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持大号流感论的人可能忽视的一个风险 -- 胡舟之

共:💬20 🌺103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持大号流感论的人可能忽视的一个风险

上海疫情令人揪心。朋友圈里也是分成2派,坚定的支持加强防控动态清零的很多,坚持认为病毒已经变异成大号流感不应封城的也有不少。

撇开政治,纯论方法的话,我也曾倾向于大号流感论,因为管控带来的不便和损失实在不小。刚才忽然惊觉持大号流感论的人很可能忽视了一个致命的风险。

那就是院内感染。

双方的共识是:如果不采取强力措施的话,感染者指数增加,但以轻症为主。目前来看,上海阳性感染人数已达数万,但是重症和死亡人数为0。

的确如此,但是参考香港和已经彻底放开的英国的情况,每日还有不少数量的重症和死亡,为什么?这些重症者很大一部分是住院病人和基础病患者,他们如果再感染新冠,危险系数着实会大大增加。

目前上海应该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感染者多是在社会中流动的人员。不加力管控的话,随着传播的加速,按照比例和概率,势必会有很多医生护士,医院工作人员感染阳性。这些医护人员很有可能无症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再传给住院病人。一旦出现,形势会急剧恶化。这两年其它国家发生的惨剧可能会重演。

那么其它人员照常流动,受感染的医护人员应该居家隔离,行吗?这样一来医院的人手马上就会紧缺,又会造成击穿医疗的现象,还是会大乱。

不加强管控,是看不出有什么办法既能避免院内感染又能避免击穿医疗,除了祈祷。

谁能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

那么为什么有的国家比如英国就可以放开了呢,他们因新冠死的住院病人也还是大大变少了呢?很有可能进化论的‘适者生存’在起作用了,所谓‘应病尽病,应死尽死’,剩下 的人都经受了考验,‘幸存者偏差’。如果说英国现在抗疫算是胜利了,那也是他们先前付出了几十万生命的代价。我们是否也要这种英国式的胜利呢?也许现在往后死的只是住院老人和基础病人,是否要放弃他们,‘丢掉包袱,轻装上阵’?那个就是政治或者伦理问题了,且不谈,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

疫情一起,什么办法既能避免院内感染又能避免击穿医疗?

如果感染新冠了不会加重院内病人病情,至少不是急剧加重。那个时候大概可以认为是流感化了。

通宝推:赛昆仑,海外俗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