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老地主的故事 -- Swell

共:💬12 🌺2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地主的故事(II)

他的地有多少呢?我小的时候,大家倾向往少了说,4,50响(一响可能是15亩左右),后来又越说越多,100多响。我猜就是在这之间吧。但是地和地是差别巨大的。真正的好地是20多响的河边的水田,据说怕涝不怕旱,1块顶5块,有时候佃户宁可不种自己家的地也想租这块地去种(东北很多的佃户家里是有地的,比如我爷爷那边,几代都是佃农,但是家里到解放的时候还有半响地)。

按照他父辈的经验,那他就该买更多的地,变成更大的地主。他也确实有机会,兵荒马乱,穷人很容易就走投无路的只能卖地。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已经看到有比土地更赚钱的生意了,所以后来对土地不是太上心。人都直接住到县城里。他做的第一个生意就是开药房。这个药房可不只是抓几副中药,差不多就是半个医院,雇了一个日本人打针。据说“一针一个袁大头”(我猜打的是奎宁)。后来直接就在那个药房的原址上变成县人民医院。 另外,随着城市(吉林市)扩大,市民越来越多,买米的人也越来越多。就需要在原来的集市那里盖一个米行(米被雨泡了可不行)。他直接就入股成了米行的大股东,不光挣点租金,主要还是掌握了定价权。后来挨批斗时的主要罪状就是“欺行霸市”。 米行早上开门大家先不卖,等他家的米来了,价定了,再根据这个价别人才能定价。

而这两个生意也不过是听着不错,还算不上赚钱。真正赚钱的居然和今天一样,是房地产。老地主很快就意识到买房卖房来钱最快。这也是为什么他住到县城里。据说每年快过年他就和师爷一起算算有多少钱,可以买那里的房。他买房的特色据说就是买富人区的外围。过去大家住的泾渭分明。但是他那个时候有些松动了。他就挑什么县长家附近啊那种地方,买了翻新一下然后再卖掉。 后来已经开始倒腾长春的房子了。另外,他还入股了几家在大连的厂子。

由于这些活动,以至于后来给他订身份的时候,一度想把他订成资本家。50年代松动的时候,又想把药铺还给他,搞公私合营。确实,要从财产上说他是地主还确实有些冤枉了他。

通宝推:北纬42度,老老狐狸,陈王奋起,朴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