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土华海华,一根藤上七朵花 -- 陈王奋起

共:💬332 🌺3529 🌵6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欧美国内相对的平等,是建立在世界范围内更大的不平等

比如欧美的歌星会为了非洲饥荒搞个聒噪的募捐音乐会,但却没人想到多买点非洲的农产品,让他们能靠自己的劳动有尊严地活着,并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非洲人存在于世的意义之一,倒在于满足这些白左的自我感动,类似橱窗里的乞丐。

你的几位富人朋友的状态我不陌生。我舅舅在一线城市闹市区开了俩家饭店,城里好几套房产,最近又买了套别墅。外婆脾气不好,保姆经常被赶走,家里有了事舅舅饭店的员工随叫随到。舅妈的职责就是四处旅游购物,刚巧之前也和闺蜜们组的合唱团在金色大厅开了音乐会。我和我哥借钱我哥向来啥都不问立刻打给我。大家在一块也议论,我舅负责赚钱,我舅妈负责花钱。但对比我在国外当工薪阶层的生活,我觉得我舅他们没啥好羡慕的。活得累且不说,我住上下四层的房子,比我舅他家还多一层,虽然开的是二手高尔夫,但周围人对豪车不感冒。大街上都是奔驰的公交车,我还看到过宝马的拖拉机。

国内的富人为啥要扎堆往外跑?因为过去40年发财的人,第一桶金几乎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我在国外的时候接待过好几拨国内拖家带口跑出来的,总结起来一句话:一部分人先富了,但却不愿带后富了。

他们跑了!

对这些人来说,国外当然是个好地方。过去的孽债一笔勾销,国外又本是富人和资本的天堂。可怜国内一群小中产也跟风省吃俭用把孩子往外送,可惜他们既不姓李,也不姓赵。

我有一个观点,一个人一旦拥有了高于当地平均线的财富和权力,他就背负了原罪。这个观点看似极端,但我觉得是经得起推敲的。有原罪不要紧,担负起该担的责任,赎罪之路并不痛苦。许多人赚第一桶金没事,却倒在了第二桶金上。

陈王那段话,单看是片面的。许多最后回来的人,并不是羡慕国内的富人(国内富人的生活他们早就有了),而是羡慕国内那群忙忙碌碌的普通人。而这样的人,在欧美上中下三个阶层里,都已经极其罕见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