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聊聊瓦罕走廊与宗教地缘故事 -- 狂草舞茅

共:💬205 🌺2652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抓个大虫,杜文秀起义根本不是建立啥伊斯兰政权。。。

他在起义时候一直以总统兵马大元帅来发号施令的。而且杜文秀的大理义军在开局不久之后就宣布遥奉太平天国正朔,成为名义上响应太平天国政权的各地起义运动之一。

从宗教角度黑太平天国和杜文秀起义,也算是现在媒体上保守主义盛行,反革命反到满清的良青历的发明创造了。

杜文秀在整个起义中一直是以总统兵马大元帅来发号施令,既没有称王亦没有建制,癸开十三年文武大臣合辞劝进时杜也是直接回绝:

点看全图

看看这文章,哪有一丝一毫和伊斯兰教有关。。。

他当年签署的管理军政条例,民族和宗教的只有一条,偏这条还是宣扬各民族、宗教平等的:族分三教,各有根本,各行其是,既同营干事,均宜一视同仁,不准互相凌虐,违者不拘官兵,从重治罪。甚至还明确开列出,官兵经过文武庙宇的时候不准住扎,违者治罪,单看此条甚至比太平军都讲究。

这个条例全文可以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1180513/answer/1982037978

这里看。

有关格底目派,推荐个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976410/answer/1525286691

摘一部分过来:

格底目派的特点为尊重传统,重视教育,反对干预其他宗教和教派的事务,推崇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非常具有包容性,强调对国家的忠诚。格底目派信徒的中坚力量是卫所的军官,他们有世袭的军职,保证了家族势力不会因为科举落榜而中断。不能继承军职的子弟则往往选择参加科举、研究经学或经商,进一步拓展家族势力。明朝军队中有大量的回族军官和士兵,这些人的存在保证了格底目派在中国的主导地位。明朝末年时,格底目派的主流学术观点是“以儒诠经”,运用儒家学说的表述方式来解释教义。王岱舆等经学大家主张:“清真一教,不偏不倚,直与中国圣人之教理同道合。”

明代的经学家们,皆以“学通四教”为荣,既精擅格底目派自身的经典,也广泛地研究儒释道三家的理论。与同时期欧洲惨烈的宗教战争相比,中国的儒释道回四大宗教一直保持着和平共处、理智交流、共同促进,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一段佳话。

明末天主教传入时,有焚烧佛像、废除祭祖等过激行为,因此引发了许多汉族知识分子的强烈抵制。而格底目派一直尊重其他宗教信徒的生活习惯,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互不干涉,回汉军民之间的通婚也很频繁。明朝末年,由于军饷长期拖欠,很多回族士兵生活无着,加入了农民军。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光玉和马守应,他们的队伍中也有很多汉人、蒙古人,李自成、高迎祥等汉族农民军首领的队伍里也不乏回人和蒙古人。他们长期并肩作战,从来没有因为宗教原因互相攻击。

然后到了清朝,因为格底目派的卫所军官最后选择了和汉人一起反清,清朝进行了残酷的杀戮,甘州,肃州等地,被满清杀戮一空,信奉格底目派的军官基本都被杀完了。

随着格底目派一家独大的地位丧失,又被满清提防,接下来传入的苏菲派迅速做大。满清和明朝又不同,明朝一直鼓励回汉通婚,满清则是一直挑拨离间,还利用教派之间的冲突挑拨离间,从中牟利。

汉人强势,则偏袒回人,回人强势,则偏袒汉人,千方百计扩大回汉矛盾,而且回乱之前回族汉族也不是小打小闹那么简单,清政府对回族和汉族的歧视也是可见一斑的,实际上回族强汉族弱的地方清政府政策严重偏袒汉族,汉族强回族弱的地区清政府态度又偏袒回族,清政府的歧视不是单方面的。是站在统治者位置双方面的,回族觉得自己被歧视,汉族自己也觉得被歧视。

这也是后来为撒由买竹事件能够被当地人视为司法不公,其实汉族也觉得司法不公,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几百年之久,回乱以前,西北已经是火药桶了就等着一点火苗了,就要炸了。

通宝推:方平,海底鼠拨土,独立寒秋HK,玉米菜,燕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