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日记之20 --- 一个人的圣诞夜 -- 不忘中国

共:💬16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终于出续了:

我很不甘心就这么承认加国人的圣诞节会闷闷的,于是上网和看书找资料,还和朋友打听各个族裔的人是怎么过的,然后,三五家朋友去年一起过圣诞。

先是平安夜去了基督教堂,因为我并非真正的教徒,去也是应个景。(其实,我有5 个据说信基督的鬼朋友,他们每年都只是复活节的时候去教堂。是否复活节在圣经中更重要过圣诞呢?)喜欢满是蜡烛的情调,喜欢teenagers唱诗班和音的纯真,喜欢那些歌曲的朗朗上口。只是那晚牧师布道的主题颇闷,我早都不记得了。

第二天晚上,我们聚在一个朋友家,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16号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除了节日必备的火鸡,南瓜饼和cranberry酱,还有中国自己特色的菜肴。

吃吃喝喝一通之后,各种娱乐节目登场。牌桌和麻将桌开台了,孩子们在地毯上玩他们的玩具和拼图,还有人在看电视和DVD。我们3个想聊天的,只有走到了厨房,谋个清静。

难得相聚的朋友们, 那晚都很尽兴。但,现在想来,我们终究是过了个中国式的圣诞,深深感叹文化的差异,也更让我怀念春节。

好些年没有在中国过春节了,回忆里都是那个红红火火的节日的美好。

小时候,从腊月开始就忙碌了,先是要做好腊八豆。待豆子埋进酱坛子后,天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 就是凑到坛子口好好的嗅嗅,隔着厚厚的纸,其实很难闻到什么,但孩子们就是嗅到了些什么,总认为,明天的晚餐就是腊八粥了。

其次是有讲究的年夜饭,有些菜式是少不得的,例如年年有余的鱼,吉祥如意的鸡,招财进宝的饺子,团团圆圆的原只大肘子,啊,最记得的是和乐熔融的大杂烩。特别喜欢都是面粉做的肉丸子和蛋皮卷,当然还有粉丝。

自83年以后,每年都是早早的吃了年夜饭,准备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家在南方,没有暖气供应,但又很冷很冷,家家户户都会有取暖的火炉。看晚会的时候,就围坐在火炉旁。但,不会是傻傻的坐着,这时候上场的是我最喜欢的劳动―炸果子。因为家父是北方人,因此我有幸享受这种乐趣。炸果子其实很简单,就是活好面粉,擀成皮,然后用面皮做成任何形状,把它丢进油锅里炸好。我喜欢它,有两大原因,一是,面粉不是很贵的东西,又任人揉捏;二来这是极有创造性的活,我可以满足那小脑袋里天马行空的梦想。创造之后,还可以吃着玩,超有成就感的,所以,是童年的我的致爱。

年夜,还又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放鞭炮和烟花。儿时,很羡慕大哥哥们,那么勇敢地手拿一个个的小鞭炮,用烟或香点燃,等到快爆的时候,才极潇洒的抛出去。他们在我心目中都是英雄。最惨烈的一次,有一年走到大马路上放鞭炮,不知是谁,用冲天炮对着人,结果我中招了,漂亮的新裤子在裤脚上烧了一个洞。估计,我的胆子就是那时候变狭小了。哈哈。。呵呵。。

还有一个习俗,一定要在家门口放长串的鞭炮,最好是家门口能堆满了红红的鞭炮屑。而且,这些屑要一直留到年初三才能扫了。

写着写着,脑海里越来越多的年俗涌现。还是罢手吧,留着些,幻成乡愁,回味……

结束语:很对不起不忘兄,这么久才写了个粗糙的结尾。自知是个有理性没感性的人,打小就不善写作,中学时最骄傲的事情是有一个学期只交了一篇作文。所以,请看官们多多海涵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