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宝钢这个企业是成功的,但代表的战略是错误的。 -- 乾道学派

共:💬157 🌺567 🌵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宝钢遭170多名人大代表质询,最后因沉没成本巨大才避免下马。

1980年9月4日,在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北京、天津、上海等代表团的170多名人大代表,就宝钢工程建设问题向冶金部提出4次质询。

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第一次对国务院组成成员的质询,人称“共和国质询第一案”。

1980年11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省(市)长会议上,提出了宝钢工程是否停、缓建和下马的问题。

不久,国务院正式通知上海:宝钢工程“一期停缓,二期不谈,两板(指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退货”。

上海市委副书记、宝钢工程指挥部政委陈锦华以个人名义给国务院领导写信,说明宝钢工程的现状和建设的关键问题,力主宝钢工程继续建设。此时,引进设备36万吨,已到货16.8万吨;进口材料25万吨,已到12万吨;职工队伍除了施工人员6万人,生产骨干已调集1万余人。下马损失太大了!如果下马,设备材料到货照样要付款,贷款照样要付利息,几万职工照样要开支。“如果不下马,而叫缓建,即在国家给宝钢安排下马必不可少的开支金额内增加几千万元,让工程在缓中求活。这对于稳定队伍情绪,减少损失,对于今后的建设,以至于对国内外影响都是有利的。”陈锦华洋洋洒洒两千言,秉公直书,为宝钢工程带来一丝转机。

1981年春节前夕,中央召开了一个小规模的宝钢问题讨论会。宝钢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马成德作了简要汇报:“如果继续建设,还需要国内投资25亿元(一期);而下马的话,除了损失100多亿外,至少也要花15亿。”

宝钢能保住,最关键的就是已经投入100多亿,沉没成本巨大。

通宝推:桥上,潜望镜,真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