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芯片败局 -- 拿不准

共:💬719 🌺8744 🌵28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在博士后的地位确实不高

先说说医疗保险的事吧。

德国公务员一般参加私立保险,那待遇比较好。但是绝大部分参加公立保险,大概7300万人口,占德国居民总数的90%。公立医疗保险本来就是居于互助的原则,收入高或者负担少的人多交一点很正常,这也算德国社会的一个共识。其实现在大家意见比较大的不是丁克或单身人士缴费太高,而是公务员这一收入比较高的群体没有纳入公立保险系统。

德国医疗的等待时间还算可以,今年前我老婆一个并不太急的妇科小手术,大概两周后就安排了。等的时间特别长的往往是那些比较偏门病,医生数量太少。

你应该知道马普所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其大部分员工不会长期在那里干,而是拿到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之后去企业或申请教授,考虑这一学术经历的含金量,其经济待遇不优于企业界的。我所在的城市就有马普所,所长是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这里就每年有大批的中国博士生或博士后过来。这里的大部分人拿奖学金,在德国奖学金不交税,是纯收入,但是自己要交医疗保险,比例是14.9%。

你说的德国博士后比有些国家收入低是事实。这和德国对博士后的认知有关,博士后就是临时过渡的职务。至于留不住学术人的更深层原因主要是德国的学术制度。德国大学没有讲师,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大学的永久员工几乎只有教授和各种职员。走学术路风险比较大,当上教授前永远是临时工,能不能当上教授也不确定。一般人当上教授在40岁左右,家庭生计很难稳定。德国教育部门现在也在讨论这一问题,但是不会很快解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