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法拉奇的追问》--总算完成了 -- 史文恭

共:💬36 🌺277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法拉奇其人和她的采访风格

在展开对这场采访的赏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两位当事人。其中塑造了整个采访基调的,是号称“二十世纪新闻采访女王”的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1929年6月29日-2006年9月14日)。

请看图”

点看全图

关于这位女士,她有以下5个关键词可以概括:

第一,以“平等”地位面对采访对象。--在法拉奇之前,很少有女性记者,更少有以平等心态采访各国政要的女记者,这一点,法拉奇提升了整个西方政治采访记者的地位。---当然,这对记者们是好事,而对采访对象而言,恐怕就令他们“百感交集”了。

第二,强大的“文学天才”-----法拉奇本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她以自己狂野激荡的生活为基础,写出来一批包含激情,而且观察入微,描写生动的作品。作为作家,她的文学成就非常高,但作为记者,她在描写对象的时候固然技巧高妙,但很容易带上主观偏见,因此常常影响了采访的客观性。

第三,性格“极其泼辣”。关于这点,有一个著名的范例,1980年8月份法拉奇来中国采访邓小平,而前一年10月,她去伊朗采访了刚刚获得“伊斯兰革命”成功6个月的“最高领袖”,大阿亚图拉,霍梅尼。为了这次采访,她按照伊斯兰教规要求,穿上了长袍。在采访中,时年近80岁的霍梅尼被法拉奇不断地质问,一些按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要求的对女性的着装需求是多么的不合理,于是他讽刺地说道:“如果您不喜欢伊斯兰教的服装,没有人强制您必须穿着它。长袍是为年轻的、老实的女性准备的。”,显然“年轻和老实”这两个关键词点燃了来自意大利的时尚女性法拉奇,于是,她马上愤怒地脱下了长袍。----这引发了一片混乱:霍梅尼无法接受自己看到了一个没有蒙面的(非配偶的)女人,----笃信教义的老人家”突然一跃而起,然后像猫一样的鱼跃动作,离开了房间,“;但法拉奇不依不饶,拒绝离开以示抗议,因为采访才进行到一半。她坐在房间里好几个小时,直到霍梅尼的儿子对着《古兰经》发誓,说第二天霍梅尼肯定会再次接见她才肯离去。

之后,法拉奇得意地讲述道:“第二天,霍梅尼果然来了。我直勾勾地看着他,对他说:‘现在,伊玛目,我们重新从昨天中断的地方开始吧。我们当时正在讨论说我是一个不体面的女人……’---故事的结果就是霍梅尼无奈地接受了这墨西哥辣椒式的人物,完成了这次闹剧般的采访。

第四,充分发挥了女记者的特殊优势,在采访时善于使用“迂回,挑逗,紧追”的技巧”挖掘“和”显露“对象的内在世界。这同样有一个著名的受害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亨利.基辛格博士。1972年11月4日,法拉奇获得了采访这位当代”张仪苏秦“的机会,此时,基辛格因为成功地策划完成了中美关系的反转而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因此即使向他这样非凡的人物也难免有点沾沾自喜。于是掉入了法拉奇的深坑。在采访中,女记者对男博士提到了他”风流浪子的名声”---这已经算是”最善良“的问题之一,而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也让这次采访闻名于世。法拉奇问他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他先是否认了这一点,然后他终于没有逃脱男人虚荣的诱惑:“是的,我也会解释一下。可能是因为我比较重要?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我总是一个人行动。这让美国人十分喜欢。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喜欢骑着自己的马,独自带着旅行队前行的牛仔。而这个牛仔带领着马队走进一个狂野的西部神话。只是带着他的马,如此而已。”

就因为这句”名言“, 基辛格”咣当“掉了进去,引发了真正的丑闻。在美国,所有的人都读到了这篇文章。而更加爱慕虚荣的尼克松总统赫然发现,他的首席智囊以”带领马队的牛仔“自居,仿佛许攸宣布是他打赢了官渡之战,——为此,和曹操一样,---尼克松陷入了愠怒,把基辛格打入了冷宫,不接他的电话,连上门赔罪也给他吃了闭门羹。美国的各路媒体还不嫌事大,把这个题材炒作了好久,走投无路的基辛格接受了一位专栏作家的采访,声称接见法拉奇是他“生平最愚蠢的一件事”,还说法拉奇歪曲了他的回答,曲解了他的思想,结果法拉奇大怒,(呃,比尼克松还怒!)她立马插上一刀,给基辛格发了一份电报,责问他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还威胁他要把采访时的录音公布于世。两个人几乎为此吵架了两个月。-----当然,最后,尼克松还是和基辛格和好了,但这个采访,让基辛格尴尬无比的同时,奠定了法拉奇世界政治采访界”第一淑女“的威名。

第五, 在采访中用她“白左”标准自以为是地评价对象。----这其实并不算法拉奇个人的毛病,而是从18世纪来,西方文明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后,西方知识分子惯出来的毛病。他们认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政治观天然是正确的,而世界其他地区的由于种种复杂历史原因导致的不同情况统统都是”中世纪“和”野蛮“。---但这种优越感和法拉奇跋扈的个性结合一起后,在她采访需要,第三世界国家政要时,就变得令人难以忍受了。

介绍到这里,恐怕读者和笔者一样,都会油然发生一个疑问,像这样一位似乎从《水浒传》菜市口里杀出的人物,她怎能通过1980年,刚刚结束文革不久,相当保守稳重的中国外交系统,获得对邓小平采访的机会呢?---夸张地说,批准这个申请的责任人,简直像准许荆轲来咸阳觐见嬴政啊,---答案是,我国的外交部门当然知道法拉奇的厉害,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后来的外交部长钱其琛回忆道:” 对这样一位记者要求采访邓小平同志,我们是很犹豫的,开始并未马上同意她来采访。“,但被拒了2次的法拉奇并不气馁,她找到了当年9月应邀访华的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亲自给驻意大利大使”打招呼,开后门“,她说,先来采访邓小平先生,并像往常一样向全世界发表邓的讲话,有助于意大利总统访华的成功。---但这个筹码实际还不够分量,最重要的原因是,---按照钱部长的回忆:” 小平同志确实有话要说“。是的,198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邓小平完成了中国发展之路和政治架构的核心转变,因此,为了向全世界通报这个变化,邓小平需要一个渠道,对他而言,可能并不介意来采访者的风格,而只要求他的信息可以全面,准确地传达给世界,(注解:据说当邓公得知法拉奇的来访时,曾果断地说;“见!让我看看,她到底有多厉害。”)----当然,爱吃辣椒的邓小平很有可能没有料到,法拉奇的采访是这样的彪悍---这些且留待后续细看,---重要的是,1980年,邓小平有什么消息,要带给全世界呢?

通宝推:醉寺,桥上,相信逻辑和常理,大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