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620章 上级对我的关心

处长又问了我去160师接转隶红军连队的过程,不知有什么风声吹进他的耳朵。

我老实交代了人家军长政委要求我多带几个干部回基地,所以搞了个限时的考核选拔,大概把人家军首长得罪了。

“不是吧?人家对你的评价挺高麽。”

“是么?怎么评价的?”我好奇地问。

“你心里难道没数?”

“首长们又没当我的面表扬,我哪能知道。”

“这个评价嘛,我就不重复了,对你没好处,不能怂恿你到处显圣,还是那句话,你是到国外行动、打仗的负有秘密使命的军官,你的一切都不该放到公开场合展示。你的一切外在表现,都可让对方研判我国我军的实力能力,有可能影响到我军今后在外国行动的成功。你说是不是?”

处长的话,我不能不听,我回答:“您说的是,可是当时在军长面前我无法回避,而且挑兵,我肯定要好的,同去的空军出身的干部不适合啊,他们,他们……”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说什么都有给他们上眼药之嫌。

“这就是你考虑不周了,你去个撤编的部队,怎么没想到人家会往你那里塞人,人家可是能打发出去几个算几个的。怪你没经验。”

“我去之前的考虑是严格考核,把不合适的兵员在人家的地方就处理掉,别到了基地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啊。”

“不能说你的想法错了,但事情是复杂的,你个小上尉把控局面的能力又太低。不过你还好了,大体是不错,也把人家唬住。人家说你‘不简单’哩。”处长漏出点货。

“老部队很厉害,我也向老大哥单位学习不少,看看大部队,看看人家的坦克战车大炮,弥补我很多的欠缺。”

“以后你的这个欠缺会影响你在军中进步的。这也是实际问题。”

“处长,我没想有的没的,别说在军中进步,能活着出了‘影子’我都不敢指望。我们新训队差不多两个月在高原野外驻训,这次行动基本两周露营,我这么好的身体都疲劳得不行,那些新训队员,不管新老,都更痛苦吧?”

“你的话提醒我了,新训队的大学生能够撑得住么?”

“他们还好些,一直有帐篷住,那些特种兵和参加此次行动的五十四军的军官才是最吃苦的,而且那些同志以前没上过高原,这次下来怕是有活思想了。”

不过,我的估计有误,出任务的五个军官都没牢骚,反而坚定了在“影子”奋斗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打了胜仗的作用。所以对于他们,处里部里都满意,可以不为“影子”到那些特战大队“讨兵”了,那也是个麻烦事不是!

最后,我不好意思地把国安会的那位首长关于让我转业的话也汇报了,说前我犹豫过,可不说一旦牵扯出来,我不是故意隐瞒么?

左处长听后,立刻打电话向总参政治部的相关负责干部转述了,我又被政治部叫去,组织部部长亲自与我谈话,“你不要想那么多,组织上对你已经有了长远安排,你总是会被军队重视的。”还对我说:“小晨啊,没有他们这样挖墙角的,别有思想波动啊!”说这话时他直翻白眼,是不哂,是不满意,我不好定义。

不过大校部长“有长远安排”的话,似乎是一颗“固心丸”,让我不敢多想,“大概境外行动这行是干定了”我只能是如此对自己说。

再回到处里,左上校说:“迎接小晨回处,晚上全处搞个接风宴,大家乐呵乐呵。”又说:“虽然这次行动,处里不会评功评奖,但也受到了部里的表扬,大家具有荣焉。是副总长的表扬欸。”他怕我不知“部”指的是哪个,搬出了副总长强调。

处长给副处长个眼色,奚上校开口了,“小晨你的编制就在处里了,职务级别不变,上学期间需要你回处工作,也是免不了的,到时合理安排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和时间。但是副主任撤了,你也不是全无收获,首长特批了分配你一个单元套房。怎么样?想不到吧。”

“谢谢领导,我会把这个住房当作我的办公室,上级交办的工作完成起来也会有效率。”我乐呵呵地表示。

“处里希望你利用这个一居室,争取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把个人问题解决了。这个你也得重视。”左处长冒出了这句话,让我无奈。

“还有一个好消息,鉴于你两年来的表现,还有你属于地处边防驻军的单位,安排你休十五天的探亲假,回来后直接去国防大学报到,那时大概研究生已经报到过了,部里给你请假,和培训部的学员一同报到吧。”

“谢谢领导,谢谢领导,你们为我想得太周到了。”这时我咧开嘴笑了。在过于疲劳之后,可算一团温暖包围了我。

这次上级对我的各项安排太贴心了,什么评功受奖其实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感觉了,住房休假才属最大的安慰和表彰。是不是我太物质了?

