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金秋盛会 -- 神仙驴

共:💬5002 🌺45969 🌵60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顺着总经理人选这个题眼

补充一下自己的常委预测方案。

先说明基本逻辑,所谓人事,在我看来,无论从哪个视角和维度来讨论,都脱不开派系之争的窠臼,人事人事,先有人,才有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人性所决定的,教员说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因此,我预测的基本逻辑是派系的过程斗争和结果均衡,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某一派系做大,当然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系统不可能永远处于一个完全平衡和静止的状态,而是处在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并在某一时刻(大会召开)对外显现出一个具体结果,达到某个暂时的平衡。

具体来说,自十四大386上台以来,到本次大会召开之际,凡30年,笼统来说,形成了以前后三位总书记为首的三大派系或者说山头,即上海帮、团派和当前的之江新军,此外,还有一些小门小派,不提。

很显然,在经过三届常委和两届总书记后,目前习总的个人威望在党内达到了前两位总书记所没有的高度,开启并进一步确立了新时代,具体都已经写在了百年历史决议中了,所谓历史决议,自建党以来,共历三次,其政治内涵,就是断代修史,这对酷爱记录历史的中国人来说,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前两次历史决议确立了毛邓两代,自不必说,而第三份历史决议中,将386和486降了半格,一起划入了邓时代,就更别说286和386之间的两位不成功的总书记,则根本只字未提,仿佛不曾存在一般。不论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新时代,后人如何评价以及现在的局中人感受如何,新时代的习总,一家独大是眼前的事实,众位看官喜不喜欢承不承认,都改变不了了。

因此,尽管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相信或者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但我预测的第一个前提(或者委婉一点,假设)还是,习总连任总书记(不考虑恢复党主席等情况,因为不改变任何实质,换汤不换药,而动作太大容易出问题,并不符合习总的利益和风格),同时,考虑到现有接班人梯队,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连任两届,当然,这是后话。

第二个前提是常委人数,历史上,常委人数并不固定,且这30年间经历过先扩容又缩减的过程,确实难以定论,但站在习总的视角,以常理来说,肯定是人数越少越好把控,除非是不得已,否则应该不会轻易扩容,前面也说了,一动不如一静,对于优势方来说,总是忌讳横生枝节和变故的,因此,假定常委人数不变,还是七大长老。当然了,在排好座位后,参考前例,再单独额外讨论增加两把新椅子,恢复九龙治水,也未尝不可。

第三个前提是新老更替的问题,其实主要就是60后是否入常,若有,则年龄方面,可以干两届而绰绰有余。考虑到上述习总连任两届的判断(10年后习总带着今年入常的60后一起退休,给接班人铺路)和前帖中关于秋实同志的看法,我预测的第三个前提是有60后入常,并考虑到制衡问题,不止一位。

前帖中关于总经理人选的对比,便是三家五人制PK,即渝敏/沪强双子星代表之江新军,秋实/大海一少一老代表团派,韩总则只身代表上海帮。双子星有习总支持,自不必说,团派的优势是当前占着位置,且秋实同志无论资历、年龄都无可挑剔,属于最佳人选,而韩总虽然年龄略有瑕疵,但386毕竟尚在,虽未能出席大会但赫然名列主席团常委,孟买滑铁卢至今没有下文,也说明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习卷天下”的大背景下,以下按照总经理的三种PK结果来预测。

(一)之江胜出

由于孟买滑铁卢后遗症和在年龄上制衡秋实的需要,总经理为渝敏,沪强另表。

由于秋实同志入常,则团派的两位老同志至少要退一,秋实同志未能接总理,以其履历来说,接政协(即大海前例,从局委副总理升任常委政协,则大海相应退,李总可能留任改人大或直接退)或者常务副总理都合适,其他位置则几乎不可能,尤其是书记处第一书记。此前的常务副总理都是干了一届之后,要么升总理要么退休(黄菊在任期快结束时去世,但即使没有这个意外,以其年龄也必退),由于渝敏的年龄和秋实同志一样可以两届,因此秋实去常务副的话,后面不好安排,因此,在渝敏接总理的前提下,秋实同志实际上只能接大海的政协。也就是接下去,习总、渝敏和秋实分别在总书记、总理和政协的位置上搭班两届后,手拉手一起退休交班给后人。

由于韩总未能顺利接总理,以其年龄,应该退休,但考虑到派系平衡,这会带来一个问题,上海帮似乎后继无人,一个可能是,同样出身上海,在386时期被破格提拔从高校直达中央智囊团的国师接人大,只是国师的派系色彩较为淡薄,长期干幕僚工作,专攻意识形态领域和国际政治关系。由于书记处第一书记的位置敏感,要么干一届退休,要么是总书记在上位前一届的过渡跳板,国师如果留任,也只能接人大,不会留在原位,综合来看,我认为李总和大海一起退,换秋实接政协干两届,而两位55年的退了,54年的韩总既然没有接总理,那更没有什么理由留任了,换派系色彩算上海帮的国师留任接人大再干一届,延续上海帮的香火,这也算是在386日渐灯竭之时,又经历486和586的二十年苦心布局之后,勉力维持接续下来的成果吧。

