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新清史”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197 🌺1292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兵器史话》错误也多了点吧

我手头正好有这书:

点看全图

道光时尚未有大规模之鸟枪队,这是史实?

再说一遍,《钦定工部则例火器式》在制造火器的时候,有专门的制作档,有实物和文字。比如说乾隆征缅的时候,因为重炮携带不便,准备带着工匠和铜铁矿,到战地现场铸炮,按你说,清朝不会造炮,只会用明朝的炮,坏一尊就少一尊,还打个什么仗?

一鸦的时候,各地纷纷造炮,这都道光年间了,地方上造炮造得挺好,镇海的铁模炮,和各地的铜炮,英国人都说不错,这叫不会造炮?

这些炮都是明朝的?都是各地官员从地底挖出来,骗取经费的?

再再再再重复一下,开花炮用处不大,一鸦的时候,英军的开花炮对清军威胁都不大,何况清军的。“三炮堕其营”是有这么一说,但是这纯粹是运气,好不好?开花弹这么好用,清军是傻吗?

还有就是技术问题,你自己都说了:

要临时从钦天监和户部找文官来重新算弹道,重新摸索怎么用呢?

这证明一点什么,理论技术没有失传,需要用的时候,完全能捡起来。没用到的仅仅是因为不需要而已。

不是喷文字狱吗?说“文字狱”禁锢思想,确实啊,清朝的理学不算发达,但是知识分子不也转行去搞数学了嘛?乾嘉学派,搞训诂的多,搞数学的也不少,戴震就是数学家。

所以算个弹道什么的,手到擒来。这么说来,是不是还要感谢文字狱推动了清朝军工产业的发展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