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普京的心思 -- 达闻奇

共:💬317 🌺1568 🌵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致是这么几个层面。

一、 越南

关于越南的事情很明确,在早期,苏联是相对不重视越南的。柯庆生在《东亚社会主义同盟与美国的遏制战略》中说:

在越南,毛泽东向胡志明(H。ChiMinh)的共产党军队提供了大量援助。如果斯大林能更牢固地控制中国的对外政策,胡志明得到的援助可能就要少得多。1949—1950年,毛泽东把越南视为中国的战略要地,并认为他可以借此确立自己的国际主义者身份。而苏联对越南则没有那么大兴趣,它对越南明显要比中国谨慎。作为全球性大国,苏联的主要利益在欧洲,它担心共产党人支持越共抵抗法军的国际主义高姿态会削弱法国国内甚至法共内部对苏联的同情。由于北约刚刚成立,欧洲防务的本质尚未清晰,法国的未来走向对冷战至关重要。对苏联而言,越南的重要性要小得多。苏联还担心,越南冲突可能升级为美国介入的战争。最后,斯大林显然对越南共产党(以下简称越共)的意识形态疑心甚重。

事实上斯大林的态度一直很明确:

除了上面提到的法国和北约这个关键问题之外,即便出于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苏联也不太会积极援助越共。首先,苏联面临的威胁和中国不一样;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斯大林比较重视朝鲜而轻视越南,因为越南离莫斯科比朝鲜要远得多。其次,苏联外交政策史学家伊利亚•盖杜克(IlyaGaiduk)认为,斯大林非常怀疑越南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主义性质,因为他觉得越共和西方接触过多。尽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通过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决议,国防预算增长了两倍,但这时斯大林正把主要精力投注在比越南更重要的问题上。所以,他仍然觉得越南是次要的,更不愿冒险在越南发起另一场朝鲜战争(这种冒险会使他的盟友和美国再次卷入战争)。

文安立认为,斯大林不仅不关心越南,而且担忧北京支持越共的热情程度。1949年斯大林让中共“负责”领导亚洲革命的做法符合同盟的等级制。但当苏联获悉1950年中国的大规模援越计划(其中包括中国军队直接介入)时,斯大林警告中共不要在越南冒险。文安立解释道,毛泽东建议越共采取进攻行动,而斯大林却主张防御和谨慎。虽然斯大林在原则上支持越共,但他还是不希望中共给越南过多援助。他认为,中共不应过分相信美国不会援助法国。

1950年1月,北京牵头安排胡志明为首的代表团去莫斯科。斯大林接待越共代表团时态度冷淡,而毛泽东和周恩来却是热情洋溢(那时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莫斯科进行中苏条约谈判)。盖杜克认为,斯大林同意接见胡志明的唯一原因是,他不愿让正在莫斯科访问的中国领导人为难,因为胡志明的行程是他们安排的。根据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Khrushchev)的回忆,胡志明抵达莫斯科之后,斯大林并不高兴,而且轻视胡志明。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如果20世纪50年代初,如果国际共运紧密地团结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那么遏制越南的革命就会容易得多。实际上,莫斯科并没有积极插手东南亚局势;北京比莫斯科更关注亚洲、更信任农民革命而不重视法国政界的反应,越南因此得到了大量中国援助。总之,越共难以遏制的原因在于:中苏各行其是,毛泽东想在国际舞台上证明其革命者身份。

而中国支持越南的理由也很明确,一个是“自古以来”,历史上越南一直被视为中国的势力范围。

二是意识形态原因,毕竟是“社会主义兄弟”。

三是地缘安全,这也有防止美国等“帝国主义阵线”进犯,也有防备当时国民党残余势力借道袭击中国南方的考虑。

所以你说的,战略试探,恫吓,防御,肯定都是存在的。我的意见还是以防御为主。因为如果将其视作嵌在一个大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角力的视角的话,当时的中国显然只能以防御为主。

这里还有毛泽东在九月16日发给前方的两封电报:

军委关于同意对广东、 广西的军事部署的电报

(一九五○年九月十六日)

邓谭赵苏〔1〕并各军区党委:

九月十三日电悉。(一)同意你们对粤桂五个军的部署。

(甲) 目前形势下, 海南岛有四十三军一个师已足; 该军主

力仍可位于大陆, 并可照你们部署以一个师开钦防〔2〕。

(乙) 你们于南宁西南地区集结一个师继续剿匪, 并准备与

四十三军调驻钦防之一个师配合歼灭由越南窜入之残匪,

是很必要的。 惟请注意, 这两师兵力不要太迫近越南边界,

要距边界远一点, 如匪军由越回窜, 则诱其深入百余里或

二百余里, 然后我军以必要力量切断其来路, 由西向东歼

灭之, 切忌打得太早, 迫其逃入越境, 麻烦甚大。 为歼灭

该敌, 我两个师及地方部队, 须指定一个能干的军级人员

统一其指挥。(丙) 广州佛山花县英德及其以东地区经常保

持四个师是必要的。 惠州及其以东, 包括潮汕海陆丰区域

须经常保持两个师, 以便及时歼灭可能由台湾方面乘机偷

袭之敌。(二) 你们对四十八军的部署是对的, 该军收缩地

方工作的时间如来不及, 可以推迟至明年一月底或二月底

519集中完毕。 (三) 湖南之两个军, 请你们考虑, 在明年春季

集中一个军于机动位置, 明年夏季或秋季再集中一个军, 是

否可行, 盼查明电告。 (四) 主力各军明年的剿匪工作、 军

事训练、 文化训练和生产任务须作必要的调整, 不使互相

冲突。 即是说, 凡有匪的地方, 必须争取于明年彻底剿灭;

