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宣部关于性别的舆论工作应该怎么做? -- LiHua

共:💬39 🌺33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中宣部关于性别的舆论工作应该怎么做?

最近有两件事的出现引发我对于中宣部的关于性别的舆论工作的思考。一件是唐山打人的事,一件是广东女子杀害男童的事,具体内容不多加赘述,这里仅谈谈中宣部关于性别的舆论工作的一些感想。首先,唐山打人的事情引发了舆论狂欢,而广东女子杀害男童的事情则悄无声息。事实上,每一次男性针对女性的事件总是会引起巨大的舆论反响,而女性针对男性的事件总是悄无声息,无论官媒还是私媒。这也就导致了一个结果,男性对女性施暴,女性受害时男性总会被严惩,并且会被舆论强烈谴责,而女性对男性施暴,则不仅难以受到合理的惩罚,舆论也往往并不会那么的紧盯,甚至有时候男性还会得到不公的对待。具体表现为货拉拉事件,广东女生用玻璃刺伤男生事件,湖南女子刺伤男司机事件等等。这一直接的后果,就是加剧了中国的性别对立,使得我国本就受物质因素影响而萧条的生育率雪上加霜,甚至繁衍出LGBT等一堆次生灾害。这也就让我不得不呼吁中宣部加强它在舆论事件中的公平性,既要重视受害女性的问题,也要重视受害男性的问题,至少官媒不能缺位,只有两边的新闻都发,都关注,才能促进我国舆论场的健康发展。

之前我谈过中宣思维,中宣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什么?就是小事不关注,总想压热度缔造和谐,大事才关注,问题在于长期接触互联网的年轻人的舆论情绪往往就是从小事中培养而成的。抓大放小,只会让中宣部的舆论与意识形态宣传处处被动,加剧社会撕裂。这里的宣传不是指面面俱到,而是要有意识地抓住当前我国舆论场的各种矛盾,如家长和子女的矛盾,性别矛盾,师生矛盾,医患矛盾等,发生各种新闻事件后要尽可能地营造出不偏不倚,各方都有的形象,不能只注重发有关哪一方的新闻。当然,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环境之复杂,反贼之多也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二十大后要更加注意如知乎,微博,豆瓣,哔哩哔哩,抖音等大型舆论网站,加强党中央对于这些媒体平台的控制力与领导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金融上和地点上对于这些平台的控制力。

另外,中国的法治问题将进入深水区,法律制度完善,新增与拨乱反正都将伴随宣传,金融等阵地的完善一同进行,如何解决大法党,废死党等对中国的依法治国的威胁也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就更加需要一位英明的全国人大委员长来引导中国的法律制度改革,从而为避免引发金融爆雷,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公私关系健康发展,防范资本无序扩张等问题上实现法治引领。在意识形态与舆论宣传上,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妇女权益保障法真的如之前那样完成颇具争议的修订,恐怕舆论场又要掀起波澜,这也更加显现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性。法律牵扯的利益极大,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法律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也将是中央和下一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不可避免的问题。

通宝推:pyrefir,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