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谈“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 崂山一道士

共:💬18 🌺7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也谈“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 有补充

河里因为陈寅恪的事情,有了不少讨论。我不怎么读史书,很多跟历史相关的东西都是从西西河上学来的。不过学科学的人,大抵可以在非科班的领域谈谈社会和历史,因为这些东西,只要是个人,就会有自己的看法。这跟科学不太一样;自己不懂的东西,是无从置喙的。比如潘建伟的量子纠缠,河里虽然也讨论,但我没法跟进,因为实在是不懂。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修饰语是“独立”和“自由”,中心词是“人格”和“思想”。站在科学的角度,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什么是“人格”?什么是“思想”?把这个弄清楚了,才能讨论“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百度了一下对“人格”的定义,是这么说的: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包括个人的认知能力的特征、行为动机的特征、情绪反应的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态度和信仰的体系、道德价值的特征等。一般说来, 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 因为人与人的个别差异从婴儿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所表现。作为区别人与人的不同特征的人格, 正是在这种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 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不断的社会性内化过程而逐渐形成起来的。

划重点: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有其生物学基础,遗传学基础。人格的形成也跟个人的经历有关,特别是孩童阶段的经历对于人格的塑造的作用是很大的,而这一部分经历往往在成人后被慢慢湮没了。看《西行漫记》,其中毛泽东自述了他孩童时期对父亲的反抗,对母亲的爱,这对他性格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当然,成人以后,经历风雨,有的人变得更坚强,有的人变得更懦弱;有的人能随机应变,有的人认死理......所以,有“独立的人格”么?有“与生俱来不变的人格”么?我其实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陈寅恪所谓的“独立之人格”,我的理解其实是说每个人要按照自己真正的想法去做事情,不屈从于权威,不受惑于金钱,不拜倒于美色。换做先贤的说法,那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如果真能做到,当然是令人称道的。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跟共产党所倡导的“共产党员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其实是一致的。其实,那些搞腐败、搞权钱色交易、趋炎附势的人,其实都是都不能算“独立的人格”。换言之,有“独立人格”的人,应该是能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真理”的人。

所以,一个学者,如果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不受外力强迫所左右,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但是,如果在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有的观点是不确切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呢?那么,有“独立人格”的人也就应该去修正他的观点,正所谓从善如流也。如果他拘泥于自己创造的那个体系,固守自封,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那么,其实是受了声名所累,人格反倒不“独立”了,因为受“声名”的压迫了。

百度一下对“思想”的定义,好像没有特别完美的定义,其中有一种是这么说的:

人类的任何思想——思考所遵循的范式,都是从自己的认知格式中诞生出来的。如同外在世界中物质的反应与变化最终必定会以某种的形态呈现出来一样,人之心智里运转的信息内容,也会以类似于外在物质形态之信息内容架构,被储存或传递。在心念思维中,经由思考之后,信息内容所凝结的架构或范式,为思想

通俗的理解,我们每个人的所思所想,都是我们自己的思想。这些所思所想,是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在我们意识中的能动的反映。我们的大脑对外界信息通过加工,整理,获得了一定的观点、认识,形成了我们的思想。这些思想,可能浅薄、可能深刻,取决于我们自身的经历,也取决于我们大脑的生物学基础。我们必须得承认,智商和情商更高的人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深刻的思想,如果他积极参加实践的话(读书也是一种实践哦)。因此,哪里来的“自由之思想”呢?思想本来就不自由,它受制于我们生活的客观物质环境、我们自身的经历以及我们的大脑对这些环境和经历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

那么,“自由之思想”是什么意思呢?我个人的理解是每个人的思想其实是不受他人强行改变的。你可以说服我,用事实证明给我看,但你不能强行改变我的思想。

所以,“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啊。单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我是赞同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不好意思啊,差之毫厘!

感谢“老科学的家”指出我的错误。看来我的文史知识真的太少,记了一下名人的格言,还记错了。

还有人指出我“偷换概念”,我也真诚地承认,因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真的是偷换了概念。所以,我要补充说明一下啊,说说“独立之精神”。

还是要先百度一下,什么是“精神”:

精神是描述有智动物(特别是人类)内在现象的名词,从古老用语“灵”到古典用语“精神”,再到启蒙时代笛卡尔用语“意识”,再到现代用语“心理” ,人们对有智动物的心理意识的认识是逐渐去神秘化的过程,对心理意识的认知科学家还在进一步地探索中

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可见,“精神”是比“人格”更宽泛的概念,不知道陈寅恪先生最初指的是什么。但如果用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来代表“精神”的话,那么,在唯物主义者看来,“精神”就是不能脱离与“物质”、但相对独立于“物质”之所在。所有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都是大脑、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以及由此可控制的各种化学物质(激素、多巴胺、生物酶等)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复杂作用的结果。没有脱离了物质的精神。因此,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也跟他有什么样的“人格”类似,不能脱离他的生活经历,生存状态,学识阅历来抽象地谈他的“精神”。“精神”不是一个先验的东西,尽管人从出生之时就具备了具有某种“精神”的能力,这来自于父母的遗传,他本身大脑的发育和各个器官的发育程度。但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对这一基础的了解至今仍是十分肤浅的。

有“独立之精神”么?我认为是没有的。但我同意精神是相对独立的。人的身体是不自由的,不能脱离空气、不能脱离水、不能脱离食物;但精神是相对独立的,即使缺衣少穿,也可以向往飞翔,即便生命短暂,也可向往永生。在精神世界遨游的时候,物质世界可以暂时后退的。

再次感谢“老科学的家”指出我的错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