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一些近期的感悟 - 引子 -- 大山猫

共:💬533 🌺6248 🌵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为什么没有大佬罩就搞不得科研

这个是知乎的一个问答,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597382/answer/1870441357

国内学术圈学阀制度非常严重,特别是利益比较多的理工科。基本上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两三个院士级别的学霸把持着,然后他们的徒子徒孙就在这个领域内合纵连横地斗争,争权夺利。从评选各种人才计划,制定各种价值几亿的规划,拿各种大项目,评省部级和国家级的奖,你在这个领域如果不是这个院士和他的核心徒子徒孙的嫡系学生出身的,几乎什么事儿都轮不到你的。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每年的各种重大项目指南,规划,各个省份、部委,国家公布的科技进步奖之类的名单,杰青长青和各种青年人才的清单。基本上都是这几个院士extended大团队垄断了80-90%,剩下10-20%给其他所有outsider去哄抢。

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学校,985或者比较好的211,要晋升甚至生存,需要的都是这些东西,除了海投国外的SCI论文国内的学阀们控制力有限,其他的都得经他们的手。这几个院士体系都是在这个领域深耕数十年的,你要做科研根本避不开。

假设你是国内985的博士,或者国外QS前200的博士,这都算名校博士了,但是如果你的博士导师是一个普通教授,或者国外非院士级别的大教授(说实在话美国很多院士也是清水院士,回来没啥用),大概率你的学术道路是非常受限的。经过十几二十年的艰苦努力,你估计会停留在985和前排211的副教授档次(个别拼命或者重新傍上大树的能上到教授),或者普通一本的一个普通教授档次。

为什么会卡在这里,就是现在任何一个好一点的学校理工科都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个或者3个才能评教授,你一个nobody的学生,申请书写得特别出色或者运气不错,中一个面上项目就是运气很好了,在一个一般高校能把教授评了,能否继续中项目就决定了你能否在好大学晋升,当然大部分人是不行的。。。另外海龟博士们中文写作能力都比较差,写基金申请书咬文嚼字的能力普遍比985土博要更差一些。

当然更多的名校博士,根本到不了这一个档次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博士和博士后的论文现在连进好学校做讲师或者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的门槛都没有达到。。他们如果图容易毕业直接去了二本高校,又大概率没有大教授罩着(二本高校大教授本来就少),他们在这些二本高校恐怕评个副教授都费劲因为学校差了平台差了项目更难拿,或者大龄评上一个二本副教授(参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或者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层次。。no offence...)就再也上不了了。所以实际上他们到工业界去发展的空间其实更大一些。

所谓逃离科研,就是觉得国内科研这座独木桥自己根本不可能走通,极大概率会卡在一个尴尬的半道的关口上,也许一卡就是一辈子,,,理智一点早做打算罢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