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二十四史之探秘系列迷你版 -- 丽华天下

共:💬174 🌺107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迎面吹来一阵阴风,跳出个陈平|二十四史探秘024

陈平比之张良,同样是用计谋,还是张良来得光明磊落一些,多了几分豪情在里面。而陈平,则透着丝丝阴风鬼气,按他自己的话说,是用阴谋用多了,伤了阴德。但纷扰乱世中,陈平能以阴谋得善终,也算是不容易了。

很小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小朋友。初见面,他自我介绍:“你好!我叫陈平,就是那个西汉时的陈平的陈平。”笔者当时楞住了,心里想,陈平是谁?但是又不好意思问,打了个哈哈掩饰过去。后面回家问家长,家长就直接让笔者去《史记》里找答案。

于是,一翻《史记》,哎哟喂,真是名人啊,西汉开国功臣里名列第四啊。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陈平的故事吧。

故事一:第一桶金

陈平年少时,和他的哥哥住在一起,家里蛮穷。他哥哥是个老实厚道的人,一个人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农活,节衣缩食地供陈平读书游学。

陈平是个美男子,长得帅呆了酷毙了,而且身材高大伟岸,很有气派。但再帅再酷,也是一个穷家小户的人,在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没身份就没地位,什么都不是。

有一天,有人问陈平:你家里这么穷,你是吃的什么东西,把你养得肥头大耳的?陈平还没回答,站在一旁的他的嫂子抢白道:还不就是吃的糠,整天游手好闲的,这样的小叔子不如没有。

这话被陈平的哥哥听到了,一怒之下,他哥哥把他嫂子给休了。

陈平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了,可是穷啊,没人愿意嫁给他。就这样捱了好几年,机会来了,陈平通过婚姻关系,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地有一个富户,叫张负,他有一个孙女,天生一个克夫命,先后嫁了五户人家,都把老公给克死了,搞得再也没有人敢娶她了(笔者注:所谓“克夫”,这完全是封建迷信思想,不仅不能信,还要批判它)。陈平看中了人家的钱财,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刚巧这个张负见过陈平后,觉得陈平这个人长得帅,有气派,也有意将他的克夫孙女嫁给陈平,两人一谈,很好,各取所需,于是就谈成了这笔交易。

陈平没钱娶媳妇,张负就“借”钱给陈平作聘礼,再送了一笔钱给他,让他去置办酒筵。当然,结婚后,张负家的钱也不断地支援陈平,陈平有了钱,社交面也打开了,认识了更多社会名流,为以后出人头地打下了基础。

故事二:三姓家奴

“三姓家奴”本是张飞用来讥讽吕布的,这个说法用在陈平身上不太妥,因为这个词太贬义了,用它来形容陈平过于刻薄,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的未来的权利。而且,吕布是因利所诱而主动背叛,《史记》中描述的陈平,却是因为受到猜忌而被动背叛,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情理上还是过得去的。但是考虑到另一个“一仆三主”的词语是蒋介石用来形容周佛海、陈公博之流的,就觉得还是“三姓家奴”更合适。😂

陈平出世之初,是跟着魏王魏咎,魏咎任命他为太仆。陈平多次给魏咎出谋划策,但魏咎并不采纳,并且有旁人在魏咎面前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只好逃走了。

陈平离开魏咎后,投奔了项羽,跟着项羽一起打进了咸阳,项羽封他为信武君,官拜都尉,后来因为司马昂造项羽的反,项羽迁怒于旁人,陈平很冤枉地被牵连进去了,于是他挂印封金(后世关羽也学了这一手),又一次地逃跑了。

这一次,他投向了刘邦。

陈平通过魏无知的引荐,见到了刘邦,两人一见如故,刘邦也拜陈平为都尉,并让他作为座驾的陪乘(相当于现在的领导坐上专车时,坐在同一个车上帮领导拎包的秘书吧),主管护军事务。

刘邦初见陈平就委以他重任,让其他的将领吃醋了,他们纷纷跑来告状。

周勃、灌婴等重臣对刘邦说:陈平这小子虽然长得漂亮,只不过徒有其表,就像帽子上镶的玉罢了,其实没什么才学。我们听说他在家的时候与嫂子私通,先跟着魏王,后来又投奔楚王,现在又跑来投靠你,就像墙头草一样。他现在是监军,将领们都贿赂他,向他送钱送得多的就得到好处,送得少的待遇就差,可见这人人品太差,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大王你要小心啊。

刘邦因此责问陈平,说,你先投靠魏王,后来投靠楚王,现在又跑到我这里来,你就是这样一个三心二意的人吗?

