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科技部通报院士论文作假 -- 菜根谭

共:💬199 🌺985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态度很好,见识欠佳

夕曦网友给目前的西西河带来了好的风气。

这个态度至少给人愿意讨论的空间,比起骂街是强的多了。

我发现很多网友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多多少少都套用了其他领域的一些原则。比如某人提议建立追溯时限机制。拜托,你以为是司法领域吗?司法领域也不是所有的都有追溯时限。凶杀就不设时限。司法领域设立追溯时限不是为了追求正义,而是处于司法成本,社会伦理变迁等社会现实的考量。

科学研究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追求真理。我们不反对科研工作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因为付出和贡献获得收益。但是我们坚决反对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作假。这个和科研的基本目的是违背的。

为此才有了相应的规则和道德。同行重复,同行质疑时科研领域的基本规则。参与其中的就有遵守的义务。

还有人对可重复有误解。在他们心中,可重复的定义就是任何人(同行)都必须做到可以重复。其实不是的。对同行质疑是非常严肃和严重的事情。业内人士,只要脑子正常,绝对不会仅仅一个实验重复不出来就公开提出质疑。

我以前的工作中遇到过类似情况。一篇文献的实验,做了几次都得不到与之相符的结果。我们第一时间是联系作者,就实验细节展开讨论。看看是否存在某些实验条件,在作者的论文中没有提及或者说的不清楚导致我们的额实验不能重复。如果作者不回应,我们才可能会进一步在期刊那里提出质疑。当然,事实上很多人都不会走到那一步。如果作者不回应,基本就等于默认自己的论文有问题。都在一个圈里混,何必把人搞得太过分呢?我们自己知道就行了。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正常反应。毕竟大家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没那么多时间用来打假和反腐。所以很多南郭先生在圈里可以一直混下去。

生命科学是造假重灾区,因为实验周期太长,重复验证成本高。作为实验者,实验过程中的煎熬可能就会推动他们造假;二质疑者也因为检验成本高,一般都选择讨论式质疑。

饶毅先生的牛逼之处在于,他对这种现象零容忍。这个给国内科研领域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

我们学术界,歪风刮得太久了。需要一些力量纠偏。

通宝推:方平,Climb,东海后学,nvda,阳春白雪,empire2007,审度,陈王奋起,菜根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