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采采而食 -- 商略

共:💬64 🌺2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原来你叫金樱子

原来你叫金樱子

1

在草木世界的历史中,有个少年英俊的将军,叫做金樱子,是汉朝中宣年间长安总兵金石斛之子。当时番邦胡椒国国王巴豆大黄入侵,金樱子随父征讨,担当先锋将军,连战连捷,得胜归朝,娶了公主。

此事详细记载在人类世界清朝驷溪云间子的跨界巨著《草木春秋演义》中。

读了金樱子的故事,便上网搜索,一搜搜出了他的照片,咦——很眼熟,很熟,经常吃。

原来就是擂酒甏。原来擂酒甏名叫金樱子。怎么起了个女孩子的名字。

他在我们的溪滩上、山坡下驻扎多年了,排起鹿角砦,支起刺帐篷。他很不好惹:树是刺藤,摊在地上四面长开;果子是刺果,满脸细小的尖刺。

他的果子脸型很小,只有一节手指头那么大,相貌像一个小小的酒甏,“擂”在地上、刺篷中,估计因此得了名。

2

擂酒甏的擂字不晓得怎么写,我也想写成垒或檑,选择困难。吾乡方言中,“擂”的意思是躺倒、滚动,或者躺倒并滚动。小孩子经常擂倒,发泄委屈愤怒,要挟大人,叫做“擂地十八滚”。睡觉时滚出床掉下地,说“擂落”。一个人放弃信誉、尊严,不要脸了,叫“擂倒牌子”。圆形的东西滚动,叫擂;酒甏侧放,也是擂。

我还搜出了擂酒甏的无数别名,除了入了草木史的金樱子,还有刺橄榄、螳螂果、藤勾子、糖莺子、糖罐子、金壶瓶、金罂子、黄茶瓶、灯笼果、倒挂金钩、山鸡头子、刺兰棵子什么的。他的好多名字是瓶瓶罐罐的,与我们的擂酒甏是同一类起名思路。

鲍山《野菜博录》有这样一条简介:

金樱子,处处有之,叶枝丛生似蔷薇,有刺,开白花,夏结实,实上亦有小刺,黄赤色,似小石榴形,味酸涩,性平,无毒。食法:采其嫩叶,油盐调食,子熟摘。

鲍山是明朝的野菜专家,曾在黄山研究了七年野菜,据说黄山丹井之上、药炉之下有个莲花庵,是他所建。他说擂酒甏的嫩叶可以做凉拌,就信了他,虽然我们从来不吃。

点看全图

3

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形容金樱子的相貌是“形如榅桲而小”,而榅桲“似楂子而小”,《本草纲目》说楂子是一种小木瓜。

那么擂酒甏像一个小小号的木瓜?不如酒甏形似。

酒甏以前是居家必备物,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酒甏,装了黄酒而来,酒吃光了,就用来囥吃食,比如番薯丝、番薯糕丝、白豆、黑豆、罗汉豆、细卵豆、糯米、花生、瓜子、萝卜干、苋菜梗。酒甏是陶器,有多种形状,最常见的两头小肚子大,身材倒也修长。

擂酒甏也是这模样。他总是默默地在路边土坡沙石滩摊着,结成一篷,刺藤如蛇贴地伸出,有时不小心,会伸到溪水中。

4

秋天金樱子的果子青红,红色渐深,可以吃了。

但他是当过先锋的,浑身长刺武功高强,古人就说,金樱子要用木夹子夹住再摘下。这是怕它的方天画戟伤了人,刺入手指头。

但我们练就了不用木夹子的方法,徒手,宽宽地捏住果子,往侧边轻轻一用力摘下,便捉拿了先锋。其实就算刺在手指上,也没事,拔掉就行。

我们有两种东西要“宽宽的获取”。一种就是擂酒甏、毛栗子之类的刺果,毛栗子的战斗力比擂酒甏强得多,尖刺密密如针,不用木夹子要吃大亏。一种是泥鳅。徒手捉泥鳅,最好是连泥带水捧起来,泥鳅木呆呆的反应不过来,不晓得你已从水中捧走了它。这一招有个名目,叫做“宽手抲泥鳅”。泥鳅远远不如黄鳝精明,黄鳝你最好将它牢牢的夹在食指、无名指与中指之间,让它动弹不得。

摘下了擂酒甏,扔在沙滩中,连水带沙子一起揉,果子上的刺很快就揉掉了,在皮上留下一个个小点。也可以扔到地上,伸腿用鞋底轻轻摩擦之,这动作很侮辱金樱子,我所不取。

接着掰开,将里面的籽挖出扔掉,再在沙子中揉,将内侧也洗干净,洗掉沙子,便放入嘴里。

擂酒甏的甜是入骨的甜,一丝一丝的细甜,几乎不会散。

“比糖精还甜。”那时候我们用这样的比喻夸赞野果子的甜。要是如今,可以让陶柏寿用仪器来测量一下,他常常公布他庄园里水果的甜度。

擂酒甏也就如此了,甜,会吃剩一些渣。它个子太小,处理太麻烦,经过两次沙洗,它留下的皮太薄,为了这一口要做这么多,似觉不大值当。所以如果不空闲,比如在闲逛,在看牛看羊看鸭看鹅,我们也不大去摘擂酒甏吃,又不是鲍山。

点看全图

5

鲍山说擂酒甏“似小石榴形”。但擂酒甏并不像,倒是“塘里果子”有点儿像小石榴,当然它更像“小小苹果形”。

“塘里果子”也是溪边铺地而生的刺藤,据说也有很多别名,叫扁子驮、毛刺头、野毛栗、硕苞蔷薇什么的。它的果子没有刺,但多毛,也可以吃,有点甜而已,若非闲得无聊,我们也懈闷吃它的。

“塘里果子”有个失散的兄弟,叫做“山里果子”,名字像,相貌也像,只是“山里果子”脸上光洁,没有毛。

春天上山拔笋,山里果子长刺的灌木,结出了绿色的果子,我们几乎等不到它红熟,就摘一把吃一把,硬硬酸酸涩涩,微甜。它小小的一颗,紧紧包着拳在一起的几粒大核,所以它实在也没多少果肉。据说燉肉时放入几颗,就容易燉烂,并且吃了开胃。

我年纪小到还不大记事的时候,有个住在山上的老阿伯,每年会送给我们很多山里果子。他的山里果子又红又圆又大又甜,用线串着,让我们挂在胸口,就像沙僧挂着他的佛珠——那时候还不晓得沙僧挂的是取经人的骷髅。如今回忆,才明白他做这个礼物,花了很多心思:守着果子变红,挑选最好的摘来,仔细串起。我一直在想这品种的山里果子的树,究竟长在哪个山角落里。

看到有文章介绍说,山里果子就是南山楂,做冰糖葫芦的那种……大出意料,惊了一跳,我从没想过山里果子竟是山楂。再仔细想想,相貌倒真有点像,也有点不像。原打算单独写一篇《山里果子》,吹嘘吹嘘爬山摘食的馋嘴历险,可山楂……谁不熟啊,只好慌忙掩面弃之,挂在“擂酒甏”后面做个尾巴。

通宝推:尚儒,桥上,ccceee,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