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驻以色列大使突然死亡 -- 数据王

共:💬33 🌺93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百年历史轮回?

标题

对于萨拉热窝的刺杀案,俄国在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没有下半旗对费迪南大公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据说俄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还在大公遇刺当晚举办了一次桥牌晚会庆祝,这让奥地利人很是生气。为此,俄国驻塞尔维亚大使哈特维西(Hartwig)在7月10日的时候特意赶到奥地利使馆去解释,他对奥地利大使说自己并没有在费迪南大公遇刺那天晚上举办什么桥牌晚会,而在吊唁大公期间拒绝降半旗致哀也是没有影的事儿。奥地利大使表示相信他说的话——也许是太兴奋或者是太激动——没过一会儿哈特维西就心脏病突发死在奥地利使馆里了。这立马让塞尔维亚的新闻界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外面立即开始风传是奥地利人谋杀了俄国的大使,甚至有人传播小道消息说俄国大使坐的是奥地利人准备的一把电椅,这种秘密武器可以杀人于无形,坐在上面的人会立马死掉不留一点痕迹......贝尔格莱德则举行了大规模的反奥游行,因为俄国大使是支持塞尔维亚的,这更加剧了两个国家的紧张关系。而这个时候意大利的代办又站出来证明俄国方面确实没在费迪南葬礼期间降半旗,而且他们那晚确确实实举办了桥牌晚会(也许这位代办参加了这次桥牌比赛还输了钱),俄国大使向奥方撒了谎,这又给双方不满的情绪上浇了一桶油。

实际说一战是因为费迪南大公爆发被刺不完全准确,在大公被刺后,当时的世界都在进行比谁先眨眼的游戏,但同时,又都留了余地。大家都不想打,连奥匈帝国都不想真打。但有时候必然性中也充满了偶然,俄国驻撒尔维亚大使哈特维西在得知奥匈帝国王储被刺杀后不降半旗,在当天晚上还举行了桥牌晚会。10多天后(7月10号),哈特维西亲自去奥匈帝国驻塞尔维亚使馆进行解释,本来这个台阶下来,可能就是赔点钱,甚至割点地就可以过去的事情了。但这位俄国大使当天晚上9点多因为心脏病意外病亡在了奥匈帝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

[QUOTE]这位充满泛斯拉夫主义热情的外交官为塞尔维亚的扩张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的死也立刻成为导致世界大战的重要一环,塞尔维亚的大小报纸纷纷宣称奥匈帝国外交官毒死了俄国大使,贝尔格莱德爆发大规模反奥抗议活动,这些反奥匈的抗议活动成了维也纳决策层中仅存的反战派,匈牙利首相蒂萨倒向主战派重要原因。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奥地利警察成功的从被捕的刺客们的供词当中拿到了塞尔维亚军队训练他们、给他们提供武器、和帮他们越过奥匈与塞尔维亚边境的供词。当这两个因素与德皇的空头支票一起出现在蒂萨伯爵面前的时候,这位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大人物也开始支持对塞尔维亚开战了。[/QUOTE

从此局面变得不可收拾。塞尔维亚认为奥匈暗杀了奥匈认为的萨拉热窝刺杀真正幕后主使的俄国大使,最终奥匈决定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而俄国决定不再像1905年和之后一样再次向德国,奥匈退让,俄国开始动员,最终一战不可避免。

当然,中国驻以色列大使,应该不像俄国当时驻塞尔维亚大使一样,是事实上巴尔干斯拉夫民族对抗奥匈的旗帜。但是,假如东方某大国认为某位大使的死亡不正常,这是很可能超越东方某大国容忍底线的事。俄罗斯在巴尔干大使的意外身亡,肯定对俄罗斯最终选择坚定支持的决策塞尔维亚起了很大作用。在这个时候,在孟女士被扣在大家拿快2年,对华为制裁再次加码的时候,一位东方某大国大使在某个热点地区的意外身亡,是很可能和当年刺激俄罗斯帝国一样的作用的。假如东方某大国上层认为这是德奥一方超出底线的行为,那么俄罗斯帝国的总动员或者说某种拐点性改变,也未必不能上演。毕竟,当上层建筑的人都感觉人身安全难以保证的时候,动用力量,基本是必然的选择,何况无论是当初俄罗斯帝国还是现在东方某大国,他们的实力,足够撼动世界。

当然,也许东方某大国不是俄罗斯,不会轻易行动。但是,新罗马帝国现在真的有点像当年的叱咤欧洲几百年的奥匈帝国。年老的皇帝,分裂的内部,摇摆的外交,对抗的社会上层和下层。当年的奥匈帝国在之前上百年的小规模战争中表现实际很不错,精锐的奥匈联军在很多战斗中有出色的表现。然而,当真正变成大规模国家生死对决后,大大扩大的军队反而变得羸弱不堪。15种语言的民族新征兆编成的部队,连听懂命令都很难做到。结果在和本以为更落后的俄军的作战中,奥匈帝国军队基本都是一触即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