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感动与困惑(一) -- 神游

共:💬243 🌺165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感动与困惑(五) --- 永远的毛泽东

我既不是毛泽东的狂热崇拜者,也不是激烈反对者。

在此行之前,我对毛泽东的看法用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中偏左”,也就是认为毛泽东是一个犯有严重错误的伟人,而其“错误”最主要是建国后历次运动。尽管我对许多把毛泽东当政的几十年描写得一团黑暗的文字不敢苟同,但并没有怀疑过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对普通百姓的冲击。我也知道,在基层老百姓中,毛泽东的形象是很高大的,是和“有错误的伟人”有差距的,但我并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

此行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像是在天祝的一个蒙古族学生家里。

在天祝,我们每天在不同的学生家里吃“派饭”。学生为了能够得到邀请我们的机会,使尽了浑身解数。这个蒙族学生是我第二天的主人,一个腼腆的,几乎不怎么说话的高个子男孩。

当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我生平第一次认识了这么多少数民族的孩子,包括藏族、蒙古族、土族等等。应该说在当地这些少数民族是相当汉化的,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些民族习惯,最明显的就是待客的朴实热情。

在这个蒙古族孩子的家里,在现代化装修的房间的一侧,供奉着一张毛主席像。我说“供奉”,是因为在像的底下,有两盘供果。我装作照他们的新居,照了一张照片。但是屋里光线很暗,我又不好意思用闪光灯,所以效果并不好。

这第一次的相遇对我是件新鲜事,所以印象深刻。但很快我就发现,毛泽东的形象几乎是无处不在的。

在藏族农家的堂屋里,挂着一人多高的中堂,上面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形象;在学生的卧室里,学生告诉我那个小小的毛主席像是“父亲为了鼓励我”而给她摆上的;学校校长面对一层层的梯田对我说:“这是当年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成果”;十五、六岁的小女孩指着山上灌溉的沟渠告诉我:“这是分地前修的”;坐在伏羲庙前的老人对同伴说:“毛主席是管官不管民,现在是管民不管官。”……

一个做过8年乡镇干部的老师对我说:“我现在经常在想,为什么毛泽东时代能够做到的许多事,我们现在做不到?那时候每个乡镇都有高中,上高中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而现在全县只有6所高中,就算我们每年收2000个学生,也只能收12000人,远远不够。毛泽东时代一副草药只相当于现在一块钱,而现在一副草药要7块钱,农民根本买不起。…… 我很担心啊,要是政权不稳,农民造反怎么办?!……”

他们不断地提起毛泽东,但是没有人说反右,没有人说文革,没有人提三七开。我忽然对我自己原来的想法产生了怀疑,产生了一个让自己都吓了一跳的想法?D?D?D反右、文革对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大部分老百姓恐怕每天还是过着买菜做饭或者耕地种粮的生活。那些高官被打倒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反右、文革冲击的人(我不说“影响”,因为可以说影响了100%),说到底,占人口的10%?20%?绝对是少数,但是我们现在听到的声音几乎全部是来自于这个少数。剩下的那些人对文革是怎么看的?广大的普通工人、农民对文革是怎么看的?他们的文革岁月是什么样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正式的说法,文革应该是1966到1976十年,可是,老百姓提起“文革那几年”时基本只是指最初的两三年的时间。

我一直自诩来自于平民,但是,其实我一直生活在城市里,除了上学,一直生活在知识分子圈子里,我已经很自然地用那10%甚至是1%的人的目光在看待许多问题了。当我站的位置稍稍变化一下,我看到的东西立刻非常不同。

我很尊敬的一个长辈把我看到的现象完全归结于当年神话宣传的结果。我并不这样认为。对毛泽东的神化宣传已经停止了很多年了。而且,近年来对毛泽东建国后经济建设的批判几乎是铺天盖地,给人的印象是“改革开放”之前人们过的就不是人过的日子。那么那些农民、底层劳动者,他们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他们也经历了现在的日子,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民”并不是那么好“愚”的。

这次回国,我听到了很多久违了的词,比如“节约”,比如在农村建立“宣传队”、“合作社”,比如大学生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现任政府在重复许多毛泽东时代的做法(当然,智者会指出这不是简单的重复),因为在提倡了“消费”、“奢侈”、“豪华”多年之后,发现原来在中国这终究是行不通的。毛泽东时代的做法也许不光是愚昧和头脑发热的结果。

我无意评价毛泽东,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评价他。我只是想说,在历史学家和学者心中的毛泽东,和在我所看到的那些普通人心中的毛泽东,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那些普通人,他们可能并不在乎历史书上怎么写,他们有自己的理由依然崇拜他们心目中的神。

(待续)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通宝推:德里克,阴霾信仰,天狼星,landlord,kkilo,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