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孙冶方: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 -- 审度

共:💬18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转:孙冶方: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

孙冶方: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讨论

https://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bclassid=&classid=16&id=148322孙冶方: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讨论

这个本来是想回复陈王关于现在工农业细分,某些行业算工农业还是服务业的那个贴子上。后来想想,为了表示对孙先生的尊重,同时孙先生之个文章其实说的事挺多,所以单独成贴。

这个文章,可能会有很多不同想法吧。

该文可以认为是简述了我国在经济统计上为什么取用“国民收入”而不是“国民生产总值”。文章字字珠玑,就不怎么引用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引了一段,关于为什么要区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论述中的一段。文字内容已经不少,不方便阅读了,不好多引。。

我不过是要借此证明:我们在讨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线的时候,如果混淆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界线,如果我们混淆了生产活动的主体(人)和客体(物)的界线,那么逻辑地会得出多么不合理的结论。

把教育部门(以及科学、文艺和医疗、卫生部门)当作物质生产部门看待的经济学家,所以会得出这种不合理的结论,或许是由于误解了“科学是生产力”这一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命题。他们或许认为,既然科学是生产力,那么产生科学以及传授科学的科研和教育部门——即产生生产力的部门——当然应该算作物质生产部门了。这是极大的误会,是把问题简单化了。

科学知识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它要转化为物质财富必须经过一个曲折过程。科学是生产力,然而它不是生产力的独因素,它是通过生产过程、通过生产力的三个简单要素表达出来的,即通过从事生产的人(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即原材料)这三个要素表达出来的。而且如同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以上三个要素如果没有结合起来,那还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当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了,即是当具有先进科学知识的生产者,操纵着按照先进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先进的劳动工具,开始在按照先进的科学原理生产出来的新型的劳动对象上进行加工的时候,科学才全面显示出它的威力,变成了成倍增长的新的物质生产力。

有一个故事对于说明我们所讨论的这个问题很有帮助:前两年中国的飞机制造业有一个代表团到英国罗斯•罗伊斯公司的飞机制造厂参观。在中国代表们对该厂制造的斯贝爰动机极为赞赏之余,英国工程师却说,他们的斯贝发动机是依据中国吴仲华教授的叶轮机械气体动力学“三元流”理论制成的。英国人的话不能不使中国人感慨系之:中国人的气体动力学理论没有促成中国的新型飞机发动机的诞生,倒促成了英国斯贝发动机的制成,而中国的工程师反而要通过英国人的成就来学习中国教授的理论。

这故事说明:吴仲华教授所发现的科学原理对制造英国的斯贝发动机,对发展飞机工业的生产力是有很大贡献的。吴仲华教授发现的原理在美国飞机制造业得到了更广泛应用。但是他的发明在自己的祖国没有被应用于飞机制造工业的生产过程,没有同这一行业的生产力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结合起来。所以没有形成他的祖国的生产力,没有成为他的祖国的物质财富。但是吴仲华教授所发现的科学原理却形成了英国和美国飞机制造工业的生产力,增加了英国和美国的物质财富。因为英国人和美国人把他的这个科学原理应用于他们的生产中去,同他们的生产力三要素结合起来了。吴仲华教授的科学原理暂时只是丰富了他的祖国科学的“精神财富”(请读者注意这四个字的引号。因为“财富”这个词也是借用政治经济学中物质财富一词的转义词)。

这故事告诉我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界线是不能混淆的。如果混淆了这条界线,那就会得出很错误的结论。而主张把科、教、文、卫等部门当作生产部门的经济学家正是混淆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这条界线,不仅如此,他们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还混淆了分配和再分配的界线,从而混淆了生产和消费的界线。

通宝推:甘丹,天空不空,empire2007,陈王奋起,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