陈平说:我原来在魏王楚王那里,他们都不能用我还猜忌我,我才走的,我是听说你任人唯贤,我才来投奔你。我来的时候身无分文,我不收点小钱,怎么办事呢?你要是觉得我能用,你就用,要是觉得我这人不行,那就拉倒,我把收的钱退给你,我走人就是了。

陈平一拽,刘邦就给唬住了,觉得陈平真是了不得的人物,对他又是赏金赏银又是升官加爵,然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在刘邦面前说陈平的坏话了。

故事三:离间西楚

楚汉相争时,刘邦被项羽困在荥阳城,弹尽粮绝,危在旦夕。刘邦想割地求和,项羽不答应,非要搞死刘邦不可。

刘邦着急了,向陈平求计。陈平先是洋洋洒洒地分析了一通刘邦和项羽两人的性格,再分析了一通两人的优点和缺点,说项羽恭敬爱人,礼贤下士,天下英才都跑到他那里去了,刘邦你瞧不起人,对人没礼貌,你看你收留的都是一帮什么人渣啊,都是些世故圆滑惟利是图寡廉鲜耻之徒(刘邦估计当时恨死陈平了,恨不得一刀杀了他,但有求于人啊,忍着,忍着)。但是,项羽手下最优秀的,就只是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几个人,只要离间了这几个人,项羽也就完蛋了。这样吧,你给我几万斤黄金,我来搞定他们。

刘邦心里那个疼啊,几万斤啊,黄金啊(据说秦汉时期的黄金不是现在所说的黄金,而是指黄铜,但几万斤黄铜,那也是价值不菲啊)。但是保命要紧,一咬牙,给了陈平四万斤黄金,任凭陈平处置,也不敢多问。

陈平就派人到楚军中散布谣言,并向楚军中的重要将领行贿,说项羽如何如何不重用钟离眛等人,钟离眛要投靠刘邦。项羽听到传言,慌了,就派使者到刘邦那里去刺探消息。

刘邦接待项羽的使者,先是准备了很丰盛的筵席,一看到使者,假装很吃惊,说,我以为是范增的使者呢,撤掉撤掉。然后换上粗茶淡饭来招待项羽的使者。使者回去告诉项羽,项羽勃然大怒,以为范增真的和刘邦有一腿。项羽这一怀疑,把范增气得递交了辞职报告,要求告老还乡,项羽也就准了。结果,范增就气死在回家的路上了。

没有了范增,陈平再次施计,让2000女人假扮军卒在夜晚天黑时从荥阳城的东门突围,楚军信以为真,将这2000可怜的弱女子一通砍杀,刘邦和陈平等人却趁乱从西门逃跑了,保住了性命。

故事四:丞相之责

在《史记》中,司马迁还讲了几个陈平的故事,比如会诸侯擒韩信、白登山解重围、抓樊哙哭灵堂等等,充分体现了陈平的足智多谋(也叫诡计多端😂)。各位河友如果有兴趣,可自行搜寻一下相关故事,这里不多说。最后讲讲他如何应对文帝问责的一桩事。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即位,惠帝六年时,陈平被任命为左丞相。惠帝死后,吕后专权,因为陈平顺着吕后的意思支持封吕家的人为王,吕后就罢了右丞相王陵,让陈平取而代之。

吕后死了,陈平又和周勃联手灭了吕家,扶持汉文帝刘恒上位。在诛灭吕家的过程中,陈平是在后面出主意,带兵冲在一线的是周勃,文帝认为周勃的拥立之功最大,想重赏周勃。陈平看出来了,就向文帝称病告假。

文帝很奇怪,心想,陈平你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一上位你就想给我脸色看?你这不是存心撂挑子么?

于是就把陈平找来问。陈平说,唉,陛下呀,我的功劳没有周勃大呀,但是我现在官比周勃大,这不是让陛下你为难么?我这么做,其实是想把右丞相的位置让给周勃呀,我这是为陛下着想,陛下你要理解我的一片苦心啊。

文帝大为感动,于是让周勃做了右丞相,把陈平降为左丞相,但补偿了他黄金千斤,增加食邑三千户。

过了一段时间,文帝逐渐熟悉政事了,有一天上朝时,就存心想考一考两位丞相,同时也想显摆显摆自己,暗示两位权臣不要欺负自己不懂事了。

他先问周勃:天下一年里要判决多少案件呀?周勃说:不知道。他又问:天下一年里钱粮收入多少开支多少呀?周勃说:不知道。

周勃虽然是个五大三粗的武夫,但也意识到这是皇帝在故意考问自己,出了这大个丑,急得他汗刷刷地往外冒。

文帝又问陈平同样的问题,陈平说,有主管官员管着呢,陛下你可以去问他们。文帝问:主管官员是谁?陈平说,如果你想知道断案的事,可以问廷尉;如果你想知道钱粮的事,可以问治粟内史。

文帝不高兴了,说:这些事是他们管,那你管么事咧?陈平说:我嘛,才能有限,管不了这些具体的事务,我只能帮助陛下你管一管调理阴阳、顺应时节,抚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治理百姓,使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一番话说得文帝非常高兴,觉得陈平真是太有才了。这番话也让周勃羞愧难当,过了几天,周勃主动称病辞职,于是丞相不再分左右,由陈平独揽丞相之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