时候父母的苦比,这不算什么。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努力下,一切困难都将克服。再难不过我们吃一遍父母的苦,我们这代人又差在哪里了?大不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通宝推:史料推理,伪叔叔,向前向前,黄序,跨海峡的大伊万,普鲁托,方恨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