赵总没有理由退休,顺位接书记处第一书记干一届后退休交给未来接班人,纪委参考驴兄的分析,由粤希接任。

常务副总理由习总这边的嫡系出任,蔡京或者发改何都可破格升任,蔡京可能更大,何毕竟没有局委过渡,且看着更像是接鹤总的位置。小结一下该方案:

总书记:习总

人大:国师

总理:渝敏

政协:秋实

书记处:赵总

纪委:粤希

常务副:蔡京

以上是习总最大程度掌握局势的方案,拿到了四个新席位中的三票,包括分量十足的总经理、常务副和纪委,以及上海帮和团派中相对低调的秋实和国师分守人大和政协(因孟买滑铁卢被废的沪强只能委屈一下,转人大或政协第一副“协助”上海帮和团派开展工作了),同时,还有较为亲近或者中立的赵,南北两院尽入囊中,常委会占据绝对多数,为五年后安排接班人打下基础。

(二)上海帮胜出

韩总仿朱总例接总理,上海帮借孟买滑铁卢反击成功上位,习总被迫让出谋划多年的总理之位,说明内部制衡机制较为有效,极大可能是团派和上海帮合力的结果,因此,在秋实同志入常的前提下,团派的两位老同志不会全退,由于韩总只能干一届,因此,秋实接政协或者常务副都有可能,由于丢了总理的位置,那么习总这边要有所补偿,人大的位置不可能再留给团派了,因此,李总退,换秋实同志接常务副后干一届再接总理,大海留任政协,团派保持两票。

人大的位置将由习总的嫡系接任,同样出于年龄考虑,由渝敏接任(仿吴总两届人大)以便在常委排名上,始终压制住秋实同志,当然,丁主任年龄也合适,但由于丁主任出身孟买,因为有孟买滑铁卢,加上渝敏跟随习总的时间更长,应该渝敏可能性更大。

国师没有合适的位置,只能和李总一起退休,可能转国家副接山老板(有预测李总转国家副的方案,但在此方案中,应无可能,至少没有国师的可能性大),赵总同样顺位接国师的书记处,纪委还是粤希。小结如下:

总书记:习总

总理:韩总

人大:渝敏

政协:大海

书记处:赵总

纪委:粤希

常务副:秋实

这是三派相对均衡的局面,新老更替只有三票,整体和十九大的局面较为接近,即团派的李总换秋实,但退半格到常务副,相应的,上海帮进半格,但国师退出,人大不变,还是习总的,换了一个更加亲近粤希进去。此方案还可能有更倾向于习总的安排,即大海和赵总再退一人,换成习总嫡系,这种情况下似乎有较多可能人选,较为混乱,不展开了。

(三)团派胜出

秋实同志顺利升任总理,将与习总搭班两届,则作为补偿和代价,团派两位老人退休,同时,韩总如前述,因年龄原因也将退出,留国师接人大或者政协存续香火,考虑到顺位关系和国师的专业,应该人大概率高,从而让赵总接政协,后面三个位置由习总嫡系包揽,粤希接纪委,书记处60后的渝敏或者丁主任,同样渝敏概率高,干一届后接国师的人大,与秋实同进退,常务副参考前面由蔡京出任。小结一下:

总书记:习总

人大:国师

总理:秋实

政协:赵总

书记处:渝敏

纪委:粤希

常务副:蔡京

这个方案,习总虽然丢了总理的位置,但还是拿到常委会的多票,算是有得有失。

以上预测中,我都把沪强排除在外,主要是考虑到孟买滑铁卢的原因,另外,因为假定了秋实入常,为了制衡,必须有另一位60后“陪伴”,作为双子星的沪强/渝敏,仅一岁之差而隔了一代的渝敏占了便宜,同时,相比另一位60后丁主任,渝敏的资历和跟随习总的时间也更有优势,在渝敏入常后,互为影子同为浙江出身的沪强,也就更没有必要入常了,不如借着孟买滑铁卢的失利,变死棋为活棋,转到人大政协二线第一副去“配合”团派或者上海帮的工作,平调也更好堵住悠悠众口。

除了出身浙江的渝敏之外,纪委我采用驴兄所分析的出身西北的粤希,而在最后一个可能的人选中,考虑习总内部平衡的问题,应该由出身福建的蔡京、发改何以及中宣坤三人中三选一,综合来看,我认为蔡京更有优势。

关于很多人看好和喜欢的全国和红中,我认为非常务副总理是没问题的,但考虑到席位很有限,只有三到四个位置,确实相比习总的嫡系,机会更渺茫,但如果恢复九龙治水的话,还是大有希望的,红中可胜任多个位置,按驴兄所说,是万金油,而全国安排政法委也是很多人希望的结果,特别是在只有三个新席位的情况下,习总难以拿到常委会的绝对多数,很有可能被迫扩容,在扩容的情况下,除了上述全国和红中更有机会外,军委副主席的苗华作为习总在军队的绝对嫡系,应该也是有一定机会仿当年刘老将军例入常的,当然了,如果这样,则很明显给了外界一个有关台湾问题的信号。

通宝推:盲人摸象,一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