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想起当年的掌掴阎崇年事件 -- 燕人

共:💬43 🌺343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些年明清史网上吵架吵得多,网民也熟悉

比如十几年的袁毛之争,搞得学术界也不得不在政治正确的基础上承认袁大人有些事做得还是有错误的。

搞得王荣煌教授都亲自下场来批杜车别了,别的朝代的网民吵架可没听说历史科班教授亲自下场和民科打擂台的。。。

先是辫子戏满天飞,再是明朝那些事火爆登场,借古喻今确实找明清比较方便,网民最熟悉。换别的朝代,传播效果还真没那么好。

入关最初并不是指中华民族发扬光大,那是后来才加进去的私货。

这里有篇写入关来龙去脉的文章挺详细的,可以参考一下。

前嵩县时代在我的认知里,嵩县口中的入关并不是一个现在所说的“入关学”,入关只是一个名词、一个代号,一个代表嵩县本人对当今地缘政治认知的抽象总结。嵩县认为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相当于建州当年在大明朝贡体系中的地位一样,虽然建州是朝贡贸易体系中最大的朝贡受益者,但朝贡本身就是一个向大明供血的体系,无论建州挣了多少,大明绝对挣了更多。并且无论建州怎么努力证明自己,掌握世界文化话语权的大明说你是蛮夷,全中华文化圈都会直接认为建州是蛮夷。而嵩县认为建州只有通过入关突破了这个朝贡体系,才能摆脱被大明无限吸血的命运,或者更进一步用武力夺取话语权,就能让建州直接摆脱蛮夷身份,自为中华接受朝贡,所谓江南大儒自会证明,和孔夫子剃鼠尾都是基于这个逻辑产生的。

我认为这非常准确形象的描述了现代国际贸易体系中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一时惊为奇谈。至此,入关与其说是一个有明确构架的学科,更接近一个单纯的构想,跟嵩县其他的类似扩核与成立鞑靼斯坦并没有本质差别。

此时的键政圈其实很类似基督教,入关众虽然鱼龙混杂、各怀鬼胎,但在嵩县的教宗权威下无法篡越最核心的释经权,其主要的对手是东正异端(zy派),共同的敌人是异教徒(投降派)。

【P.S这时候入关真没后来那么火。。。】

后嵩县时代事情的转折点在于嵩县被封后退乎,教宗权威崩塌,这象征着入关学的新教改革开始,各路牛鬼蛇神因信称义,开始自由解经。这也是入关学影响大扩张的时间段,【P.S 我知道入关这个词的时候嵩县已经被封了。。。】

自由解经代表各路入关众可以尽情的参杂私货,而认同各种各样奇怪私货的人因传播者自称入关人而也自我归类于入关人。这实在与基督教大扩张太过类似,有些人只知道喊一声哈里路亚,问他为什么信教,他说信了死后得永生(入关以后,大house,大牛排)。比较偏门的类似入关人骂曹哲,我也骂曹哲,所以我也是入关人这种吊诡逻辑。更功利的会说自己为了普度众生,其实是信教归了洋人管,老爷不敢收你租,这也是入关人中最危险,最极端,也是吸引普遍批评的一部分,而这一帮功利主义者将入关学完全扭曲成一种个人利益导向的意识形态话术,通过和洋人合作成功上位,成为了入关学的事实代表,也就是所谓的入关壬。当然即使大部分入关人强行被代表,围绕在这个大旗下的人还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反美,也就是说无论多异端,至少是信上帝的。入关学的普遍传播,实际代表着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日益高涨对之前的投降派垄断话语权的反弹,民众对美国充满愤怒,而其话语与表达被投降派的话术所压制,随着国内实力增长和美国的衰弱,结合了对外扩张和夺取话语权两部分内涵的入关学迅速成为知乎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口。只是这两个东西的结合在历史上实在不怎么好看,在入关壬的运作下已经迅速劣化为wing praise community.

以cfz为首的这一帮人垄断了入关人的话语权,他们所代表的话术已经被许多人批判过了,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其他回答比如 @千叶真名 @曹哲 我认为从左右两翼视角同时审视入关壬是一件非常有启发性的事情。入关壬内部的确有派系冲突,但我比较同意 @金吾的说法,这实际上只是皇道派和统制派的差别而已。入关学的传播有着宗教性质,与入关学的冲突也很快劣化为宗教冲突,这点从曾博的评论区可以显著的观察到。“反美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反美”,只要你反对完全反美这一基本信条,那你必然是投降派(异教徒);而若是你一旦反美,你必然是信了入关学, 甚至更进一步是cfz的拥趸,必然是一个铁打的入关人。

作者:飞奔路人甲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8266008/answer/1620570998

来源:知乎

就如这文章所说,现在的入关就是反美的代名词,提入关时候没人会去深究满清屠杀的历史。两者的联系已经完全被割裂了。

通宝推:燕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