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21章 学拉马头琴

周日,从同学家的蒙古包出来,在路旁看见一个身穿蒙古袍的老汉,把马放在草地上,而他却坐在路边的土包拉起了马头琴,悠扬的琴声打动了我,仿佛让我感到了草原的浩荡,蓝天的广阔,雄鹰高飞入云,骏马奔驰如电。我年纪小,还不会对琴曲拉出的那种美的意境做出更美好的颂扬。

我已经见过马头琴演奏了,但是第一次能那么近地在一个马头琴琴师身边欣赏他的拉琴,于是,我过去坐在他的身前专注地听着他拉出的曲子,把他拉琴的动作记住。

老人脸上有很多褶皱,看似苍老,可他拉琴的动作很大,有一种狂放和激情四溢,马头琴激荡出昂扬的旋律,让我陶醉并被他的魅力所迷住。

老人见我非常喜爱听他拉琴,也不走了,尽把他的琴艺展示给我。

当他累了,用蒙语问我:“听得懂马头琴曲?”

我用蒙语回答:“很好听,这是我们蒙古人的乐器拉出的曲子。”

“你也是蒙族的扎鲁(小伙子、孩子)?”老人问我。

“我是蒙族和汉族的后代,所以我也是蒙族的孩子。”我并不为难地答道。有些蒙族人不喜有汉族血缘的蒙族后代,但我并没有那样的狭隘,总是很骄傲地承认自己是蒙族人也是汉族人,对于那些民族的偏见很是厌恶。

“你为你是蒙古后代骄傲?”老人进一步问。

“我还为我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骄傲!”父亲告诉过我,我的爷爷们都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子窝阔台、他的孙子贵由。我骄傲地对老人讲了我家祖先的承续,这时我忘了父亲的嘱咐。

老人听罢,哈哈一笑,说他是阔列坚的后代,和我一样都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后裔。他说他是阔列坚的后代,可我没听过阔列坚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他见我迷惑的样子,微笑地说:“孩子,你还太小,对黄金家族的事知道的还少。”

最后,他问:“你是不是想学拉马头琴?”

我点头称“是”。

老人便耐心地教起我拉马头琴,教了我两个小时之久。我过意不去,便请他到镇子上的小饭店吃饭。吃饭时,老人边吃边给我讲起了马头琴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那金色的阿拉腾敖拉山麓,有一个银色的月亮湖。湖畔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小牧民,名字叫苏和,和妈妈过着清贫的生活。

有一天,小苏和出来放牧,在山坡上做了个奇异的梦——看见从天上腾云驾雾飞来一个美丽的姑娘,对他说:“我知道你想得到一匹可心的马,我告诉你,北边湖边有一匹白色骏马,善良的人哟,你快去把它牵回家吧!”说完只见一道白光,姑娘无影无踪了。苏和“啊”的一声惊醒,想起刚才梦里听到的话,站起来不由地向北一看,果然湖边站着一匹漂亮的小白马,苏和欢快地向它跑去。

从此,苏和就有了一个形影不离的伙伴,他精心地喂养、调驯小白马,教它练走、练跑。很快,小白马就长成了一匹膘肥体壮、跑起来四蹄生风的骏马。

然而,穷人家是不能拥有如此神骏的。不久,白色骏马被抢到了蒙古王府,王爷得意洋洋,想骑上小白马在众人面前炫耀一番。可他刚一跨上马背,小白马突然向前一跳,向后尥了一蹶子,王爷被吓得尖叫一声倒栽葱跌了下来,白色骏马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而去。

  王府卫兵倾巢出动,跨上快马,手持弓箭,奋力追赶。可白色骏马如箭离弦,兵丁们拉开弓箭“飕飕”地向小白马射去,可是白色骏马中了数枚毒箭依然跑得飞快,不久就没了踪影。

夜里,一声长长地马嘶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苏和急忙跑出去一看,是小白马跑回来了。苏和又惊又喜,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自己的伴马。然而,借着月光仔细一看,小白马已经奄奄一息,终因箭伤过重死在了自己主人的面前。

苏和抚摸着小白马,忍不住泪如泉涌,心如刀绞。失去了白色骏马后,苏和整天无精打采、伤心欲绝。有一天,他在梦中又见到了白色骏马,它说:“主人哟,你不要伤心落泪了,你用我的皮、骨、鬃、尾做一把琴吧,让我永远陪在你身边 ……”

  于是苏和就按白色骏马说的话做了一把琴,在琴杆上端按照它的模样雕刻了一个美丽的马头,并起名叫“马头琴”,永远带在身边。

每当想起小白马,苏和就拉起马头琴,琴声响彻云霄,好似万马奔腾。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牧民的安慰。

老人在讲述中的很多地方我听不懂,就让他重新慢慢讲,不好意思地对他说:“我才学了不到二年的蒙语。”

老人很惊讶我一年多的时间就能说这么多蒙古话,说我是聪明的蒙古“扎鲁”。

听完了小白马和苏和的动人而凄美的故事,让我好感动,而且我也与一匹漂亮的小白马有深厚的感情,更加想要学好马头琴,拉给小白马听。

我对老人讲了我也有一匹小白马,说:“我还想继续和你学马头琴,学好了好给我小白马演奏,你下次还能教我么?”

