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电影《满江红》周边产品众筹下架 -- 大胖子

共:💬167 🌺920 🌵1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哈哈

a:

但初二初三的排片至少初一晚上就决定了,决定依据就是第一天的上座率

事后回溯,大年初一,《流2》场均人次比《满》高近7个人(73.5,66.7),上座率低6.6%(46.1%,52.7%),这现象符合中影发行经理说的发行策略:主抓一、二线城市大影管。大厅排片较多,大厅许多座位观影体验很差,一二线城市看电影有经验的人多、压根不会选,这从策略制定开始就带来上座率的损失。大厅及小厅应科学配比,上座率就好得多。这是他们犯的第一个错误。吴京在中国的下沉市场,其号召力无人能出其右,而中影发行没有对三四五线等城市进行票房争夺,这是他们犯的第二个错误。但是,门外汉都知道吴京在中国的下沉市场号召力,中影发行会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去争?

1月23日开始直到今天《满江红》黄金场(18:00-21:00)排片都高于《流浪地球2》:查了下,有人一开始的说辞是,大年初一《流浪地球2》的上座率比不上《满江红》,所以院线调整了排片;从1月31日开始,《满江红》的上座率及场均人次都比不上《流浪地球2》(从1月29日开始,《满》的上座率就比不上《流》),都没见调整排片。那只有一种解释,《满江红》给了院线更高的分成,才能促使院线如此做。

呵呵,这是我以前回复你的。你真健忘,记性这么差就不要来浪费我时间。而绝大多数院线排片在公正的情况下是根据场均人次及分成比例。《流2》据中影公函,分账比例是43:57。

b:

初二初三抖音有热搜,首先这里是不是黑我不知道

呵呵,莫非是《流2》发行自己买的黑热搜(“《流浪地球2》睡了三个小时”;“《流浪地球2》上了15次厕所”)?怕自己口碑太好票房太高?谁在下沉市场得利最大,就是谁买的。目前的结果昭然,是那部影片来着?

c:

根据满江红的用户画像,确实是下沉市场更有优势。但这首先是建立在影片质量上,即便抖音真的能把一批人“骗”进电影院,那也不可能持续的骗,况且后期球在抖音的宣发也上来了

呵呵,正常情况下,高密集的新片集中上映模式,在影片质量尚可的情况下,前3天决定生死。谁的方案策略更快速更灵活更准确谁得到最大的票房。2月初观察过2天实时票房,21:30之后,所有影片的日票房增速都在下降、波形曲线一致,只有《满》的日票房增速还是上升。那时的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是零下10度以下,而《满》的重度观影地区以北方为多。到2月初《满》都有注水现象,那么其从大年初一开始,注水抢排片就很明显。当然,注水抢排片在中国并不少见,以博纳、华谊、光线、欢喜为多,并且,欢喜还很喜欢对赌。

d:

是不是师兄弟,这个早有人说了,球的后面是傅若清,制片人出品人都是傅若清,而满的制片人出品人也有傅若清

呵呵。剧本出来后,有经验的人根据其制作团队,对票房大体就有个评估。中国的影片,从稍有票房潜力的开始,你想找出几个没有中影参与的,很少。投资一亿与投资一千万,这是有本质区别。中国各档期,各部电影发行,为了票房何时一团和气过?

e:

关于评分,谁都知道豆瓣的评分才是最权威的,我从来不去看猫眼的评分

呵呵。不要回避,再问你一次:“为什么除了关联甚深的猫眼,网络上所有电影评分站点,都是《流2》高于《满》”?一边说豆瓣最权威,一边说水军,能不能不要这么精分?你稍微公正一点,在豆瓣不难找到大量给《流2》一星,给《满》五星的id。稍微了解中国娱乐圈的都会知道,有流量艺人参与的影视,他们的粉圈都会在第一时间冲到各打分站点去评分,开始的评分根本不可信,一、两周后慢慢回归真实。《满》在豆瓣上的影评为什么那么少?很明显,那是因为给豆瓣钱,豆瓣锁住了(就连《深海》、《熊出没》等动画片的影评数量都是它的几倍)。当前的中国影视,豆瓣评分与收视、票房是脱节的。简单的说,豆瓣评分重艺术,淘票票猫眼等评分重娱乐。而《满》的发行方猫眼这次连基本的职业道德都没有,直接给了个假分。无耻之尤!

f:

哪个业内?前面有链接你不看吗?我体恤你,帮你再贴一遍吧

呵呵。百度“电影票房吧”的微博账号“电影票房”是业内?你这老帮菜多大年纪了?不懂就闭嘴,不要来瞎扯:你去让微博id“电影票房”把所谓“买排片花的钱”发出来。谭飞是谁?不知其做了什么知名影视,“行业生态”?行业生态恰恰是它们所谓业内破坏的。《战狼2》后,各方本应该合力对市场固本培元,继续壮大观影人群。而它们是怎么做的:院线每年涨票价、对赌...去他大爷的!

通宝推:夏听蝉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