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豆荚和豆子 -- 燕人

共:💬96 🌺208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分科很早就有了

分科之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不算造字也是如此。但当时只是主题区分,和近代的分科不太一样。

这里的大分化是指不可避免地无法统一,也就是各专业都有自己的定义和逻辑,无法相通。至多是借过来一点概念或者背景。

然后再讲历史。

日语的科学是中国过去的。「科学」最早出自南宋,科是指品类和科目,指的是科举、学科。近代日语引进的时候开始用的正是这个语义,比如解剖学是医学的「一科学」。

然后再看Science的流变。现在一般说孔德(1798-1857)用这个词强调知识应分门别类。日本遂有「一科一学」的译法,已经和现代基本一致。

早期的Scientia,至少在17世纪之前,主要指Habitus(习性),通过长时间学用而具有的做事倾向。进而发展为证明的习性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成为一种常见的系统化知识。直到19世纪初还是这个含义。

而具有现代科学含义的分门别类(分科)、分析实证(方法)、理性思辨(品质)和系统化知识(体系),实际上最早属于宗教和哲学。直到19世纪还有人认为神学是第一科学。同时科学是哲学的同义词,地位稍低。

比如明代耶稣会传过来的是作为分类、论证和组织方法的Scientia。只是这种,中国的发展是同步的(不讨论数学化方法的话),西方决定性的超越出现在19世纪。

归纳法和演绎法也是如此。19世纪初,归纳法还是主流,甚至被神学认同,一般称之为培根式归纳。但到19世纪后期,归纳法已落后于时代。比如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最强大的工具是演绎法”。(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推理小说。)

问题都指向十九世纪的大发展,所以这个词实际上是时代产物。

大分化已成事实,科学已然是分科之学。

最后回到日本人选这个词。科学已是这个含义,当然有这个想法了。

我们可以看最早用一科一学的西周。在他那里,「科学」可以分解为各个学科,和孔德用法一致。而方法是归纳和演绎的统一,比如化学是「分解法」和「总和法(化合)」的「总合统一」。

———

题外:我们看得出来,现代科学的历史其实非常短,哪怕经历过科学革命,中国在18世纪也并未落后太多。真正的决定性发展,尤其是方法论革命和为科学奠基都是非常晚近的事情。

康德引发的认识论革命是18世纪末,演绎法成为主流是19世纪中,科学奠基则是20世纪初(比如现象学和逻辑经验主义)。虽然相比技术的发展,科学的缓慢似乎称不上什么事情。

而当时的中国,封闭、战乱……停滞到建国初期,错过了所有关键时期。甚至连文化也是如此(比如电影成型的关键期)。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中国落后,而是一个停滞甚至倒退(比如数学明不如宋,混淆学问基础不牢),一个在资本推动、与技术结合的情况下一路高歌猛进。

通宝推:epimetheus,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