老人见我对他的琴艺如此迷恋,痛快地答应了:“那我作你的师傅,把我的琴艺传给你,你要把我们蒙古人的技艺传下去,好吗?”

第二个周日,他如约来达来乎布镇,教了我一天,还给我带了一把他亲手做的马头琴。虽然琴不是那么漂亮,也没上漆,可是音色很好,格外低沉,演奏传统的蒙族《朱色烈》、《凉爽的杭盖》、《四季》、《蒙古小调》、《清凉的泉水》、《走马》和《马的步伐》等曲子,特别地委婉悠扬,富于草原的幽旷深邃。

我和老人熟悉起来,每次我请他吃饭时,他都要和我聊一聊,特别向我讲述他所知道的蒙古的历史,有着强烈的蒙古民族是世界最厉害民族的骄傲感。

这个老人懂汉语他也不说,知道我父亲是解放军军官似有不高兴的样子,但是没有明说,仍然一丝不苟地教我拉琴记谱,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向我灌输大蒙古的意识。

呵呵,我追求的是艺术,无所谓的东西对我影响不大。

可是,为了答谢老人,我为他做了推拿。推拿完,他称赞我的功夫好,感觉很舒服。第三个周日他又来教我,之后我主动再给老人推拿。经过两次推拿,他排出两次恶臭的粪便,之后身体明显有精神了。我在心里说:你还不是得赞咱从汉民族处学来的本事,这个蒙古族可没有!

我和这个蒙古族老人逐渐熟悉起来,他是从西疆那边过来的,很不喜塞外的汉化,我不客气地说:“外蒙古都俄化了,更是把祖宗的文化丢掉,有什么好呢?”

老人说:“我也知道不好,也恨蒙古的分裂,为什么我们蒙古民族这样了呢?”无奈完了,又对我说起了蒙古的历史,只有沉浸在过往的辉煌中老人才眼睛放光,充满自豪。我很有种同情他的感觉,在达来乎布的蒙族人中都没有他这样酷爱蒙古历史的,也没人能说出那么多蒙古过往历史,凭这一点我就佩服。

但我和老人交往的事从来没对家里说,我不知把老人的想法说出去会是怎样的后果,他是躲着政府的,我能感觉到。

我按照老人教的手法技巧,经常练习那些马头琴曲子,以那种悠扬的声音驱走苦读后的烦躁。爸爸看我会拉马头琴,琴却那般简陋,是个半成品,说要给我买一把新的,让我坚决地拒绝了。妹妹看我会拉马头琴,让我教她。我回到家后,带她一起学习一起玩,妹妹就有了哥哥会什么,她也要会的观念,不能让我超过她。小女孩的心性好怪,可是我还得哄她,谁叫我是哥哥的呢?于是我们兄妹俩共用一把马头琴,轮流拉琴娱乐。

爸爸喜欢听我们兄妹拉琴,带着一份回忆的神情,坐在我们的身边,妈妈虽对马头琴不是那么有兴趣,也坐在一旁静静地听。自己一双儿女能在身边和谐地一家人生活,是我给家带来的氛围。

学拉马头琴和练习那些不甚流传的曲子,实际是追寻一种远去的感情,就像我怀念老爷爷一样,可能我就是通过拉琴去表达对老爷爷的思念。而我和妹妹拉琴,也触发了父母一辈对过往生活的回忆,诸般感情就在琴声中升起,缕缕萦绕在我们一家人的心上。

那位老人陆陆续续教我了三个月,在周末或是约好的平常的日子,我都一次不落地跟他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着自己马头琴演奏的技艺。可是,一次按照约好的日子他失约了,以后我多次在和他约好的地方守候,但再也没有见到过,才不得不中断我初次的音乐学习。

那位老人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他的名字,大概对我有防备,可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虽然没了师傅,可坚持着练习,技巧不能高了,那些曲子却越拉越熟,其中几曲不是很多人会的。初三毕业时,年级搞活动,我带着那把未彻底完工的马头琴给老师同学拉了两曲马头琴古调。

一位稍懂马头琴的老师问:“你这曲子是跟谁学的?”

“是和一位过路的蒙族大爷学的,这琴也是他送我的。”

“他可是位有本事的马头琴大师啊!”

“是吗?”我这才知道马头琴师傅会让懂行的老师如此推崇。

“晨旭同学,你能把这两首曲子写下来吗?”老师要求我。

“对不起,老师我不会记录曲谱,都是他怎么教,我怎么学。”

“这两首曲子可都是几乎失传的啊!得保留下来。”老师用惋惜的口吻对我说,然后他拿来录音机,让我拉,他录下来。

看着老师对马头琴曲子的重视,我忍不住怀念起这个同族的老人,跟他学习的时间太短了……

通宝推:林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