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程碧波:纹明,《几何原本》来自中国的证据及其在西方的错误传播 -- hwd99

共:💬264 🌺1337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是自己的理解,那是表达的必然

已经给出例子了,比如古希腊的民主、科学。西方的文明起源之类,这实际上就是在说差别自古以来。近来的汉学著作也少不了这种文化决定论,欧阳泰就很典型。看上去他们是扭转了一些他们自己制造的误会,但深层差距依然在坚持,依旧没有澄清问题。就连对中国态度最客观的沃格林,实际上也在逃避中国的复杂,而简单的认为西方,尤其是古希腊和古希伯来结合之后的西方文明要更胜一筹。

问题是混淆概念,然后树立一个价值,之后事实就无所谓了。和伪史论的情况如出一辙,只不过不是告诉你不可信,而是告诉你很厉害,后面的让你自己判断。然而用于判断的材料都是通过媒介,通过他们的产品提供的,结果显而易见。

最关键的是,这和国外怎么理解中国没有关系。这里讨论的是中国人怎么理解古代西方,现代西方,还有两者的关系……怎么理解古代中国。而国外的理解只是材料而已,甚至跟不上学界的更新。别说国外学界了,国内学界早就更新的,流行的不还是一百年前的妄传?道教尤为如此。况且学界的不是关键,文化产品所造成的普遍印象,即所谓文化殖民、文化帝国主义才是关键。

再有,伪史论的确立本身就意味着对目标的筛选。他们所面向的本来就是那些偏听偏信,不会去较真的的中国人。中国人也很少有绝对的态度,喜欢说也不尽然。但总得有个起点,伪史论就是这个起点。其意义也不是伪史论者的态度,而是事实上的功用。文绉绉的说,就是所谓的「设置议程」。只是一个提醒。

用不太好听的说法——你搭理他,他就赢了。这就是他的意义。

我觉得燕人兄会有这个看法,是因为没接触过国内90年代以来的带路党和公知。没看过《读者》、《青年文摘》,青少年刊物还有类似的电视节目。没看过某些汉语西学著作,尤其是科学史。更没见过基层的建筑装修……河殇派总归是了解的,放大数倍到全国各阶层就行了。影响了几代人价值观的形成,流毒甚广,又怎么能够说清楚。这里不是说真的没接触过,而是没有感受到那种全面铺开的氛围。本世纪前十年最为激烈。

其实很多问题,只要稍稍较真以下,就消解了。但很多人懒得去较真。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只从传播角度讲,西方的宣传过于强大,这总是能感受到的吧?

补:自古以来这个命题本身就需要明辨,明辨背后的事实和试图传达的价值。古希腊和中国的传承,能够相提并论吗?是否由此可以组成一种线性发展的历史?之前龙眼兄反驳我,就是试图说明这种历史并不存在。尽管我也没说他存在,但这种误会就足以说明情况,不然怎么会误会?所以问题其实是,大家是如何理解历史发展的?进而伪史论的意义就变成了将成功限定到更晚的年代,更集中在近现代的成功上。不管是怀疑,还是否认。

通宝推:ziyun2015,心有戚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