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作为军迷,讨论一下这些年来咱国家在装备发展上是不是也走过很多 -- yg1993

共:💬260 🌺892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别瞧不起八爷 -- 有补充

歼八II是我国第一款正向设计并服役的战斗机。就凭这一点已经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了。

歼-8Ⅱ的研制任务由601所和沈阳飞机公司承担。根据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的要求,飞机研制采用系统工程管理。航空工业部副部长何文治任型号研制总指挥、顾诵芬任总设计师。在技术上,形成了型号总设计师、系统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四级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行政指挥系统有权威,调度指挥畅通,沈阳飞机公司总经理唐乾三、现场总指挥管德与总工程师顾元杰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工作;会计师系统实行型号经费包干,使经济杠杆发挥了作用;质量管理贯穿于研制全过程。这些措施,保证了飞机研制的顺利进行。

J-8II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第二代歼击机的崭新阶段。虽然从命名上看,它是在J-8I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但从外观上看,这两者存在显著的区别。该型号的意义在于我国战斗机设计领域彻底摆脱了米格战机的设计模式,正式摒弃了从歼-6到歼-7再到歼-8I的机头进气的传统设计。

但歼八II不是我国第一型两侧进气的战斗机。1958年的歼教-1就已经采用这个方案了。

歼教-1歼击教练机,是新中国自行设计独立研制飞机的一次大胆尝试。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学习苏联的飞机设计方法,但在机型选择上,总设计师徐舜寿确定了喷气式教练机作为首次飞机设计的目标。同时明确提出,要广泛收集世界各种飞机资料以吸收它们的优点,并且在设计时要避免成为米格飞机的翻版,“不唯米格论”。

首先,歼教-1飞机气动布局设计有特点。徐舜寿和设计人员没有采用苏联飞机传统的机头进气方式,而是大胆选择了当时并不流行的两侧进气气动布局。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两侧进气布局方式因为便于在机头布置雷达等探测设备而被越来越多的飞机设计师所选用。应该说,新中国自行研制飞机的历史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相当高的起点上。

其次,歼教-1飞机的性能也不错。继“101号”机之后,第二、第三架原型机相继完成生产投入试飞,飞行试验结果表明飞机的性能达到了设计指标。1959年4月,由捷克生产的L-29教练机完成了首飞。该机是歼教-1飞机的同类飞机,首飞时间要晚8个多月,且主要性能指标还要逊于歼教-1飞机。L-29系列教练机一直被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总产量5000多架,装备了几十个国家的空军。

最后,通过歼教-1飞机的设计实践,达到了培养航空人才、锻炼设计队伍的目的。在歼教-1项目研制人员的名单中,除了总设计师徐舜寿外,还有后来在中国航空领域里著名专家:叶正大、陆孝彭、屠基达、程不时、顾诵芬、陈一坚。而歼教-1飞机首飞的试飞员于振武,也在30年后晋升为中国空军司令。歼教-1的研制队伍,几乎可以看做是新中国航空事业的摇篮。

能走完正向设计的流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说明该踩的坑都踩的差不多了,人才也培养起来了,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对比一下印度。和中国类似,印度在20世纪也“自行“研制了两型战斗机,时间也和中国差不多,一个是60年代的HF-24“暴风之神”,另一个就是80年代的LCA“光辉”。但前者其实是德国设计师牵头(共有18名德国设计师参与);后者就更不用说了,超级大烂尾。这既反映了两国工业基础的差异,也反映了人才的差异。

百年回眸 | 新中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的先进战机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两个链接 -- 补充帖

黄志千:新中国首任飞机总设计师

关于歼八和院士那点事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