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我知道的一些中医 -- Swell

共:💬111 🌺174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的是形容词可以论证对错

问题是要有参照系,进而引入标准化成果。就像之前说各种病症无法定义,但是提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等标准化成果一致无视。不做讨论。

这里又改成可证伪性了,要从超验哲学角度考虑吗?可证伪性的关键在于,现有逻辑体系的知识无法对其进行充分判断,不管它到底是不是真的,而不是定义模糊导致的无法证伪。严格来说,真假都会无法证伪。可引入不完全定理。

再有,经验的方式没有任何问题。这和心跳血压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有标准化的参照系。但有经验的,不管中西,都是根据个人判断的。

其实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不仅否认标准化,还否认经验的科学性。要这样,不管哪的医学基本都可以作废,只剩下理论上的生理学、病理学了。

要知道,医学和科学并称或者说交集,不是没有理由的。除了人文,恰恰是因为有大量经验、应用当前无法归纳到理论中去,也是因为患者的情况差异很大,很难有所普遍化。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转向精准医疗,看重真实世界研究。

概念精准无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举个最基础的例子,因果、科学、生命实际上都没有准确的定义。有的只是经语境限定的暂时理解。而且,概念永远也不可能没有疑义,因为概念只是阐释经验世界的工具,当经验出现偏差,有必要探究原因,更新概念,以期更接近现实。

中医的概念核心问题在于,绝大部分是基于认识层面的简单定义,未能发展成以物理学、生物学为基础的超验逻辑。简单说,就是不够复杂,难以脱离对象本身建立模型。但这并不能证明其功用如何。

这个缺点,实际上也是中医至今有效的原因。尽管参照系从中医变成了生理学,但认识体系和基本概念,可以从患者出发,构建出个体化模型。

---

关键还是认为只有现代科学可以论证,否认了中医自己的论证。尽管形式的发展程度不同,但它们作为经验世界的阐释工具,本质上是平等的。也即它们都可以通过自身获得符合经验世界的行动与解释。就像科学发展时期,为了解释某个现象发展出来的不同理论。

如果忽略这点,变成形式的比较,那么这里信的并不是科学,而是形式,或者说语言。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便可以轻易引人上当。问题就从事实问题变成了价值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说懒厨兄是科学主义。准确的说,问题不在于相信科学,而在于认为科学揭示的是“真实世界”的本质。但科学解释的只是经验世界而已。如果没有这点作为基础,是不能理解不同学说本质上是平等的。包括现代科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