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征集】新冠长期后遗症,到底有没有宣传的那么多人? -- 不远攸高

共:💬174 🌺1022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里有原文

The long shadow of an infection

这里有几个逻辑缺陷:

1 第10页表1列出了感染球员和未感染球员的统计差别,几乎在各方面,感染球员要远远优于被感染球员,比如上场率、上场人群中的上场时间、打全场比例、每分钟平均传球、触球、持球等等指标。连身高都是感染者更高。Loser不得新冠 或者 不得新冠是Loser 必居其一。

2 上表列出的是感染球员感染前数据,但是并没有列出感染后数据,但是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以上场时间为例,未感染球员66.340分钟,感染球员71.509分钟,按照摘要里的下降5%计算,71.509*(1-5%)= 67.93355 > 66.340。类似的,平均每分钟持球时间,0.526*(1-5%)= 0.500 > 0.491。也就是说,无论感染前后,感染队员的表现要显著强于未感染者。

3 从以上两点看出,原作的结论是有问题的。这些球员的成绩下降原因可能有多种,未必是新冠本身造成的。我猜测有几个原因:A状态巅峰球员,无论何种原因,水平都会下降,得不得病都会下降。恰好这组数据中新冠感染组里包含更多的状态巅峰球员。B对于球队这种动态组织,隔离两周会导致教练用人概率下降。就好比妇女怀孕,原来位置肯定有人顶上,你再回来未必回到原位置。

4 如果我是审稿人,我会要求重新分析数据:根据匿名化后的赛前成绩,剔除部分数据,使得感染者被感染者群体赛前之间没有差别,再看得新冠后的影响。如果有条件,再做如下对照:非疾病离队时间和新冠隔离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是否还有差别。

不知道是不是同行评议的出版物,如果是,想必水平不高。

通宝推:张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