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未老的奋斗者必须反对和反抗一尊 -- 拜吨

共:💬510 🌺2705 🌵29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江主席当年下来考察的时候就有意

江主席当年下来考察的时候,就有意回避了当地领导给他准备好的样板房和样板农民,临时找了家一看就很穷的农民。

当车队行至207国道一侧的沙洋区五里镇严店村二组时,已是傍晚时分。江泽民要司机停车,车停了,周围到处都是农家的楼房,总书记不去楼房,而是和温家宝、陈俊生在关广富、郭树言、回良玉陪同下,穿过长长的堤坝来到土墙农舍的主人—中年农民靳帮明、老农刘克举的家。靳帮明和刘克举是五里镇的贫困户,他们做梦也不曾想到,总书记会走进他们家徒四壁的房舍。

43岁的靳帮明,家有老父亲、妻子及三个孩子。1991年他得了肝脓肿,花去上千元的医疗费,大儿子读荆门大学,交了5千多元,加上死了一头耕牛,欠债近8千元,生活比较困难。

靳帮明正在家做卖咸菜的架子,发现公路上停了一排车,走来一群人,他没在意。两个人先进了他的家,告诉他,有中央首长来。他走到门口,一个穿绿军大衣的人使他激动起来,怎么江总书记来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仔细瞧:不错,是江总书记!江总书记笑容满面地伸出手,和靳帮明长满老茧的粗糙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在靳帮明家,总书记和他拉起家常来。问他家里有几口人,问孩子在做什么,问收入情况,问有没有存款。当靳帮明向总书记托出家底,还欠近8千元的债务时,江泽民关切地问,钱都花到哪里去了?靳帮明回答:“老大读大学花了5千多元,还买了头耕牛。”总书记说:“啊,主要是把资金投到文化上去了!”说完,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靳帮明和妻子也含着激动的泪花笑了。

总书记接着走进了泥瓦匠刘克举家。刘克举在禾场里看中央来的人,发现江总书记进了自己的家,赶紧跑回家里。总书记向他伸出了双手。总书记指着省委书记关广富问:“这个人你认不认识?”刘克举忙答道:“我认得,是关书记,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挂照相机的负责人指着江总书记问:“这个人你认不认识?”刘克举答道:“我认得,是江总书记。”

在刘克举那间土坯屋里,总书记与纯朴的庄稼汉拉着家常。51岁的刘克举老伴前年去逝治病花医疗费上万元,加上长子新婚,日子过得很不景气。江总书记的到来,使他万分惊喜!开始,当总书记与他交谈时,他激动地连家里有几口人都忘了,把4口人说成了3口,将站在身边的儿媳妇说掉了。刘克举说:“感谢邓小平给了我们生产自由,过去搞大呼隆,每天不睡觉也挣不到钱;现在有了生产自主权,我们日子越过越好。希望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要变。”

江泽民拍着刘克举的肩膀:“老刘,党的富民政策不会变,你放心干吧!”刘克举不解地问:“可是现在为什么提留这么多?摊派这么多?”

江泽民问:“摊派有哪些?”

“多着呢,数不清。”刘克举说,“村里光吃喝一项每年就花掉上万元”。

江泽民说:“是红白喜事吃喝?还是招待上面?”

“我是泥瓦工跑的村多,我看主要是上面干部下来开会、检查时吃喝,各村相互请客吃喝也不少。”

江泽民又问:“你走的村多,你们这里是什么生活水平?”刘克举说:“全镇13个村我都吃过饭,我们村属中上游。”

江泽民微笑着操着湖北话问“你家有没有‘白条子’?”刘克举答道“没有。我种一年田,还倒欠村里20元,要打‘白条’给村里哩!村里比我差的还有,主要是家里没劳力的。”老刘如实地向总书记汇报了有关情况。听到这里,总书记收敛了笑容。

临行前,江总书记把老刘,以及他的儿、媳拉在一起合影留念,随后同他们握手告别。

闻讯而来的村民们顶着朔风伫立路边,目送着总书记疾行的车队,久久不肯离去。

走出严店村,江泽民心情沉重。他一再叮嘱关广富、郭树言:“像这样的贫困户,我们要重点扶持,要减轻他们的负担,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634842222293221441

通宝推:真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