“不过我仍然要求你,上学期间继续穿文职装,也不得向你的老师和同学介绍你的经历,不得透露‘影子’大队,这是纪律。”

“是,我继续按照技术员的身份介绍自己。”

……

当晚吃完接风宴,都九点多了,我向处里的同志借了些钱,打车回的家,仍感到路上的车可真多,堵车的时候恨不得自己代替车跑,就连红灯等候时也不耐烦。什么是思家心切,我这时就是。

家已迢迢向我招手,离开“影子”这个作战部队,和平生活又一次来临。

家在八大处军区大院,那里地处城市边缘,傍山绿化区环绕,来往厢红旗也比较方便。这次我能顺顺当当地回家了,不用车接车送,就是以家属的身份。

十点多,我敲开了家门,这次是父亲为我开的门,以为是军区的干部有事找。

看见门后站的是父亲,我高兴地叫道:“爸,我回来了。”上去抱了下他,才关门进屋。

“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从外地回来的吖,怎么这个时候回家事先也不打个电话?”父亲还责怪了。

听见我们说话,妈妈从卧室出来,看我穿的是挺不错的西服,说道:“是从国外回来的?”到是敢问。

“嘿嘿,保密。”

“臭小子,你还嘚瑟。”

“不是,能说的就是今晚处里为我办了次接风宴,吃完了我直接回家。看我什么都没带,那是我根本就两手空空地回来,连这身衣服也是到京后才换上的。”

“回来几天啊?”妈妈在意的是这个。

“我解甲归田了。”

“你转业了?”父亲不解地问。

“怎么可能!”

“孩子啊,你把话说清楚,别绕我们。”

“你们忘了,我该读研究生了啊!”

“对,对,你九月上学。你说回来上学不就得了,说什么解甲归田,空让妈高兴。”

我把西服揭开让父母看,“我不是没带枪回家嘛!所以我是解甲归田。”

“去,去,开什么玩笑,不带枪有什么。”妈妈才不在乎枪不枪的呢。

有登记的手枪,到机关后便交出了,我想很长时间大概都用不上了。妈妈不在意,可我在意啊,我还没到习惯于不带枪的时候,即便在首都,也得有时日。

“这么说,你回北京了。”妈妈说道。

“至少两年。”

“咱们家四口,可算都到北京了。”妈妈的欣喜溢于言表。

我们这个家,自打我出生后,只有我从山上下来,到内蒙父亲的部队,四口人团聚过两年,然后我又是六年独自生活,可家却从达来乎布搬到呼和浩特,又从呼和浩特晋升到首都京城。

父母满意家落在了首都,也想子女回到自己的身边,他们年龄越大,这样的愿望就越强烈。

现在我一个职业军人,离开作战部队,离开战场,即使是暂时的,对自己也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沟坎,不知怎样去面对新的院校生活和城市花花绿绿的世界。

可是在假期,我仍没有把做好地方民族工作的考虑忘掉,与父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我们都认为:多做民族团结工作是我军的传统,要想在南疆保持安宁与发展,花费怎样大的力气都不为过。

通过偶遇的维族大哥主动向解放军报告民族分裂分子一事,让我和父亲看到了各民族团结一致打击分裂国家的暴恐极端组织的前景,为这一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事业更有信心了。

为此,我和父亲一起撰写了《重视各民族团结,共同打击分裂国家的极端民族主义》的文章,刊登到了人民日报上,提出内地干部要接近边疆少数民族,亲近他们,帮助他们,学会当地语言来做工作的观点。这个提法大概新颖些,或许也是父亲后来到国家维稳机构工作的最初缘由。通过此篇文字,上级了解到父亲的思想敏锐,已经不把他单纯地当作军人了,而是关注他培养他向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党的干部转变。

这次俘获的分裂武装分子,在口供中交代了大量有关东突组织的情报,为国家反对民族分裂、粉碎暴恐阴谋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对于所供出的那些在邻国和中亚国家中的据点、接头点,反恐部门的侦察人员都进行了监控。

反而是东突势力一直也没弄清这个伸进中国的据点究竟怎样被发现,又是谁搞掉了这个颇为重要的据点,因为在其打入我边疆反恐机构内部的眼线并未察觉有解放军或武警在那个边疆自治县有针对其组织的活动或有报告上来,气得其头目几欲发狂。

此战例堪称反分裂军事行动的经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