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清军入关后执行的大屠杀政策 -- 燕人

共:💬224 🌺938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应该是没有误解吧,“破产”一词词典有解释

我和燕兄应该都同意“破产”是“搞不下去了”的意思、而不是“露出破绽”的别称。

顾诚的《南明史》写得比较清楚,明末士大夫阶级本来就是宁可选择投降满清、也要与农民起义军、也就是他们嘴里的“流贼”势不两立的。不仅明亡后,程朱理学继续成为满清十大夫们的教育、科举选拔以及文化著作方面的“唯一正确”,继续“发扬光大”,没有搞不下去,因此说不上“破产”。就是现在,中国社会“十大夫文化”也是继续存在、”复兴“。私塾的泛滥、教育部死死把持的高考就是明显的例子,陈寅恪等”大师标杆“等喧嚣也是。

程朱理学要说”破绽“,那是得从北宋极弱、秦桧杀岳飞说起,不仅仅是明末抗清无能、两鸦甲午庚子都无能。但破绽、无能还不是“破产”,因为程朱理学的要点,用马克思主义者的词语讲,本来就是重于阶级(压迫)、而无所谓民族(矛盾)的,只要士大夫阶层能继续掌控思想、教育、官员选拔,继续做大地主、大商人,谁做皇帝其实是无所谓的。所以对外战争的无能不能算是程朱理学的破产,不知燕兄认为这样表述可否?

继续在此与燕兄探讨:为什么不宜引用孙文时期的”反满革命“宣传材料?不是因为顾诚《南明史》像阎崇年一样否认满清的屠城,而是顾诚先生治史比较严谨,1644前后中国社会人口的“大杀灭”,不能像百年前的“反满革命”宣传品那样,只讲“满清屠城”或者只归结于满清的民族屠杀。别的不说,三王或四王的屠杀,能否算是满清的民族屠杀?有没有这几个汉奸部队自身以屠杀立身的因素?是史学界、史学爱好者们还在探讨的。简单引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所保留的百年前的“排满革命”小说,那就和那位“英国通过一鸦打击满清。。。应该给予肯定“的屁股说之逻辑近似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