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攀比 -- 给我打钱87405

共:💬207 🌺482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雇工不是生产者(2)

劳动是机械表达,生产是和生命有关的词汇。

若只从受精卵开始计,我们所有人都是在自然母体中发育到一定程度,再被母亲生产出来。此时,我们还不能称之为人,只能算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要成为人,则需要在社会这个母体中完成发育。

这是其一。

其二,当时用劳动一词,是相对于不劳而获而言,在那个年代是适用的,到今天这个时代就需要与时俱进了。好比说,过去的人以“一不偷二不抢”为荣,今天的人如果只停留于“我不是罪犯”,难道不是与时代脱节了吗?

其三,在那个年代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然而经实践检验,即便生产资料公有,仍然有大量的人只劳动不生产,其本质仍然是雇工,只不过受雇于国家、集体。

可是,在社会这个母体中发育,难道不是自己生产自己吗?当然,这并不是在说社会母体怎么样无所谓,恰好相反,社会母体也需要与时俱进。所以,革命专业化,出现职业革命者,难道不是一种内在需求,不是一种必然产物?

词汇是形式,概念是内涵。而形式往往与内涵脱节,所以会有为老不尊,老人被冒用,所以会有女拳,妇女被剽窃,至于说到无产阶级,就更是被偷梁换柱了。

这种形式与内涵的脱节,就造成了历史上的先起义、先革命,后教育、后改造这一反复出现的社会现象。并且叫人气馁的是,起义和革命成功了,教育和改造却失败了,胜利的果实一次又一次落入愚奸的口袋。

如果我们不能做出深刻的改变,那么这一现象就会被视为“自然”现象,是人力不可战胜的。这样一来,还会有起义和革命吗?恐怕就不会再有了。

再出现,也只不过是“老奸巨滑”们,或引诱,或胁迫“巨婴们”以革命的名义发动恐怖袭击。

实际上,今天一些人,不就是这么看的吗?

这些人,不是平白无故的老气横秋,不是无厘头的玩世不恭,我们也不能简单批评他们学而不精,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以为,我们需要去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讨论变成了抬杠,让具体分析变成了概率套用,或者我们要问的是,怎么做,才能遏制这种堕落?

物极必反,我不认为是一种主动意识的产物,恰好相反,物极必反带有“自然”属性,只能算成是“保底工资”。也就是说,由于必然物极必反,故而人类不至于全体覆灭。可是,这就是我们的所求吗?那岂不是跟虫子,没有什么两样?

物极必反的内涵,恰好就是“反动派是不讲理的,但凡讲一点理,那也是没办法了”。如果我们人类的主动意识永远停留在当前这个水平线上,恐怕我们永远也摆脱不了物极必反这一“地心引力”。

想到此外,我不禁自问:为什么我自懂事起,就想着将来一定要“离家出走”呢?

我的答案是,我的父母可能从一开始就缺少足够的主观能动性,当他们才30多岁时,就已经无法掩饰由内向外的衰败。对我来说,这是死亡的气味。

我成年之后,多次与他们促膝谈心,可是,很少能得到回应,如同试图去点燃一堆湿透的柴禾,即便极少的回应,也不过是来自溺水者本能的自救,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多的只是机械反应,到此刻当笑,到彼时当哭。

我为此困惑不己。难道生长,不是一种内在本能吗?更何况自古以来,古今中外,并不缺少为生长而抗争不止的案例呢?可是,我并不能简单的说“为什么别人行,你们不行?”这样的看法,并不科学,这是因为对方可以说“为什么多数人不行,我却要行?”

思来想去,我以为,个体的自强,与社会的发展,当相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驰。

既不能一味的强调个体的自强,也不能只谈社会发展。我们人类的社会发展逻辑,恐怕可以归纳如下:

少数个体自强不息,先穷后达,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也就是说,真正的达者才能推进社会变革,这变革使得水涨船高,那些自觉困难的个体因外部环境有所改善,其主观能动性有所提升。

在早期,达者只是以个体身份出现,所以时势造英雄,英雄的问世,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皆俱。发展到今天,我们当然就有了可能,英雄日常化、常态化的可能。

这就好比早期人类只能日升而作日落而息,而今人却能够“任性”而为,到了夜晚十点、十二点还可以继续活动。

据此,我以为,革命将日常化,因日常化而专业化,因专业化而组织化。

并且根据历史经验来看,这种即将到来,甚至说已经在路上的日常化革命,在一段时间内会被冠以游行、暴动、恐袭的污名,我们也很难杜绝鱼目混迹其中。

然而我相信,假以时日,人们会改变固有的看法,会逐步的被吸引被吸纳,从而进一步认识它,并且经由这样的方式完成自我生产,自己将自己生产成为一个人。

如果让我来展望,下一代父子母女之间的谈话内容将是这样的:

今天去哪了?

上街了。

游行还是暴动?

这次是游行。

效果如何?

组织得当,进退有据,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有下一步计划吗?

有的。

能跟我说说吗?

这是个秘密,以后你会知道的。

好吧,记得穿好防弹背心。

yes sir!

这里有一个技术性问题需要回答:赤手空拳的百姓,如何应对拥有核武器的暴力机关?

答案就是:“最后一公里”,永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决胜之战,在于“巷战”。

人不斗,长不大。百姓总是奢望风调雨顺,一生平安,要改变这一现状,光是靠说教是不足以实现的,并且由上至下所发动的斗争也不够,需由下至上的斗,需主动的斗,而不是被引诱被胁迫的被动斗。

因此,革命的日常化、常态化,会将多数人“卷入其中”,我们最终会变得跟“迷妹”们那样,乐此不疲。当然,“迷妹”终究是迷糊的,“迷妹”改变不了她们反动派的本质,反动派就一贯的为我们造好枪造好炮——“迷妹”的组织术,是他山之石,可为我所用,攻其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