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比较清晰了,阿拉伯世界将是土鳖接下来的工作重心 -- 别看我矮

共:💬83 🌺290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从此支持阿拉伯”

中国一直在支持阿拉伯各地区的反帝反殖民,争取民族独立(形式上和实质上)的斗争,已经有70年。

因为中国的正义立场得到多数第三世界的支持,中国被第三世界的友好国家“抬进了联合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提案是阿尔及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共同提出的。阿尔及利亚是受惠于中国正义支持的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1963年12月乔慕华在联大发言:

【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侵略者必须从侵占的⋯⋯一切阿拉伯领土上撤出去。巴勒斯坦人民重返家园的民族生存的正当权利必须得到恢复。坚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恢复自己的民族权利、收复失地而进行的正义斗争。。。1982年中国政府在会见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时候也表示:“始终一如既往对巴勒斯坦事业给予坚决支持。”从1987年开始,中国开始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义物资援助,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其中就包括前往中东任务区的5名军事观察员。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告建国仅5天后,中国即予以承认,当年年底巴解组织北京办事处更名为“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馆”。之后,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军委主席邓小平分别以总统待遇接见了阿拉法特。而在中以关系上,。。。中国仍坚持在巴以问题上的原有立场。所以即便在中以关系回暖的时期,中巴关系也从未受影响。进入21世纪,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举措也更加积极。2000年4月,江泽民作为国家元首首次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后,继续秉承了“始终站在巴勒斯坦正义事业一边,支持国际社会一切旨在平息冲突的努力”态度的同时,加大了向巴以冲突地区派驻国际观察员和向黎巴嫩地区派出维和部队的力度。应阿拉法特的要求,自2002年起中方开始任命“中东问题特使”出访各方,积极致力于“劝和促谈”。2005年5月,胡锦涛在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会谈中提出:解决巴以问题必须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进行政治谈判,尽快恢复执行“路线图”计划,尽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就是2010年胡锦涛在上海再次与阿巴斯会谈时,提出的“巩固政治友好,扩大经贸合作,加强人员往来,扩大文化交流”的“四点主张”的雏形。在此期间,中巴两国也先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勒斯坦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勒斯坦国政府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等推动两国全方位合作的文件,并在更多领域开始了两国的务实性合作。随着经济和技术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开始为巴方提供更多帮助,使中国同巴方建立了友好全面务实的合作关系。。。。

2013年5月,习近平主席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同期访华,虽然访问期间双方领导人未能碰面,但这种酷似奥斯陆会谈的形式,一方面被认为是向奥斯陆协议签署20周年致敬,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中国不同以往的外交手段。访问期间,习近平提出的“四点主张”在原有基础上直指巴以问题的核心,更具针对性:“第一,应该坚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巴以两国和平共处这一正确方向。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家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也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关键。同时,以色列的生存权和合理安全关切也应该得到充分尊重;第二,应该将谈判作为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巴以双方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坚持走和谈之路,互谅互让,相向而行。当务之急是在停建定居点、停止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活动、解除对加沙地带封锁、妥善解决在押巴勒斯坦人问题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为重启和谈创造必要条件。巴勒斯坦内部实现全面和解有助于重启并推进巴以和谈;第三,应该坚持‘土地换和平’等原则不动摇。有关各方应该在‘土地换和平’原则、联合国有关决议、‘阿拉伯和平倡议’等既有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向前发展;第四,国际社会应该为推进和平进程提供重要保障。国际社会有关各方应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并加大对巴勒斯坦人力资源培训、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援助。”】

上述文字引自侯宇翔 《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角色调整》

习总并没有放弃老一代革命家的国际主义。倒是西西河的同学们越来越走向民族主义。中央和群众在这个问题上如此分离,群众还高调拥习,也是西西河一景。

通宝推:一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