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认为三战的序章快结束了 -- 临时大侠

共:💬171 🌺721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只是针对你的情绪价值相关讨论

其实我大部分关注点是国际上的局势与较量,上贴因为你提到了国内的情绪价值视角,那么就从这个视角展开分析而已,一个原因是内外是有关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单纯只看一面则不利于全方位的理解。

不过你说的文化的碰撞,在已纳入全球化平台上的国家地区之间,早已不是主流,因为美帝的二战后全球化平台本来就是以推动灯塔价值观作为商业平台的基础,与灯塔价值观有本质冲突的条件下是无法在其全球化平台上合作,也基本上不会被接受。举一个比较烧脑的例子是沙特,从文化传统与西方都大相径庭,甚至地缘战略利益都有自己的强烈出发点而与西方不一致,更不用说与西方三观的配置上了,但从执政阶层到商业合作则完美与西方的价值观配套。

当然另一个明显例子就是中国自己了,三观上与西方的不相容地方不低于沙特,但至少改开期间的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是非本质的性的,也发生了甚至超越美国传统盟国的合作力度。所以有些西方作家鼓吹的文明冲突,文化碰撞等,是可以强调的差异而忽视了文明本身具备人的属性,文明之间的冲突更大程度上不是决定与文明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是人在对待差异上的态度。比如沙特与中国这样的例子都是能够“打左灯向右转”的适应性比较强的文明,当然也存在坚守传统的原教旨极端文明,但通过信仰解决利益冲突的逻辑在这个世界上早已逐渐不是主流,因为随着人类创造财富能力的巨大提高,主流逻辑早已摆脱了生死存亡的焦虑,斗争更多是围绕着利益的空间,说白了就是解决住大豪斯与一天三顿小烧烤的利益争夺问题,工具箱里流行的主要工具近代史以来还是围绕着民族国家这个框架,也可以说就是即得利益范围基础上的争夺方式问题。文化这个工具目前既没有说服力也得不到广泛认可,一个例子就是俄乌,同宗同文的血肉磨盘,另一个例子就是加沙,以色列以文明宗教为由的杀戮,被全世界反对。

一个要注意的地方是,初心与原教旨不是一回事,一尊强调的初心,而没有突出传统,这是有很深含义的。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宗教立国,有着很深的信仰传统,今天也仍然存在广大的民意基础与号召力,但世俗政体早已是主流,商业伦理才是人类世界目前的底层逻辑。用十字军东征或以色列哈马斯那样的视角去解释世界,虽然不乏一定的民意基础,但终归是不得已之举,并在走向死胡同的道路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