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与程朱理学、程朱学人有关的一些疑惑 -- 俺是老胡

共:💬15 🌺5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您的帖子里的两段话我收藏了。

“我担忧的,是我们自己很多人心中的不自觉的对现实的妥协,并且为这种不自觉的妥协自觉地提供源自于现实和历史的冠冕堂皇。

这种妥协就是,丢失自己对问题的深入原理探寻,和对解决方案在技术的极致探求。

这是每一个做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的人自己,在面临着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问题回答的时候的选择偏向问题,以及做出此种偏向的时候,他内心的那一丝坚守,犹豫,和放弃的问题。”

我猜您有一手的科研或科研管理的经验,很可能在某些具体的事情上面临选择时,会产生这些担忧。如果有这样的例子,也许更容易领会您的本意。

根据我的理解聊两句,不一定对。

人如果想妥协,总是容易找到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深入的原理探寻一定是最重要的事,其困难在于一方面受制于资源(经费,探寻者的精力体力等条件),更主要的一方面是习惯思维方法的潜在束缚。

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和工作实践下来,都会掌握各种工具、手段,形成有效的思维方法和体系。但在这些体系形成了便利和一定的确定性同时,也制造了从其他角度和不同层次看待和解决问题的困难:因为人总是倾向运用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能力,这样就总是会局限于原来的视角和层次,原有能力越强反而越可能成为墙。

这时需要的是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直接感悟对象本身来发现新的可能。如何跳出?如何观照?这是天分,或者有福报真的能放下已有的能力,不被原有的体系束缚。放下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天分看运气,不过能否放下还是有可能把握在自己手中的。

对技术的极致追求一方面得力于新角度和层次,一方面受制于现实资源、进度等的约束。但是我感觉您主要是指的技术上的思路。马斯克用整体模压成型制造汽车承力框架是否算是一个技术追求的例子?马斯克太妖,不太信任他,不过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层次可以给我一些启发。

感到您应该是科研已经做到了一定境界,开始探寻更深层的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