文化教育须用大力推行; 军事训练亦须占有一定时间完成

一定整训任务, 务使武器不生锈, 装具不遗缺, 战斗意志

不降低。 为达上述目的, 则生产任务不能太多, 应以改善

部队生活为主, 不以增加国家财富为主。 如不减少生产时

间, 则文训与军训两项任务即不能完成。 此问题为全军共

同问题, 除请你们考虑外, 亦请西北, 西南, 华东, 华北,

东北各军区负责同志加以考虑, 以其意见电告为盼。

军 委

九月十六日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军委关于广西我军注意不要超出国界的电报

(一九五○年九月十六日)

邓谭赵〔1〕并告张莫李〔2〕:

你们十五日廿三时四十分电及张莫李十五日电均悉。

张莫李所提意见是正确的, 但须令我军注意不要超出国界。

军 委

九月十六日十四时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这两封电报主要是关于南方前线的兵力部署,主要强调如果国民党残匪越境来犯,要诱敌深入,让其进入国境一段距离后再予歼灭,防止其逃回国境以外。

第二封标题就很明白了,实际上两封电报都强调了不要越界的问题,这一方面是诱歼国军的战术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不要给美、法以误解我方防御意图、防止战事全面升级的因素。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因素。

二、 势力范围

事实上,不管强调斯大林的苏联如何以欧洲防务为重点,这固然是对的,但绝不意味着他会放弃对亚洲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无疑是最重要的选项。而新中国一成立毛泽东就要求收回苏联对旅大和中长铁路的控制权,这无疑会让斯大林陷入疑虑。

不要忘记,在国民政府时代斯大林就强迫蒋介石接受了让外蒙独立,成为中俄战略缓冲区的协议。在新中国和苏联的条约谈判期间,毛泽东也曾试图试探苏联对收回外蒙的态度,斯大林反应强烈。毛泽东于是不再提此事,但无疑有以外蒙投石问路、以退为进要求斯大林接受旅大和中长铁路的处理方案的策略。

而金日成领导的朝鲜对于苏联的忠诚度和服从度,无疑是要比毛泽东的新中国要高的,那么斯大林在朝战一事上倾向朝鲜就很自然了。但要注意的是,斯大林虽然“允许”金日成发动朝鲜统一战争,但并没有在援助等问题上“一以贯之”,将金日成的希望燃起后,他又把球踢给了中国,表示援助等事需要跟中国谈,是否发动战争也要中国的“允许”。

而金日成在这里玩了心机,他跟毛泽东谈时表示苏联答应出兵和援助,中国不需要做什么,只要点个头就行了。毛泽东表示怀疑并电联苏联。斯大林很及时地回复了电报,表示同意金日成发动战争的意见。毛泽东见苏联已经点头,便也“只好同意了”。

这里面牵涉到一个战略先后的问题,如前所述,苏联肯定没有在越南方向发动对资本主义阵营进攻的想法,但斯大林和金日成都明白毛泽东在做解放台湾战争的准备。

金日成挑这个时间点抢占先机,站在他的民族立场上固然不宜苛责。那斯大林为什么会“放行”?

这实际上还是要回到斯大林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理解上来,事实上如果中国顺利收复台湾,将直接改变整个太平洋的格局,并且一个过于强大的中国是否还会听命于苏联这也是有疑问的。因此,保持中国对苏联的依赖性,在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不提前爆发的基础上,尽量维持目前地缘政治局面的均势,实际上是雅尔塔体系主导者美英苏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而对此,毛泽东也心知肚明,在经过了朝鲜战争的“考验”之后,中国成为无可争议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老二,亚洲革命的领导者。而对越共的帮助,也体现出了中国的战略思维。

当年奠边府大捷后,北越政府本想一鼓作气趁机统一全国,却被中国领导人力劝和谈,接受日内瓦协议。北越领导人极为痛苦,这也成了日后中越反目的“楔子”之一。

而到了六十年代,因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斗争,中苏都需要证明自己才是有资格领导社会主义阵营的,对越南的争取就成了很重要的一环。而这时候中国对西方阵营的态度则变得更为强硬,越南这时候反而希望与美等进行和谈。之后越与苏走向亲密也有这方面原因。

站在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的基础上,这种“反复”其实很正常。所以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内心里,你认为某一方是自己的“盟友”,都不能无限制地对其“诚恳”或放松防备。最近俄与越南举行的军事演习就让网上吃瓜们又吵了起来。大家都在吵这个演习是演给谁看的,为此又陷入了站队游戏。其实很简单,既是演给美看的,也是演给中国看的。

三、 战略主导权。

回到之前的话题,关于朝战以及中、苏(俄)、美等的问题,其实主要是一个,就是在自身与外界实力变化的时候,如何把握战略主导权的问题。

毛在这点上当然是高手,而斯大林当然也是个巨人。而从事后来看,在以朝战为核心的这一系列事件上,苏联其实是亏了,事先预想的对日本、中国的控制和辐射实际上都没实现,除了让中国参战以避免中国在苏、美之间“横跳”外,几乎没什么所得。

而后来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主义阵营主导权、发展方略上的龃龉则有些“宿命”的味道,只能说西方阵营中美国一家独大,而中、苏的体量和实力都决定了其不可能接受自己成为谁的“附庸”。

所以战略主导权,一方面要尊重实力,不能任性而为。另一方面,审时度势,抓住机会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小国固然有自身的痛苦,即只能选择依附大国,夹缝中求存。而大国一样有大国的难处,那就是转身慢,每一次“转折”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通宝推:曲道自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