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有关太平天国聊几句 -- 真历啊

共:💬14 🌺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关罗易的资料,必须小心这种印度人

如果不能弄死,就要合作。

罗易出狱后宣扬反对极权主义,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并为自由印度起草宪法,提出由地方分权的经济政策。二次大战爆发前,罗易违反当时印度国民大会众领袖及印度共产党的主张,力主印度与英国合作对抗希特勒及法西斯;并指只有自由的英国得到胜利,印度才可能获得独立。

罗易是第一代印度共产党人之一。很早卷入他故乡孟加拉的革命运动,1910年第一次被捕。1915年,他离开印度,在美国对社会主义有初步认识。在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后,他到了俄国,1920年被派赴塔什干为印度革命者组织训练中心。当年,他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崭露头角,会上通过的殖民地问题提纲一部分是他起草的,虽然经过列宁修改。当列宁对亚洲主要人口为农民这一事实有深刻印象的时候,罗易深信,不管怎样,印度存在一个迅速增长的工人阶级,能够进行政治领导。与此同时,他幻想大规模的工业化正在开展,从而使他相信印度资产阶级会满足于它现有的种种机会。因此,共产党人应当不与当时甘地领导的国大党所代表的中间阶级的民族运动打交道。列宁却主张独立地与它合作;但是否可能或应当有共产党人同“民族资产者”之间的联合,一直仍然是殖民地国家中的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在印度建立一个共产党是一个非常缓慢和困难的过程,罗易不可能很容易与发展情况保持接触,虽然他始终是乐观的。

他在1922年出版的一部书阐发了他的下列论点:英国政府和印度资产阶级更加接近,因为前者对群众的动荡惶惶不安,要用让步的办法来争取后者。由于坚持这种理论,他同共产国际官方的想法多少有些脱节,但是在1927年危机期间,当苏联和共产国际的领导无法把中国的年青的党从孤立和失败中挽救出来的时候,他的声望使他足以担任派驻中国的代表。

次年,在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他重申他的下列信念:印度正在转变为一个工业国,他还把它的农业说成是处在根本转变关头。他从这里推断出向资产阶级作更大的政治让步的可能性,认为这将导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非殖民化的局面。在工业问题方面,他得到大多数英国代表的支持,于是发生了激烈的辩论。最后,罗易作出的经济和政治结论都被否定。由于这一点以及他在中国没有成功,他终于失意了,1929年7月他被开除。

1930年他回到印度,从1931年到1936年他在狱中。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他站在反法西斯立场支持英国政府;从此,他脱离马克思主义,渐渐趋向一种自由主义。

他的一些早期著作还是引人入胜的,虽然由于他主要靠自学成才,他的作品显得缺乏系统性。他论述唯物主义的一部著作(见“参考书目”⑥),首先讲希腊人和古印度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一直谈到20世纪的物理学问题。这部著作表明他在一些地方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持批评态度──“马克思走得太远”(见该书第199页)。

他在关于中国的一部著作中企图对中国历史进行解释,如果作为在马克思主义者刚刚处在探索初期的领域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还是有意义的(参看民族主义;革命条目)

这是一类有思想的印度人,无论思想如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