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道说道佛教 -- 铁骑边塞

共:💬36 🌺9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现在才想起来这里的问题。

问题在于,我在这里预设了「自然」,或者说对「现实」的理解。而且这里的「超验主体」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超验主体(胡塞尔或内格尔的),而是而是用「道」互训出来的。它不只是生成客观世界的名法集合,更是现实本身的完整对应物。

就像之前说理学天理因为有事实和价值双重含义,极易混淆。这里也是如此。

因此「体道」指向的是参与作为整体的「现实」,这指向根本意义上的生存体验。它包含了人们于秩序本身的参与和原初的价值经验。用国内学者的话,就是所谓「原发境域」。

   

当我们体验到世界所以为世界,比如真如缘起、道生万物的时候,我们本身就参与其中,与道合一。我们能清晰认识到人心于无名世界的作用。心动而万有显,有名而万物生。更关键的是,命名本身所代表的经验。为什么会赋予名字,使其在人类生活中显现?

一旦意识到这种具有超越(万物)意义的开端(物之初),以及我们于这种开端的参与(神性的分享),由此而来的「同心」和「同道」,我们就可以通过这种「朝向开端(如天理)的运动」,以及相应的「意识(如仁义)」与「经验(如四端)」,将每个人的生存联系起来。这种运动必然意味着互相包容的价值行动,和人类潜能的实现……朝向最高善的复归运动。

因此,我之前说「超验主体」可以解决「主体间性」的问题,是错误的。应当澄清为「由道而来的生存境域」,或者说「内在(心)」与「超越(天)」沟通所形成的「天下(同时也是动词)」。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我们生存于同一片天」。

   

因为尽管由超验主体而来的主体间性可以解决生活在「不同世界」的问题。但那多是事实上,很少是价值上的。超验主体也免不了有从自我出发的问题(虽然强调过用法不同)。正如天道理法,藏识真如,上帝真主……科学知识的集合。我们如何保证我们「能够」把握世界乃至接近背后的道?如何证明你的法是对的,我们生活在同一天下?

或者说,这是法执问题。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接近,永远是这个处境

我们孤零零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缘在)」,意识到除了自己(心)并没有什么给定的原则,没有什么价值上先在决定我们的东西。究竟有什么可以执着的东西使我们所以为人,成为我们的生存?

除了向善与自由,整体与自然?

或者说,除了追求「好」和自由选择,除了万物一体(圆满、平等无别)和如来而是(完全、自然而然)?

但是这些,只有指向具体的事-情,尤其是生成价值的「原初经验」才能解决问题。正如人类的自由意识,总是伴随着不自由而来。进而也就导向了具体实践,为潜能的发展提供条件。

也因如此,我们就有了历史。历史是秩序的历史,也是人心的历史。虽然关乎天理,但却不离世间。缘起于心而存在,成化于人而显现。

通过历史,或者说透过维系我们,关乎我们生存的原初经验。我们生存在同一片天。

尽管方向不同,但目标一致。虽然有所分歧,但是努力求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信我们的确生活在同一天下。尽管每个人都是生命的特例,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具体来讲,前者对应根本价值或者说最高善,应对的是大方向,解决的是激烈冲突。后者对应具体情境或者说更高善,应对的是专业化,解决的是日用常行。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就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达成共识。

对于教法而言。消解道的信仰,而转求于法,消解法的执着,而转求于空。这本不是问题。因为从自我而来的道,由情境而来的法,并不是稳固不变的东西。就像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的客观世界。(不是说自然世界本身,这里说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正如怀疑是理性的标志,正如有名不能僭越无名,我们永远无法说我们的认识就「等于」世界。

但是,我们也只能用他们来认识并确立世界,只是不具有永固或者绝对性罢了。我们不能说道(法)并不存在,我们只能说,这需要我们用人心去把握,用行动去去实践,让它显现于世间,成为我们生命的现实。成为人类的经验。

诚如先哲所言。对我们来说,天道远而人道迩。而我们只能尽人情而合天理。我们只能,知行相随,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正如「祭神如神在」但「敬而远之」。天理(教法)距离遥远,我们很难说已经实现,甚至接近。但正是它指引着我们前进,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尽管,路途艰险。诚如莫尔所言「无论从何处,到天堂的路都一样远」。

最后,为了说明中外无别。引用一句圣经。

「直面实在之奥秘,意味着生活在信仰中,它是所望之事的实质,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我们受限于事实(条件的潜在可能),但也能发展出事实(真实的具体存在)。我们掣肘于世间(既定事实),但也能创造世间(新的事实)。使其有名,并不只是命名,更是创造。而且,没有人是一片孤岛,我们本就是这个世间。世道人心而成世间。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因为生在教法里而不循世间礼法的佛教徒,或者因为活在耶稣里而不守世俗诫命的基督徒。他们并不是不了解何为世间,而是自认为高于世间,可以超越世间。

  

 

说的复杂,其实很简单。你信这个天理(教法),我也信这个天理(教法),哦,那咱俩生活在一片天。至多解释有分歧,但天是相同的。

问题在于,佛教立教之初的规矩,我是指反对梵我,造成了误解。

反对天和我执,又反对道和法执。只看表面,当然什么也剩不下。天不存在,所以没有共同的天。然后转向法。法无实性,所以没有实同的法……那只能是自我论或者真空论了。

如果执着于假、空或者无自性,不加判断的滥用,你连基本的判断标准都会丧失。你怎么确信真假呢?而理解世界,必然要先确立某些东西,比如「名为真」或「法为实」。 其实理解假的关键是「假借」或者说「施设」。

问题只是,我们可以从这种「假名」和「缘法」,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客观世界」中退出来。而不至于流于空幻,流于所谓永恒不变……创造出一个虚妄的世界。

这些不过现在国人的常识而已,说出来倒显的复杂。只有经历了某些专业训练的才会出问题。另外,这里缺少一些分析,比如自由作为第一原理之类的情况。在这里推荐朱利安的《道德奠基》。其实问题就是,自我论总以主客和对象去看待关系,而不是从一体和互动。

另外,不推荐文字上色。因为看不到全部,又不能预览,总是要修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