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载】史式: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 -- 多余6569

共:💬234 🌺1102 🌵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太平军屠城并不少见

点看全图

以上发生于太平军北伐期间,太平天国早期,军纪最好的时期。天京事变以后,人心涣散,军纪日渐败坏,滥杀成为普遍现象。当然,也有少数军纪较好的,比如李秀成、石达开的直属部队。

古代战争,遇到顽强抵抗之后屠城,或者破城之后纵兵劫掠,都是常规操作,哪路人马都差不多,不屠不抢才是稀罕事。说汉人不屠城不杀降,也太白莲花了。

.

满汉通婚,主要还是个阶级问题,而非种族问题。

入关前,满汉通婚基本自由,入关之初情况也差不多,顺治五年(1648年)谕礼部:

“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辑和亲睦,莫如联姻一事,凡满汉官民,有欲联姻者,皆从其愿。”

禁止满汉通婚,大约始于多尔衮故世以后(1651年)。

但是有个问题,旗人内部通婚是没有限制的,或者说,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之间通婚是自由的。汉军是汉人,通婚的后代就是满汉混血,另外汉军与汉人通婚也基本没有限制,汉人血统可以不被稀释,然后汉军再与满洲通婚,于是进一步稀释满洲血统。而且汉军人数远超满洲,顺治五年满洲人男丁数为5,5330人,在旗汉人男丁共有26,2816人,占八旗男丁总数的75.16%,按照这个比例,稀释效率不会太差。

据郑天挺先生推算,康熙有四分之一汉人血统,雍正有八分之一,乾隆有十六分之一,而且各代皇帝都有不少汉人嫔妃传下后代,也就是说,宗室子弟里的汉人血统还要更高一些。

另一个问题是,宗室贵族限制很严,还可以保证较多的满洲血统,普通旗人相对宽松,常以冒籍等各种手段与汉人通婚,血统上稀释更快。当然,也有自矜身份坚持不与汉人通婚的,主要集中在一些偏远地区,人数也不太多,而且同样存在被汉军旗人无意识稀释的问题。

归结起来,入关前满洲血统就不很纯正,入关后不断稀释,今天的满族,汉人血统毫无疑问占多数。

如果说入关前后,清军的屠杀还有点种族性质(其实按汉军占比很难说成种族屠杀),二百多年以后的清末,制度文化血统已经全面融入中华的清廷与旗人,称之为“鞑虏”,并且大搞排满,道理上是很荒谬的,因此造成政府与民间的对立,激化内部矛盾,被列强利用也是很不明智的。

事实上,“五族共和”这个概念,最早在立宪运动时由满人提出,认为中国的未来,应该是一个各民族团结起来的国家,一个一致对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当然,权力怎么分配还要坐下来慢慢谈,但是大的道理上,本该如此。

————

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宪运动的“五族大同”。奉慈禧和光绪之命考察外国宪政归来的满人大臣载泽和端方等《条陈化满汉畛域办法八条折》,主张“宪政之基在弭隐患,满汉之界宜归大同”,“放弃满洲根本,化除满汉畛域,诸族相忘,混成一体”。同时,以恒钧、乌泽声、穆都哩、裕端等一批满族留日学生为主,在东京、北京创办《大同报》及《北京大同日报》,专门以提倡“汉满人民平等,统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大国民”为宗旨,宣传“五族大同”。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